首页 -> 2009年第1期

巧用课文事例入文

作者:刘传娥




  目标:
  1、增强和引导学生对课文素材的理解和重视。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素材的能力
  设计:以近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和作文片断为例,通过分析鉴赏,让学生懂得用课文事例入文。
  内容:以高考优秀作文为例讲解
  1、课文事例可以入文
  2、课文事例怎样入文
  过程:1、强调课文素材的重要性,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形成作文素材入文的初步印象。
  2、以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精神三门小屋》《不要轻易说“不”》为案例,通过分析,解读,让学生明确课文事例可以合理运用进入写作。
  3、完成作文片断练习
  4、总结概括(板书)
  
  导语:作文难,但并不难于上青天。学习要靠积累,作文更是如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泉活水来。其实课文素材就是很好的材料,只要运用得当,转化得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课文素材入文的方法。
  展示优秀作文《手指与琴弦》及赏析:
  手指与琴弦
  只有琴弦,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只有手指,无法奏出动听的音乐。当手指拨动琴弦表达心声时,才能迸发出迷人的魅力,才有了《高山流水》,才有了《春江花月夜》,才使得“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才有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是琴弦,父母是手指,正因为有了手指对琴弦的拨动,才有了我的“成长曲”;我是琴弦,老师是手指,正因为有了手指对琴弦的拨动,才有了我的“进步曲”。
  齐威王是琴弦,邹忌是手指,正因为邹忌的委婉规劝,才使得齐威王从善如流,战胜诸侯于朝廷;刘备是琴弦,诸葛亮是手指,正因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才使得刘备开创了与魏、吴抗衡的局面;唐太宗是琴弦,魏徵是手指,正因为魏徵对唐太宗的忠直辅佐,才使得唐太宗察纳雅言,创造出震烁千古的“贞观之治”……
  琴弦离开了手指,就不能展示其魅力。“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一日,忽然哭着喊着要他的父亲为他准备纸墨。他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好依他照办,没想到他奋笔疾书,写下一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文采斐然。邻乡人知道后,便邀他及家人去做客。宴毕,吟诗立就。仲永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便让他在乡邻间作诗,结果荒废学业。仲永是一根可以调弄的琴弦,但没有找到会调弄的手指,最终一事无成。
  手指离开了琴弦,也无法表现其才能。孟浩然是手指,才高八斗,但却无法找到琴弦,只得空发“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感叹;陆游是手指,才华横溢,但因无法得到琴弦,徒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愤懑;李白是手指,诗传千载,但由于无处寻得琴弦,只得空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
  手指之与琴弦,琴弦之与手指,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只有当琴弦与手指完美结合时,才能相得益彰,迸发出生命的魅力。
  [点评]
  这篇优秀作文有三个优点:一是审题准确,自始自终扣住哲理诗的主旨,阐述了手指之与琴弦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论点。“我”与“父母”、“老师”,“齐威王”与“邹忌”,“刘备”与“诸葛亮”,“唐太宗”与“魏徵”等多组由此及彼的关于“琴弦”和“手指”的类比都十分熨帖;二是结构明晰,开头的总起,中间使用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论证的分论,最后的小结一目了然,读起来容易把握文章脉络;三是语言凝练,大量使用比喻、引用、对比、排比等手法,形象生动而有气势。
  这篇文章所用素材皆来自课本,其实在我们初高中课本中,有不少典型的人物事例,如热爱祖国至死不渝的屈原、文天祥;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周恩来、鲁迅;以国事为重,化解个人恩怨的廉颇、蔺相如;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杜甫、陆游;豪放洒脱,不拘于时的庄周、李白;忍辱负重成就伟业的勾践、司马迁;冲破世俗锐意改革的赵武灵王、王安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保尔、竺可桢;身残志坚向命运挑战的海伦·凯勒、霍金;关爱学生教导有方的沙莉文、蔡芸芝;发挥特长,学有所成的藏克家华罗庚;勤学苦炼打好基础的王羲之、莫泊桑;能言善变讲究说话艺术的烛之武、触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鲍叔牙、缪贤;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齐桓公、唐太宗等。课文素材用的准确,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请看下面几则材料:
  汨罗江畔仿佛还弥漫着丝丝缕缕香草的气息,当年被昏君奸臣排挤的屈子在这里徘徊许久,他身配香草幽兰,这一个细小的举动,便已展现出他那份“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胸与风骨。不像昏庸的君王,只迷恋那胭脂红粉与醇厚的酒香,千年流逝,当酒香和脂粉气已经被世人遗忘,然而,翻开《离骚》仍然可以感觉到香草幽兰的清雅幽香,仍然可以看出屈原的气度和胸怀。(《举手投足之间》2008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这段文字运用例证法,通过众人皆知的千年爱国人士屈原身佩香草幽兰这一细小举动展示了屈原“举手投足”的忠诚,举例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注意一事一例要观点+材料+分析
  古有言:三思而后行。充分思考,才能扫清行进中的障碍。庞涓未经深思,轻信孙膑所设之计,才有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遗憾;司马懿未经熟虑轻信孔明空城之计,才有了拥有重兵而致大败的千古遗憾。而正因为有了多次思考,敢于否定前人,才有了给阿基米德一个杠杆,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佳话,才有了给卡文迪一杆巨称,他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传奇。
  这段文字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事。用正反对比,点明三思而后行,才能扫清行进中的障碍。这一分论点用例概括,对比突出,从而使论点鲜明。——《精神的三间小屋》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而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面对元朝招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的抗拒,对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
  这段文字用因果论证反向假设论证,突出了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论证有力度和深度。
  注意多个事例一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系并列互补相对;二要注意材料之间的排序。
  实战演练:
  以“苦难”为话题进行片断训练
  学生作文片断点评后,再次点拨:注意选择材料为我所用;注意角度事例与观点有关联;注意取舍概括叙述提炼。舍去细节。
  小结:大量的素材就在课本里,关键在于我们去归纳整理,找到契合点,将课本素材与作文的话题结合起来。学生如能认真归纳整理加以巧用,课本就会成为作文素材的活水源头。
  
  刘传娥,女,教师,现居湖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