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核舟记》的艺术特色

作者:何芙蓉




  核雕系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雕刻而成,多制成为佩件、扇坠、串珠等为藏家收藏、把玩。其特点是在较小果核上表现出复杂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中学课本的一篇《核舟记》,苏轼夜游赤壁的一叶小舟让我们每个人对核雕都不感觉陌生。
  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核雕艺术家王叔远, 揣摩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赤壁赋》、《后赤壁赋》, 构思了一幅苏东坡泛舟赤壁的场景。雕刻家还在核舟上刻着这两篇赋中的名句,一是后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是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在“长不盈寸”的“修狭”“桃核”上,雕刻者“因势象形”、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这样众多的人和物。船上人物,神态各异,船上装饰、摆件均具,人物衣褶飘然有致,船背上的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让人称奇。整枚核舟的雕刻精美绝伦, 人物栩栩如生。
  散文家魏学洢的描摹给读者的想象打开了一个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更让这一工艺品绽放光彩。苏州的核雕因此文而名, 名扬天下。
  
  一、精巧的结构布局
  
  文章首段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结尾处又给核舟上的事物做了统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样前叙总貌,尾作归纳,首尾呼应的结构,不仅再现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也给读者留下了清晰的印象。第2段则对整个核舟尤其是核舟的中心部分即船舱和箬篷作了重点的描绘。第3、4、5段,则依次具体描绘船头、船尾、船顶,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人的雕像为主。
  其中介绍船体时,作者按空间位置及各部分所处地位依次进行介绍。先从中心部位船舱说起,然后是主要人物停留之处——船头,再次写到船夫活动的地方——船尾,最后是船背。作者不仅写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刻字的颜色也作了交代:“石青糁之”。写人物,先交待东坡、鲁直、佛印三人的位置、动作、形貌,再提到船尾两个舟子的神情样貌,读到这儿,“核舟”的结构越来越清晰,这一工艺品似乎已展现在我们眼前。
  
  二、生动细致的描摹
  
  王叔远的雕刻艺术令人惊叹,魏学洢的工笔描摹更是淋漓尽致。如在对人物的描绘上,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苏黄的友情,共同切磋的神态,无不跃然纸上。
  苏、黄二人似乎忘记了现实的烦恼,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出家人佛印呢?“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好一个不受世俗礼法束缚,放浪形骸的僧人。他的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而船尾的两个舟子呢,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淡淡的两笔,就勾勒出闲散和专注,沉静的两个舟子形象。五个人物,各有各的神态、动作,太精致了。这不是一篇《核舟记》,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核舟图。
  奇巧人王叔远以《赤壁赋》作为核舟雕刻艺术的素材,在史实的基础上,塑造了苏轼与黄鲁直、佛印同游赤壁的形象。而散文作家魏学洢把实物变为文字,既忠实地描摹这件雕刻品,反映《赤壁赋》的意境和“大苏泛赤壁”的主题,又在细节上又大胆想象,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素材以新的生命活力。我们赞叹王叔远那鬼斧神工般的技艺,更为魏学洢细腻传神的笔触所折服。
  
  何芙蓉,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