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笑话与语境

作者:马启俊




  笑话是民间口头的讽刺幽默小品,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独特的讽刺艺术形式,是民间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笑话也叫“民间趣事”“滑稽故事”,它截取生活中有趣味的小片段,讽刺和嘲讽滑稽可笑的行为和现象。笑话的故事情节巧妙而奇特,语言精练而有机锋。笑话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它常常使用夸张、比喻、白描、对话、自白、双关等艺术手法,刻画形象,揭示本质,生动逼真,入木三分。笑话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结尾总能引人发笑,使人在笑声中宣泄情绪,得到快乐。笑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知识、启发人们的思考、开启人们的智慧。笑话还能讽刺荒唐的言行和批评他人的谬误,同时也能促使人们自我反思和警醒,具有社会批判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
  笑话常常把娱乐性、批判性建立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之上,用荒唐的、怪异的、违背逻辑和常理的故事来逗人发笑。笑话离不开使人发笑的特定语境,因此说者需要营造一种特别的语境,并带领听者进入这个语境,笑话才能生成并发挥笑和刺的作用。有意思的是笑话中的人物对话又常常因为在特定的大语境中彼此思路和表达的不统一,各自的小语境既有重叠,也有差异,导致对话双方的思想无法顺利沟通和交际无法和谐进行,于是产生歧义和歧解,从而阴差阳错,闹出笑话。略举数例分析如下:
  1、《笑赞·秀才买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这则笑话就涉及交际语境的不统一问题,对话双方由于身份不同,文化水平有差异,导致对话在文白、雅俗之间转换,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尖锐的矛盾和交流的困难,听来十分可笑。
  2、《大阿訇剃头》:某大阿訇(伊斯兰教主持清真寺宗教教务、讲授经典的人)剃头从不给钱。阿凡提给他理完发,要光脸时问:“你要眉毛吗?”“当然要。”阿凡提一刀下去,把他眉毛剃下来:“好,给你眉毛。”大阿訇有苦难言。过一会,阿凡提又问:“胡子要吗?”大阿訇连说不要。阿凡提飞快几刀,就把胡子剃在地上。大阿訇气得大骂,阿凡提说:“不是都按你的吩咐剃的吗?要依我,别说眉毛胡子,就是头发,我也不给你剃呢?”
  这则笑话里的阿凡提故意利用大阿訇的心理,造成别解,以惩罚剃头从不给钱的大阿訇。双方对话主要是在“要”与“不要”的理解上不一致。阿凡提问的“你要眉毛吗”被大阿訇理解为脸上要不要留有眉毛,而阿凡提却故意别解大阿訇的“当然要”为你是要我剃下的眉毛。当阿凡提又问“胡子要吗”时,大阿訇吸取教训,为了留住胡子,连说不要,而阿凡提又别解为你不要保留胡子。这样不管大阿訇说“要”还是“不要”,阿凡提都能故意别解出与大阿訇完全相反的意思,于是大阿訇的眉毛、胡子就注定都要被剃去了。这事也就成了笑话。
  3、《跑掉还能再逮住》:小偷找铁匠打造一个扒窃工具,告诉铁匠是什么样式。铁匠问是做什么用的,小偷说是捉老鼠用的。铁匠说:“我的手艺高,保你下手就逮住。”小偷一听,很不高兴,认为太不吉利,就说:“逮住了不也能再跑掉吗?”铁匠说:“跑到哪里都还能再逮住!”
  铁匠和小偷在“逮住”上的理解不一致,铁匠说的“逮住”指逮住老鼠;而作贼心虚的小偷却暗中理解为自己被逮住。说话者与听话者处于各自的语境中,从不同角度和立场看待“逮住”,必然出现分歧,闹出笑话。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笑话常常巧妙利用对话语境的交叉与错位来制造包袱,产生笑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尽量避免类似的笑话产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说话者要遵循语言的明晰性原则,表达要清楚、完整、准确,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语言的简省,做到“言简”与“意赅”的和谐统一,减少因为语言的过于简练而造成听说双方进入不同的语境,出现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引起歧义和歧解,造成笑话。同时听话者也应学会分析对话的情境,尽量进入说话者的语境,保持会话双方语境的统一,会话前提的一致,这是保证会话有效性的关键,也是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出差错、闹笑话的重要原则。
  
  马启俊,男,文学博士,安徽皖西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