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方位词“里”探源

作者:申晓辉




  在现代汉语的方位词里边,“里”是使用频繁、活动能力较强的一个,朱德熙先生曾指出:“只要意思上讲得通,我们可以任意在名词喉头加上‘里’和‘上’。”《现代汉语八百词》对方位词“里”的解释是“一定界限以内”。在“名+里”的格式下一共列举了“里”的五种用法:
  (1)指处所。如“城里”。
  (2)指时间。如“夜里”。
  (3)指范围。如“话里有话”“主席团成员里有老周”。
  (4)跟表示机构的单音节名词组合,既可指该机构,又可指该机构所在的处所。跟“家”组合,可指家里的人,也可指处所。如“向县里(指机构)汇报情况”“从县里(指处所)来”“家里(指人)来信了,叫你回去”“我从家里(指处所)来”。
  (5)跟某些表示人体部分的名词组合,有实指和虚指两种意义。如“手里(实指)拿着一封信”“手里(虚指)收集了一些材料”。
  
  一
  
  方位词“里”是从名词“表里”的“里”转化而来,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证,在此只做一些简单陈述。许慎《说文解字》说:“里,从田从居,会意。”在上古汉语中,“里”字还有“衣服的内层”的意思,如:《毛公鼎》:“虎幂熏里。”名词“里”和方位词“里”的区别在于:作名词时它表示二维空间的另一侧,与“表”相对;作方位词时它表示三维空间的内部,与“外”相对。“里”与“表”相对时强调的是朝向观察者的一面(或暴露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而与“外”相对时强调的则是某一空间的“内部”。前者指一个平面,后者指一个空间。因此当“里”作为一个平面时,它是一个名词;当“里”作为一个空间时,它是一个方位词。
  如果我们要探求“里”由名词转化为方位词的原因,不妨作这样的推测:“里”最初是指衣服的里子,跟“表”相对,在这种场合,“里”指的是一个平面,但与这个平面相对的不一定是另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有一定厚度的三维空间。指称这个空间在上古汉语一般要用“中”,但假如指称的重点不是这个空间,而是空间内部跟“表”相对的一侧,那么也可以用“里”。比方一个杯子,它的外壁是“表”,按照上古汉语的习惯,如果说“杯里”,应该是指杯子的内壁,但这个“里”字容易产生歧义,理解的人很可能把它看作是指那个空间。这样的语用实例多了以后,“里”字慢慢就获得了方位词的功能。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灵枢经》卷6“胀论第三十五”,11a)
  “名词+里”之后又加上“之内”,很可能这类“里”字最初还是指“里侧”,“内”才是指“内部,中间”。但假如“里”的后面不出现“之内”之类的成分,人们把“里”直接理解为“里边,内部”也不能算错。从这个例
  子我们可以观察到“里”由名词向方位词转化的最初轨迹。
  
  二
  
  紧接在名词后面的“里”到西汉才开始见诸文献,集中出现在早期医籍中,前面的名词都是人体各部位的名称。例如:
  (1)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灵枢经》卷1“邪气藏府病形第四”,23a)
  (2)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术。(又卷3“经脉第十”10a)
  (3)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又“经别第十一”,18b)
  (4)上入腋,交太阴,抉乳里,结于胸中。(又卷4“经筋第十三”,7a)
  (5)以第四针针嗌里。(又卷5“热病第二十三”,10a)
  (6)肉里之脉,令人腰痛。(《素问》卷11“刺腰痛篇第四十一”,上/590)王冰注:“里,也。”
  (7)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9/2797)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此时期的“里”虽也被看作方位词,但还不算很典型。到东汉出现了表典型三维空间的方位词“里”,但还不多见。下面是我们收集到的全部例子:
  (1)萨陀波伦菩萨入城门里,遥见高台。(支译《道行般若经》卷9,8/473a)
  (2)即听布钱,门里不周。(昙果共康孟祥译〈中本起经〉卷4/156c)
  (3)王亦闻此女妙,欲纳之宫里。(东汉失译《分别功德论》卷4,25/43c)
  (4)王即纳之宫里,随时瞻养。(又卷5,506b)
  (5)而称伯夏教入殿里,与桓贤言。(蔡邕《对诏问灾异八事》,《全后汉文》卷70,856b)
  (6)收担遗孤,皆置门里。(阙名《故民吴仲山碑》,又卷102,1024a)
  “里”的使用范围已从人体扩大到建筑物,“宫”、“殿”是典型的三维空间,“里”是“里边,中间”的意思,不可能再理解为“里侧,内侧”。此外东汉初年崔篆所作的《易林》中有一例:
  泛泛柏舟,流行不休。耿耿寤寐,心里大忧。(《易林》卷1“屯之乾”)。此例中的“心里”已是较为抽象的用法,所以很值得注意。
  魏晋时期,方位词“里”开始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下面酌举部分用例:
  (1)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1/13)
  (2)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又《明帝纪》注引《魏略》,95)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又卷17,中/991)
  (4)驻箸不能食,蹇蹇步闱里。(《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十四,又卷19,中/1041)
  (5)携襟登羽宫,同宴广寒里。(杨羲《紫薇诗》,又卷21,中/1105)
  (6)夏天于浴室里浴,遣家中大小悉出,独在室中良久。(《搜神记》卷14,356/175)
  (7)于田中耕,以饭置瓠里,每晚取食,饭亦已尽,如此非一。(《搜神后记》卷10,113/66)
  (8)从四月一日,城里便洒扫道路,庄严巷陌。(法显传·于阗国,14)
  (9)我家池里,龙种来归。(《襄阳耆旧记》卷1引里人语,《晋诗》卷9,上/803)
  (10)相忘东溟里,何唏西湖津。(张翼《咏怀诗》,又卷12,中/892)
  到了南北朝,“里”字在文学语言中普遍使用,出现频率相当高,在组合关系方面也有了大规模的扩展。为了节省篇幅,只把我们收集到的“里”的组合列举如次:关里、城南郭里、章华里、新丰里、村里、上林里、太学里、玉堂里、南闺里、宫阁里、房里、狱里、囤里、堆里、庭里、园里、庙里、金门里、户里、墙里、栋里、沙里、空房里、帐里、水里、五湖里、河里、溪里、镜里、波里、沧波里、众山里、丛石里、岩里、洞里、吴江里、林里、树木里、叶里、芳枝里、芙蓉里、花里、烟里、雾里、北风里等
  到了唐代的王梵志诗里,“里”的数量更多,“里”前面的名词又有新的扩展,如:席里、圈里、柜里、苦海里、铺里、窟里、肚里、雨里、囹圄里、木里、肠里、土里、坑里、意里、厅里、草里、耳里、眼里、一世里等;唐以前尚未见到的“口里”,诗中常用,“口中”反而几乎不用,“家里”、“心里”等也是最常见的说法,已经取代了“家里”、“心中”。至敦煌变文出现了“这里”“那里”,“里”由方位词进而虚化为词尾。可见,最迟到晚唐五代,方位词“里”已经完全发展成熟了。
  到了元代,“里”的用法更为趋于成熟。白话碑文中方位词“里”共出现565次,其作用主要是对译于蒙古语名词或代词的与位格附加成分、工具格成分、领格附加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依据、领属等语法意义。例如:“大崇国寺空明园证大师选公,‘释教都总统’名分里委付了有来。”此句中的“里”,则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宾格附加成分-yi,“名分”(nere),爵位、官职。“名分里委付”,即授予官爵。
  结语
  方位词“里”始见于西汉,大约从魏晋起,它在口语中开始迅速发展,到南北朝后期,在文学语言中也普遍使用,作为方位词的各种功能已大体具备。最迟到晚唐五代,方位词“里”已完全发展成熟,此后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主编 商务出版社 1980年
  2、《中国语历史文法》 太田辰夫著 蒋绍愚、徐昌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8/1987
  3、《上古汉语词典》 许伟建编撰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8
  4、《方位词“里”的考源》 汪维辉 中国语文 1998
  5、《元代白话碑文中方位词的格标记作用》 祖生利 语文研究 2001、4
  6、《古本、谚解本〈老乞大〉里方位词的特殊功能》 李泰洙 语文研究 2000、2
  
  申晓辉,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