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
天色开始放晴,太阳却依然躲藏在灰色的云的背后。 因为上游落了滂沱大雨,这里的河水奔流,更加湍急。也象是迫不及待一样,居高临下地倾注下来,飞泻着。 在两里来长一百五十米宽的河面上,展开了飞渡沙河的一幅动人的图景。 乘在木排上的战士们,有的坐着,有的蹲着、伏着。枪在手里高高擎起,枪梢上安着刺刀,吊着榴弹袋,一个拉着一个的手或者腰皮带,紧紧地团结着,生命连系着生命,心连着心,象在雪橇上从高山上穿滑下来一般,随着水势,向对岸斜翅飞将过去,仿佛在战场上向敌人冲锋陷阵一样,呼叫着口号: “好呀!” “冲呀!” “飞呀!” 巨大洪亮的声浪,在河面上,在两岸震荡着、沸腾着。波浪冲击河岸,冲击河里凸起的小岛似的大石块,激起银柱样的浪峰和宏大的声响,人的呼喊声,波涛冲击声,融成一片。 会游水的战士们,把枪、弹、背包给乘木排的人运带过去,自身跃到水里,向对岸游渡。 他们在波浪里浮沉上下,在急流里翻滚地伏,两手和两腿扑打着水波,和洪水冲击、搏斗;水、卷袭着他们,他们抗拒着、征服着水的卷袭,水浸入到他们口里,他们又把它喷吐出来,有的就索性躺在水面上,睡眠似地把水面当作床铺,自得自乐地徜徉过去。 会游水的秦守本,见到先头部队开始游渡,身上、心上一齐发起痒来。他跑到排长林平身边,解着衣钮子说: “我下去游两趟看看!” “不要喝水!”林平挥挥手说。 秦守本脱了衣服,光着上身,抓两把水拍拍脑袋和胸口,两臂向前一伸,扑到水里,他钻进水里许久许久没有上来,王茂生担心地望着河水说: “哎呀!” 大概在水底潜游了四十米光景,他才冒上头来。他的姿式很别致,全身都在水里,只把头部露在水面上,象一个皮球似的,在波浪里飞滚直转。岸上的张华峰、王茂生他们拍着手掌喊叫着,称赞着他: “有本事!会踩水!” “不容易!看不出他还有这一手!” 漂在水上的这些战士们是多么自豪啊!他们象是沙鸥、海马,又象是飞鱼、游龙,在沙河的急流上飞驰,浪花在他们的身边激起,淹没了他们,他们又跃出浪花,攀越着浪峰。 会游一手好水的华静,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等壮观的景象。开始,她感到惊奇、恐惧,后来又大大地狂喜起来,不住地鼓着手掌,睁大眼睛望着,张大嘴巴笑着,赞叹着眼前这些战士们乘风破浪的英雄气概。 洪水奔流的沙河驯服了! 战士们象战胜了强大敌人一样的兴奋,到达了彼岸。 华静的眼里滴下了激动的泪珠。 刘胜伏在乌骓马上,两手紧提着马缰,马头擦着水面,喷着浪花,在游到中流的时候,人马一齐沉了下去,一眨眼,又冒出水面,加速地踏水奔驰,他一直骑在马上,驾御着马征服了急流,飞渡到沙河东岸。 他骑在水湿的毛色显得格外乌光透亮的马上,傲然地望着水面上飞游竞渡的景象。在他的眼里,陈坚和战士们一起,在这个天然的游泳池里,表演着快速度的自由式俯泳。 在陈坚喘息着上岸的时候,刘胜惊叹地说: “政委!一手水很不错呀!” “好!谈不上!淹不死就是。”陈坚赤着脚,踏着垫脚的碎石块,跑到河沿上,抹着头上的水,笑着说。 “哎呀!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华静望着对岸,击着手掌说。 “一个没有淹死!”一个孩子在岸上观看的人群里叫着。 他的老祖母在他的头上拍了一下,瞪着他说: “不要死呀活的!说吉利的!” 留在西岸的三营的干部、战士们,和渡到对岸的团部、一营、二营的同志们隔岸高呼起来: “过来——!”东岸的宏大的声音。 “慢点走——!等等我们——!”西岸的举着手喊叫着。 过了河,刘胜看看表,已经是四点钟了。渡河,花去了一个小时带一刻钟的时间。 东岸的先头队伍张开了翅膀,在顷刻之间就飞逸不见了。 留在西岸的队伍感到孤寂,默默地望着河水,望着在岸边摇动着的木排,望着空中暗淡的浮云。 队伍放开轻快矫健的脚步,在前进的道路上飞奔着。骑在马上的刘胜,回过头对陈坚说: “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是这么一着棋!” “你不是说过,当一名不过河的小卒的吗?嘿!过了河的小卒,说不定还能闯到帅府里,来个一卒坐中心咧!”陈坚笑着幽默地说。 “说千言,说万语,还是脑子笨!……你说得也对,脑子直,不会转弯子!” 说着,刘胜扬起马鞭,猛地在马身上打了一下,他的乌骓便飞起四蹄狂奔开去。 向刘胜、陈坚他们注目远望了一阵的华静,离开河岸,走上回向陶峪的大路。远处大路的尽端,突然地扬起了蔽天的尘土,象是大火燃烧时候的黄褐色的烟雾。 尘障越来越近,直向她的面前猛扑而来,哨兵安兆丰从她的面前奔过,大声地喊叫着: “班长——!骑兵——!” 连长石东根带着一个班,从河边奔到路口,站上高坡,举起望远镜一望,立即命令身旁的李全道: “军部到啦!告诉指导员,准备马上渡河!” 李全疾步慌忙地奔回河边去。 烟尘袭到眼前,象突然而来的一股大旋风。使华静赶忙地避开到一棵老树下面去。 她惊喜得几乎跳了起来。带着飞扬的尘土来的,是十八个骑马的人。在她一个一个挨次点数到当中的一匹花斑马的时候,她认出骑在花斑马上的,身子上下弹动,手里拿着一根小树条儿当马鞭的,正是她所想念的梁波。 “哎呀!他来了!”她不禁说出声来。 “谁呀?”身旁的县委书记问她。 她畏怯似地颤声回答说: “梁副军长!”她不由自主地移动了脚步,走向花斑马和下了花斑马的梁波身边。 梁波也很眼尖,他看到一个背驳壳枪的,肩上挂着大紫色发光的练带的人,仿佛是个女同志,一边走向河边,一边问石东根说: “那是什么人?” “这里的区委书记!女同志,样子很神气。”石东根说不出姓名来,随口回答说。 华静见到梁波没有回顾她,匆忙地直向沙河边走去,便又回转身来。 梁波走到河边,站定下来,拂去满身的尘土,看着浩浩荡荡的河水。王鼎、李泊他们和许多干部、战士围拢到他的身边。 “刘团长他们过去多久了?”梁波问三营营长王鼎道。 “下去十来里了!半个多钟头!”王鼎回答说。 “梁波歇坐在岸边的地上。 “木排一趟可以过几个人?”梁波用手巾擦着手,问道。 “大的两个班,小的十五六个人。”坐在他身边的王鼎回答道。 “一个没淹死?” “没有!” “木排是现搞的?” “有两个是老百姓原来有的,有几个是我们刚搞的!” 说着,不远的地方,一群人正推着一个新做成的大木排下水,“杭唷杭唷”地喊着号子。 “那是这里的民兵!”王鼎指着推木排的人群说。 “这里的民兵不错呀!” “区长姓耿,大高汉子,会打仗。区委书记是女同志。” “姓什么?” 王鼎答不出,问教导员李泊,李泊也不知道。 “你们就是这样!区长会打仗,就知道姓耿!区委书记是女的,不会打仗,就名不知姓不晓!是轻视妇女哟!”梁波带笑地批评着说。 “也会打仗,昨天还上了火线哩!”王鼎赞叹着说。 “啊?去请她来!这几个木排够用?两万多人马,靠这几个木排,过三天三夜也过不完!请他们再跟我们多搞几个!” 梁波惊奇了一下,命令道。 王鼎站起身来,向四周一瞥,见到华静站在那棵老树下面,指着她对挤在身边的李全说: “小鬼,你去请那个女同志来!” “就是那个背驳壳枪的?”李全望着老树下面,问道。 “对!你说首长请她!”王鼎推拥着李全的身子说。 李全放开步子,向华静跟前奔去。 华静站在老树下面人群旁边的高处,向岸边被围着的梁波看望许久了,她想来看看他,还想和他谈谈。他来得那么突然,象乘着一阵大风从云端降临下来似的。她和他分别以后,已经两个多月,很怀念他,近几天更加怀念得厉害。在深深的怀念里梁波来了,她怎么不高兴得心跳呢?可是,在她走近他的时候,他却又转过头去和别人谈话,径直地走向河边,她看见他向她看了一眼,她和他的眼光已经接触在一条线上,而他竟由于匆忙没有认出她的面貌来。她和居民群众看望着刚刚奔驰而来的骑兵们,和居民群众有着相同的好奇心,但又有她特有的喜悦、惶惑、羞怯等等混杂的情绪。她望了一阵,觉得心跳得越来越激烈,脸部充满了血,连耳根子都发起热来。由于县委书记和她道别,谈了几句关于继续动员做木排的问题,她才镇静过来,恢复她的自然形色。 她的心催促她再一次地走到梁波的身边去,“作为一个地方工作者,也应该和军队的负责长官接谈一下呀!”可是,梁波的身边围着一大群人,怎么好挨挤进去呢?她正在犹疑,一个年轻的小战士向她的面前大步奔来,她猛然一惊,身子向后退了一步,朝旁边移让一下,这个年轻的小战士却直闯到她的跟前,气吁吁地大声叫喊道: “同志!我们首长请你!” 华静的身子摇晃了一下,脸又红了。为着镇静自己,便随口问道: “首长?” “我们军部的首长!”李全大声地回答说。 应话的时候,脚步已经不由自主地移动起来,她跟着李全向河边急促地走着,李全走得很快,她也走得很快,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激动在她的心里,使她的脚步轻捷却又有些零乱。 到了梁波面前,惊喜过分的梁波也慌乱了手脚,一面连忙地站起身子向她伸出手来,一面大笑着说: “是你呀!小华!” 梁波的热情洋溢的仪态、笑声和亲切的语言,使她忘了周围站满着不相识的干部和战士。她的手紧紧地抓住了他的手,机灵敏锐的眼光投射在他的精神焕发的脸上。 她也情不自禁地笑了,亮起她那发音清亮而又柔和的嗓子,似乎有点急迫地说: “想不到是你!身体好吗?” “身体总是好的,你呢?什么时候到了这里?”他笑哈哈地说,在她的身上打量着。 “我也好!来了半个月了。”她微笑着说。 人这么多,几十对眼睛望着她,谈些什么呢?她感到困难,她不怕他,她认为这个人没有丝毫引起别人畏惧、顾忌的地方,周围这些干部、战士的眼睛却威胁着她,使她不能谈笑自如。 “哟!神气得很啦!小华,武装起来干我们这一行啦!”梁波在她身上从头到脚地又打量一番,夸扬着高声地说。 “跟你们当学徒呀!”她羞怯地但是竭力大声地说。 “又打大仗啦!” “听说了!” “这一仗打下来,蒋介石就走下坡路啦!” “我们一定支援你们!” 不远的地方忽然骚动起来,那边又来了一支队伍,面前的人群一窝蜂似地飞跑到那边去。 梁波和华静被抛在河岸上,这也恰好,他们——特别是华静感觉要有一个只是两个人对谈的机会。 “就走吗?”华静低声问道。 “就走!我要赶上前头的部队!”梁波回答说。 “这样急?” “战争的胜负,常常决定于一个钟头,半个钟头,甚至是几分钟的时间。”他望望沙河的流水,皱一下眉梢,带着忧虑的神情继续说道: “这条河!就怕事情误在这条河上!” “会水吗?” 梁波摇摇头,拾起一块石子扔到水里,抖抖拳头说: “拚命也得拚过去呀!乘木排子!” 刚刚到达的侦察营营长洪锋,跑到面前问道: “就过吗?” “就过!” 洪锋跑走开去,梁波紧跟着走向渡河点的木排子那边去,华静跟在他的身后。他走得很急,她跟得很紧,脚下的沙石,“嚓嚓”地响着、跳跃着。 “再想法子跟我们多搞几个木排!后头的队伍还多得很咧!”梁波回过头来说。 华静赶上一步,走在梁波的并肩,气喘着说: “县委书记、区长去搞了,伐树来不及,也没有什么树好伐,只好去动员下门板、拆房子!” “对!山东人牺牲自己的精神,是没话说的!” “刘团长、陈政委他们在这里,给我们帮助很大!” “马家桥不打,你们不高兴吧?” “有一点!” “不要紧!这一仗打好,回来收拾这几个敌人!” “真的那样,这里的群众就跟你们烧香磕头了!” “用不着!请我们吃几个小枣儿就行了!” “打完仗,到这里来吃葡萄吧!” “好啊!再会吧!” 说着,梁波已经走到渡河点,转过头来,仓卒地向她告别。 梁波伸着手,华静却没有伸出手去,她的脸色忽地阴沉下来,眼睛望着脚下,踏着滩边的小石子,两只手扭在背后。 她的神态,立刻地感应到他的心里,他惶惑起来。仿佛做了一件对她不起的事情,他感到不安,他把一只脚搭在木排上,一只脚踏着沙滩,斜着身子,张大着眼睛,微皱着眉梢,呆呆地盯望着她。 有一副鹰一样眼睛的洪锋,看到他们两个人的这等神情,对身边的战士连连地摆摆手,低声地说: “绳子拉好!等等!” “松绳!” 梁波楞了一下,旋即下了命令,跳上了木排。 华静突然跳到水边,两脚站到水里,伸出她的手去,在梁波的手给她握着的时候,她趁劲跳上了木排。 “你上来干什么?”梁波问道。 “我也过去!”华静微笑着说。 “你还是……” 梁波的话还未说完,木排已经离开了河岸,颠簸着、摇晃着,顺着激流向对岸斜驶过去。 “大家坐好!”洪锋喊叫着说。 华静坐在梁波的身边,梁波紧拉着她的膀子,担心着她,她紧拉着梁波身上的皮带,担心着梁波歪到水里去。 木排破浪前进,木排两边有一、二十个战士在水里沉下浮上地游着,保护着木排上的梁波和其他不会游水的人。 木排上的官兵们,下半身全在水里,伏着的,全身埋在水里,只把头露在上面。华静把枪上的练带系紧,枪,挂在胸前,脸色有些紧张,但又充满兴奋快乐的神情,漾着傻气的笑,迎着银色浪花的飞溅。 “当心啦!歪下去就喂鱼了!”梁波说道。是逗笑,又是对她的关切。 “这个河里没有鱼。”华静望着奔游着的那些马匹,微笑着说。 一堆浪花猛扑上来,水,漫过许多人的头顶,梁波和华静的头脸淋满了水,水珠在脸上、身上川流着。 有些人,连梁波也是一样,吃了一惊,沉下脸来。 华静却“咯咯咯咯”地笑着。 木排颠簸着越过了中流,它的前端搁上东岸的沙滩。 华静和梁波站在柔软的沙滩上。 “就跟这个木排再回去吧!”梁波轻声地说,又向她伸出告别的手。 华静的手又没有伸向梁波,它探进内衣胸前的衣袋里,摸出了那封信来;(她很庆幸没有沾湿。)不知怎么的,探取那封信的时候,她很沉着、镇定,待拿到手里以后,却现出了惊慌,立刻胀红了脸,手也微微地发抖起来。 “是什么?”梁波轻声问道。 她正在想着什么,答不出话来。她现在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味,他是不理解的,只是茫然地望着她。 华静的身子沉重起来,两只脚深陷到虚沙里去。信,紧紧地捏在手里。抬头看看他,又低下头去,低下头去,又抬起头来看看他,她的心和手都在颤抖着。 梁波的马牵了过来,警卫员冯德桂牵着马,站在岸上呆望着他们。梁波正要转过身去,华静猛地把手里的信掷给了他。 “再见吧!”华静突然高声地说。 茫然的梁波感到一种突然的袭击,他的眼前闪耀着一道金光。他把那封信小心地塞进了还没有湿透的胸口上的衣袋里。仿佛他已经洞悉到信里的秘密,感受到幸福似的;他的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含蕴着笑意的红晕。 “我走了!”梁波握着她的手,感情激动地大声地说。 “再会!”华静也大声地说,象那天深夜写好了这封信以后那样轻轻地笑着。 “听说你上了火线,那很好。可不能太莽撞呀!区委书记要掌握全面工作,带兵打仗不是区委书记的具体任务!……”梁波带笑地说。他的语气、神情,象上级首长对下级干部,又象兄长对待弟妹,也象爱人对待爱人似的,严肃、恳挚而又亲切。 华静笑笑,放开了梁波的手,跟着他走到岸上。 “上马吧!”华静扬着手说。 梁波走了几步,回头望望她,才跳上湿淋淋的马背。 走了,他扬起小树条儿,鞭策着他的花斑马,奔上了陡斜的蜿蜒的山道。 尘土高扬起来,直向东北角上隐隐的山岳地带卷去。 她独自地站在河岸上,向梁波的去向呆呆地望着,重迭的山阻隔了她的视线。不知是什么缘故,她的手又一次地探入到衣袋子里。“哎呀!”她发觉袋子里的信不在了,不禁微微地惊悸了一下。 “啊!是给了他了!”她心里又这样自言自语地说。 回到河西岸的时候,木排还没有靠拢岸边,她就纵脚跳上水滑的沙滩,径直地向区委的住地陶峪走去。她的脚步走得异常轻快有力,她那昂奋的神情,和那天在火线上向敌人射出生平以来的第一颗枪弹的样子相仿佛。就要到来的巨大战役的胜利召唤着她,从梁波那里得来的一股热力,也强烈地激动着她。 她一走进村子,便立即投入到加紧赶做大量木排的工作热潮里面。 沙河边上的天色傍近黄昏,灰黑的云突然遁去,西天边烧起一片彩霞。鱼白色的,淡青色的,橘红色的,紫色的,一层一层重迭着、环结着。其中有一条象是银色的带子,在缤纷的彩云里面显出耀眼的光辉。几只飞鸟翱翔在彩霞前面,得意地鸣叫着。 一心想立即渡河的石东根和战士们,又没有能够渡过去。 梁波要他们仍旧留守下来,等候军部到来的时候再过。 石东根心急气闷,把面前河岸边的碎石块,接连不断地朝水里扔,李全也跟着他扔着,仿佛要把沙河填干似的。 “什么飞兵前进?人家飞走了!我们爬还没爬一步!” 他气愤地说着,手里还是扔着碎石块,先是扔小的,后来连大块的也搬起来往河里扔。 军部、师部和其他的战斗部队,终于陆续地涌来。 队伍密密层层地拥塞在河边上。 河边又骚动、鼓噪起来。 许多人奔跑着,发狂似地把从刚到的队伍里走出来的、一个背着大背包挎着小皮包的战士,紧紧地围住,象是突然发生了惊奇的事件似的。 被围的战士简直动弹不得,他的两只手、膀子、头,以至全身,都不属于他自己了。这个拉手,那个扯衣服,还有的摸头牵耳朵,也有的把刚在水里洗过的冰冷的手,伸到他的热烫烫的脖子里去。他只是笑,在人群里打转。许多许多问话,他没法子从容地挨次回答,他的回答就是忍禁不住地笑出来的眼泪。 他的身材不高,长得本就结实健壮,现在显得更是结实健壮,有一副刚毅顽强、但又敦厚的黑黑的脸,两只炯炯逼人的黑而大的眼珠。这时候,晚霞的光辉似乎特意地照耀着他,使他的脸上以至全身,都显得光彩焕发,精神饱满。 他是杨军。 “杨班长回来了——!” “啊——!啊——!” 秦守本、张华峰、洪东才、李全,还有文化教员田原等等,高声地大叫起来。老战士们围上来,抱着、拉着他,不认识他的新战士们,也都拥聚到一起来。 人群象流水一般追逐着他,他挣扎般地挤出人群,走到他的连首长石东根和罗光跟前,把手掌举到额角上,端端正正、精神抖擞地敬着礼。 “好极了!给你赶上啦!”石东根使着全身的气力,握着杨军的手,喊口号似地叫着、跳着。 接着,他一把抱着杨军的脖子,把杨军紧紧地拥在自己的怀里,象是在吻着他的脸颊似的。 罗光从石东根的怀里,把杨军抢夺过去,他的两只手同时地拉住杨军的两只手,面对面,眼光对着眼光,笑声对着笑声,延续了好久好久。 “挨我们过河了!”二排长林平跑来报告说。同时和杨军亲热地握着手。 石东根举起臂膀,大声地说: “好!马上过去!”他转脸向围着的人群吆喝着: “看新郎的!还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有什么好看?赶快去过河!当心不要喝水!” “回到我们排里去吧!”林平把杨军拉到自己身边,向石东根要求着说。 “跟连部走!”石东根摆着手说。 “到那边再说!”罗光接着说。 连长、指导员走向渡河点去。杨军却给秦守本、张华峰拉走了。 这时候,他们什么话也来不及说,也想不出什么适当的话来说。 “伤口好了?”秦守本、张华峰只得同声地问着这句无须询问的话。 杨军点点头,说道: “早好了!” 直到这个时候,杨军才有可能把他的背包从背上取下来。 背包一放到地上,他就急急忙忙地解着背包带子。 “马上过河,解它干什么?”张华峰问道。 杨军还是解开了背包,从里面拿出了两双新做的青布鞋子,一双大的放到张华峰面前,一双小些的给了秦守本。 “给了李尧一双,这两双给你们!没有好东西送你们!不晓得合脚不合脚?”杨军说着,重新捆着背包。 张华峰拿起鞋子端相着,在脚底上比验着,秦守本却已经把鞋子套上了自己的脚,并且在地面上走了两步。 “这样合适!阿菊做的?”秦守本高兴得跳了起来,哈哈大笑地狂叫着。 “这还要问吗?”张华峰说,把鞋子压扁插到背包上。 “真想死我了!”秦守本抓住杨军的手,抖动着说。 “我早就想来,医院里不许可!你们都好?”杨军同时抱住他们两个,亲热地说。 “我们都好,你看,小秦长胖了!”张华峰说。 他们三个,象亲兄亲弟一样,扭抱了一阵,然后就一股劲地跑到连队集合的地方。 晚霞还在吐着它的最后的光芒,河面上一片光彩,一片雷动的欢叫声在河面上和河的两岸荡漾着。 更大规模的飞行竞赛开始了。 秦守本的全身脱得精光,只穿一条短裤头,把枪、弹和一切东西交给了班里乘木排的同志们,就一头钻到水里去。 杨军正解着衣服,罗光拦禁了他,严厉地说: “你不行!伤口刚好,跟我一起上木排!” “伤口早好了,不碍事!”他拍着肩背说。歪过脱了衣服的肩背,把伤痕给罗光看着。 “我也不下去!这样的河,我要游还游不过去?” 罗光硬把杨军拉上了木排。 石东根跳了下去,林平跳了下去,王茂生跳了下去,张华峰早在水面上漂着了。 会水善游的杨军,却被罗光好意地剥夺了下水的权利,他望着波浪里滔滔滚滚的群鸥一样的同志们,羡慕极了,心里真是痒得难受。好象又是一个伟大的战斗没有参加得上似的,苦恼着脸,用不愉快的、但又感激的眼色望着罗光。 木排离开沙滩,先在水边的浅滩晃了几晃,然后就进入深水,踏上急流,象一只飞艇在空中疾驶,又象一只山鹰从山崖上斜翅猛扑下来。 大批木排,大群战马,大浪大浪的人,黑压压地奔腾在急泻狂流的浑浊的水面上。 “木排子翻掉了——!军部的木排子沉下去了——!” 突然,两岸有人惶急地呼唤起来,其他的木排上也有人撕裂着喉咙呼喊着。紧接着,就有不少的人从岸上、木排上慌乱地跳到水里,朝在中流沉没下去的官兵身边飞游急泳。 一个最大的木排,驶到中流的时候,触上了河心的礁石,木排翻转了身子,木排上的二十多个人,全部卷没到水里。他们大多是不会游水的人,不能自主地在波涛里冒上、沉下,遭受着波涛的冲打袭击。 其中的一个人是军长沈振新。 他不会游水,水,打击他、欺侮他。他的生命在波浪里挣扎着。 在这危急的一刹那间,杨军甩掉身上的背包和小皮包,象一只勇猛的海豹,不顾一切地跳入到狂涛里面。他迎着巨浪,在下游的地方逆流上扑。两只敏锐的眼睛,在水面上猎视着在水波里失去自主的人们,他的两手如同两把船桨,急速地划动着,两条腿使着所有的力气,把水波向后排击。在一个浪头卷裹着一个人的身躯向他摔掼过来的时候,他认出那是军长沈振新。于是他奋力地钻入到浪头下面,张开两臂,使足了气力,接住了被摔掼过来的沈振新的沉重的身躯。他立即托起沈振新的沉重的头来,背负着沈振新的沉重的身子,象一匹马载荷着骑士一样,踏着大步向前疾驰。他终于喘哮着游到东岸,把沉重的身躯驮上沙滩,让被救的沈振新在沙滩上头低脚高地俯卧着,排挤着腹中的河水。 沈振新的脊背上给杨军轻轻地捶击了一阵以后,吐出几口沙河浑浊的黄水。过了一会,他平安了喘息,转过身来,睁开水湿胀痛的眼睛来一看,便一把抓住了杨军的臂膀,象在水里得救的时候那样抓住他一样,紧紧的,用力的。 “是你!小杨!”他吃力地叫道。 “是我,军长!”杨军说。扶着沈振新缓缓地坐起来。 “你伤好回来了!” “好了!回来了!” 沈振新渐渐地恢复了常态。但是脸色苍白,心胸里还很难过,不住地打嗝。胃里也不住地泛漾出一口半口浑浊的水来。 “我来了好几天了,没有见到军长。信,交给李尧了。”杨军一边扶着军长缓缓地走着,一边说道。 “看到了。” “黎医生她很好?” “唔!” 军长的警卫员汤成给洪水吞没。另一个警卫员李尧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和身上背着的望远镜、皮包。他浑身沾遍泥水,惶急地奔来。 乘另一个木排过来的黄达、胡克、姚月琴他们,也都奔到沈振新的身边来。 “是你?杨军!”李尧感激地惊叫了一声。他和杨军共同地扶着沈振新发着颤抖的身子。 “去找衣服来!”杨军对李尧说,象命令似的。 过了一会,沈振新换了衣服,睡上担架,身上盖着毯子。 “小汤呢?”沈振新躺在担架上问李尧道。 “我没有抓得住他,好几个人也没有救得起来!”李尧悲痛地低声说。 沈振新惊讶地望着李尧,从担架上下来,大声问道: “淹死了?” “唔!”李尧流着眼泪,应了一声。 沈振新站在岸边,向河面上望了许久,懊丧地问黄达道: “就是小汤一个?” “别的全都救上来了!”黄达回答说。 沈振新悲伤地叹息着,又接连吐了两口黄水。 “你躺下来吧!”姚月琴拉住他的膀子说。又把他拉着躺到担架上去。 “见鬼!多少年没有睡过这个东西!叫人抬着走!”沈振新苦恼地说。 杨军水湿的身子,还是站在他的旁边,卫护着他。 “回连里去!打七十四师!消灭这个敌人!报仇!” 沈振新对杨军激励着说,他又一次地抓住杨军的臂膀。 队伍纷纷攘攘地走上了征途。 天黑了,高空悬着无数的星灯。大队大队的人马在苍茫的夜色里飞奔前进。 后面还在渡河的叫嚷声,响荡在初夏的夜空里。 杨军回到连里,随在连长和指导员的后面,疾步劲走地向着死敌七十四师被围攻的地方,迎接他所渴望的新的战斗。 使他快慰的,是他一到前方,就立即打了一个胜利的水上的战斗。 “真是一手好水!象一条水龙!” “不是他,军长还危险哩!” “你们晓得他是什么人啦?” “嘿嘿!出名的战斗英雄杨军!” 杨军从纷纷称赞他的人的身边擦了过去。 “就是他!”有人指着他的背影大声地说。 队伍比沙河的激流还要汹涌,在这个星光灿烂的夜晚,进入了山峦重迭、奇峰高耸的沂蒙山区。 山,越走越深,越走越高越陡;脚下,全是陡险的羊肠狭道,而战士们的步伐,却越走越快。 真是飞的一般,两条腿象轮子一样向前急滚,上山滚得快,下山滚得更快,两只臂膀只是前后拨动,不是翅膀是什么呢?谁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疲倦,谁也不甘落后一步。象最怕走山路的张德来吧,枪、子弹、干粮袋、米袋、背包,还有手榴弹和洋瓷碗、水壶等等,统统背在自己的身上;不但不用班长秦守本或者别的同志给他负担,而且还倒转过来争着分担班长秦守本身上的东西。 班长秦守本下了两次水,肚子痛,一连吃了两包“人丹”还没有止住。但他还是自己背负着所有的东西,拒绝了张德来和别的同志的帮助。 “不要紧!走走,出身汗就好了!” 他把已经给张德来夺去的步枪,又夺回到自己的肩上,一边快走,一边说道。 一切牢骚、怪话顿然绝迹。 “叽叽”“喳喳”的,谈谈说说的,是即将到来的战斗。 “文化教员!七十四师给围在什么崮?红娘崮?《西厢记》里的红娘到过这个山头上?”安兆丰有意说笑着问道。 好些人“咯咯嘿嘿”地笑起来,笑声和脚下碎石块滚动的声音相仿佛。 “叫孟良崮!”田原说了一句,又立即回过头去,仍旧和背着照相机的新闻记者夏方并肩走着,低声地谈着歌曲的事情。 “这个名字好!梦娘崮!张灵甫梦见他的爹娘亡故了!”秦守本按着肚腹大叫着说。 这一下,笑声更多了,连走在他们后面的别的连队的同志们也哄笑起来。 田原在哼着歌曲,没有纠正他的误解。罗光一边向前走,一边高声地叫着: “不是梦见爹呀娘的‘梦娘’!是《辕门斩子》里焦赞、孟良的‘孟良’!真是瞎三话四!”最后一句,他是用上海话说的。 安兆丰一开口就是戏文,他在黑暗里扮作鬼脸,前句用青衣嗓子,后句用老生嗓子,仿照京戏道白的腔调,但又夹杂滑稽的味道说: “指导员在虎头崮演的是《宇宙锋》里的青衣,到孟良崮么,又反串老生,演起《辕门斩子》里怕儿媳妇的杨六郎来了!……” 笑啊!有的笑得几乎给石块绊倒,有的笑得身子无力,抓住前面同志的背包,有的笑得走不动路,背包撞到后面同志的脸上,有的笑得嘴里的小烟袋掉落到山坡下面,在去拾起它来的时候,还是笑着。秦守本则是拚命地捧着他的隐隐作痛的肚子笑着。 待大家笑了一阵以后,罗光咳了一声,打起京戏里武生嗓子,响亮地喊叫着: “不是《辕门斩子》,是孟良崮刀斩张灵甫!” 跟着这句话,路上讨论会开始了: “打死的好?还是活捉的好?” “活捉的好!” “不!打死的好!留他那条狗命干什么?” “活捉的好!捉到以后问问他:‘为什么打内战?为什么进攻解放区?’还要问……” “这要问蒋介石!” “那就问问张灵甫:你还神气不神气?还威风不威风?” “捉了以后放不放回去?” “诸葛亮七擒孟获。放他回去!再来,再捉住他!” “我不同意!绝对不同意,别的人都好放,张灵甫绝对不能放!他在涟水打死、打伤我们多少人,苏团长就是给他们打死的!杨班长身上的伤疤,也是七十四师的炮弹打的!” “对!不放!一千个不放!一万个不放!” 路上的讨论很热烈,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洋溢的情绪象面前的山峰似地越来越高,话语里充满着仇恨和愤怒。坚决主张不放的有张华峰、秦守本等等一些人。 “赞成捉住张灵甫不放的,举手!”秦守本狂喊了一声。 除去一个人以外,凡是听到他的声音的,有的举起手来,有的举起枪来,连石东根、罗光、杨军、李全都举起了手,正在交谈着的田原和夏方,嘴里还在说话,也跟着大伙高高地举着手。 一个没举手的是张德来。 “你不举手,主张放了他?”周凤山不满意地问道。 张德来阴沉着脸,气愤愤地吼叫着: “谁说我主张放的?” “那你为什么不举手?” “我主张打死的!”张德来挥着粗大的拳头,气狠狠地说。 张德来的愤怒的声音,压盖了所有的声音,一路谈话不停的田原和夏方也不谈了,许多人伸头探颈吃惊地望着他。他的一对大眼,在朦胧的夜色里发着紫光。 “连个放牛的小孩子都给他们飞机打死,我们不打死他们?我们煎饼小米吃不了?” 张德来激动的怒火燃烧的语言,感染着所有的人。谁也不再说话。人们听到的声音,只是越来越快的脚步声和越来越响的脚下碎石块彼此碰击、磨擦的“喀喳喀喳”声。 离开部队半年多的杨军,在刚刚回来的这个夜晚,见到熟识的和不熟识的同志们一路上这么快乐和这等激愤,听到这些诙谐的和豪放的语言,他的心里生起了十分惊奇的感觉,获得了深刻入骨的印象。半年来后方医院的生活,使他养成了善于感触和言语稀少、喜欢沉思的习惯。他觉得张华峰不同了,比过去坚强、老练得多。秦守本有了更多更明显的变化,他活跃得很,看来班长当的挺能胜任,战士们服他,也爱他,他和同志们的感情是很融洽的。许多新战士,杨军连他们的脸还没有认清,姓名一个也不知道,他们那股欢快的情绪,强烈的战斗要求,对敌人的仇恨,都使他觉得部队的生气勃勃,有一种英雄豪迈的气概。他觉得自己落后了,生疏了,他开始感到不安、惶恐,以至悔恨自己负了伤,和部队脱离的时间过久。连队的人数多了,山上山下一长串子,象一个小营似的,比涟水战役的时候,似乎要多上一倍。他一走到队伍里来就留心地数点过,机枪是九挺:比过去多了三挺。他的眼睛早就留神在武器上,全连队的枪,一律一式,鲜明透亮。班长、排长身上全是汤姆式枪,指导员、连长的驳壳枪,显然是调换过了,罗光在木排上察看自己的枪是不是浸了水的时候,杨军就留心地看到,那是二十发连放的快慢机,乌亮得象一块簇新的深蓝色的缎子。连长的,那就不用说了。通讯员李全身上背的,不是从前那支满是烂斑的小马枪了,而是一支新的卡宾枪。就是炊事班吧,过去只有一个担子、两个破箩筐,一出发,一个破箩筐里是一只“空空”响的油桶,一个破箩筐里是刀呀、勺子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现在,有了两只大行军锅,住到哪里,用不着象从前那样,往往要找上三、四个人家,在这家烧饭,在那家烧菜,又在另一家烧汤、烧水了。虽然是在夜晚的星光下面,他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得出来,队伍比过去整齐雄壮得多。半年以前,同志们的背包是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有的横背,有的竖背,还有的挂在肩膀上。现在是一色的灰毯子,打的样式一样,大小相仿:长方形,背包带子扎成“井”字形,全是竖背,全是紧紧地贴在脊背上。服装不是灰布的了,一律是草绿色的,和春天田野的色彩一样娇嫩美观。说到今晚的行军吧!走的这么快,简直是脚板不沾地似的。杨军本是个最能走长路,惯于山地急行军的人,想不到,在他背后的小鬼李全,半小时以前,却竟然对他说道: “杨班长!走不动,背包给我!” 杨军从入伍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在行军的时候,让他的背包和一切负荷离开过自己的身子,他自然不会让李全跟他负担什么。可是李全的这句话,却比一个背包要沉重得多地压到了他的身上。他感到不但是李全一个人,而是全连的人,都比过去也比他杨军更加壮实了。 他爱他所在的这个连队,现在是更心爱了。 杨军的兴奋的脸上,同时挂着忧虑。这个一向是自信心极其坚强的英雄战士,在行军途中的这个时刻,竟然对自己发生了怀疑:“我还能不能再当好一个班长呢?我能在新的战斗里跟得上别的同志吗?” 走了好几个钟头的路,他没有说什么话,除去连长和指导员问到后方的情形,问到营长黄弼的情形,他回答了几句以外。 他默默地走着,默默地思虑着。 “连长!我们队伍跟从前不一样了!”在途中休息的时候,他挨在石东根的身边,轻声地说。 “对!新兵多,老兵少,模范不多‘麻烦’①不少!”石东根滚瓜似地顺口地说。 -------- ①“麻烦”是“模范”的谐音名词,是戏语。 “比从前强了!” “还没有下过炉!是钢是铁,是泥是土,要看这一仗打得怎么样。” “行军很快,情绪真高!” “休整了两个多月,吃得又肥又胖,情绪当然高!” 听了石东根这几句顺口说笑的话,杨军笑着说: “连长!你也变了!” “我变成了什么?”石东根问道。 “变成了乌龟!”罗光在一旁冷着脸说。 石东根猛地扑向罗光,罗光身子一闪,滑走了。 杨军接下去说: “连长你比从前爱说笑话了!” “小杨,听说你老婆生得很漂亮!名字叫什么?叫甜米粥?” 杨军说他爱说笑话,他就把笑话说到杨军的身上来。 “叫钱阿菊!”秦守本在很远的地方递过话来,大声地笑着。 “不开玩笑吧!连长!”杨军抓住石东根的膀子,窘迫地说。 “杨嫂子舍得放你上前方来吗?”李全呲着白牙讪笑着说。 杨军一把勒住李全的手腕,李全皱着眉毛歪着嘴巴,不要命地狂叫着:“哎哟——!吃不消!吃不消!” 杨军松了手,笑着说:“小鬼,也比从前调皮了!” 指导员罗光把杨军拉到身边,紧握着杨军的手,低声地亲切地说:“杨军!你怎么有点不大快活?你家里的事情,我听说了。不要难过!要快活起来!我们在莱芜战役里打了大胜仗,军首长命名我们四班、六班为‘英雄班’,这一回,再把七十四师揪倒,立个大功,嘿!那就功上加功,封上加封!同志哥呀!说不定还弄到个‘英雄排’、‘英雄连’的称号哩!” “我那支枪呢?杨军问道。 “还想拿步枪?”石东根递过话来。 “嗯!号码是八七三七七三。”杨军字字清楚地说。 “好记性!在六班副班长王茂生手里,他是神枪手!你用不着拿步枪了!”石东根说。 “连长!指导员!我落后了!” “不说这种话!小杨!”石东根抓住杨军的手,在杨军的手心拍了一掌,继续地说: “你是我们连里的老骨干!回来带着大家干!打张灵甫! 你是英雄!不要泄气!” “对!杨军!拿出劲头来!”罗光又拍拍他的肩膀说。 队伍又前进了。炮声清晰地从东南方向迎面传来,象是强烈的兴奋剂,使大家的脚步更加矫健、更加轻松了。 杨军的呼吸和大家的呼吸连接起来。跟着大家哼着文化教员刚刚编好的歌曲: 端起愤怒的刺刀, 刀刀血染红! 射出仇恨的子弹, 打进敌胸中! 人民战士个个是英雄, 飞跨沂蒙山万重。 打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 消灭七十四师立奇功! 红旗插上最高峰! 红旗插上最高峰! 田原哼一句,大家跟着哼一句。战士们在今天晚上显出了异样的音乐才能,不久以后,大家便能够齐声地哼唱起来。低唱的歌声竟是那么雄壮、有力!那么悲愤、激昂!这支歌显示着英雄的气概,充满着无限的胜利信心,发自战士们长久以来的心愿,也体现了战士们迫切的战斗要求。 歌声,深深地激动着杨军,他感到自己是身在前方,身在战场上了。他觉得替苏国英团长,替许多同志,替他的惨遭杀害的父亲和不知是死是活的母亲,杀敌报仇的日子是真的到来了。 他暗暗地揉揉泪湿的眼睛,突然地冲前两步,对石东根和罗光急迫地说:“快点分配我的工作吧!” 连长、指导员正要说话,一阵越来越近的滚鼓似的炮声,奔袭过来,紧接着,是急水奔泻一般的枪声,在不远的山谷里爆响起来。 “跑步!一个跟一个!” 队伍,象上阵冲锋似地加速飞奔,向着前面,向着敌人!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