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借鉴与互补: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

作者:周晓燕




  首先,文化批评摒弃了庸俗社会学的哲学基础,即物质、文化二元论与机械决定论。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存在严重的机械决定论、实证主义、进化论倾向,忽视文学艺术的自身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社会学在前苏联文论界被极大地庸俗化简单化,在过去对我国文论界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产生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70、90年代影响到我国的文化批评,则是在反思传统文学社会学的缺陷(特别是机械决定论与经济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广泛吸收20世纪语言论转向的成果以后产生的。文化批评固然是对于文本中心主义的反拨,它要重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但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它充分吸收了语言论转向的成果。正因为这样,这种重建就绝不是简单地回到机械的还原论与决定论。
  其次,文化批评摒弃了机械的阶级还原论。庸俗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宏大的阶级叙事出现的庸俗的阶级还原论。它把人物的多重性、复杂性,还原为单一的阶级身份,把人的社会关系简单为阶级关系,并将作者与作品对号入座。这是传统的文学社会学之所以显得庸俗的重要原因。文化研究则力图对社会权力关系做更复杂、更细微的分析与辨认,在对作家与作品的分析中避免机械的阶级论取向,更关注比阶级关系更加复杂细微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比如性别关系、种族关系等。
  总之,新兴的文化批评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庸俗社会学,即使认为它要回归文艺社会学,那也是一种经过重建的文艺社会学或文学社会学的当代形态。克服机械决定论、阶级还原论,正是这种重建的重要环节与中心议题。
  但是,对于目前文化批评实践中的种种不足,我们应当重视它并努力去弥补和纠正。我们讨论文化批评问题时,并不只是空发一些议论,而更应该结合我国的文学语境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意义的方案。西方的文化批评方法固然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文化和文学进行多种阐释的可能性资源,但我们对此的态度应当是为我所用,也即既借鉴它来分析阐释中国的文学现象,同时又从中国的文学现象出发对西方的各种文化理论进行质疑、改造甚至重构,最终旨在建立自己的文化研究理论。使来自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在经过立足中国文学的批评实践之后实现一种理论的回归。但这样的回归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归,而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建构性、创造性回归,它不仅可用于中国本土的研究实践,同时也足以为国际文化研究界所参考借鉴。目前一种较普遍的看法是,文化批评在中国已经变了型,它一味向大众文化献媚,因而丧失了文化批评在西方语境下所固有的批判性特征。这种批评实际包含了这样的疑问:在西方具有批判性、意识形态性和解构性的文化批评,在中国运用时会不会与传统的文学研究形成对立?这的确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从事文化批评实践时,应该正确看待文化研究与传统的文学批评的关系。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决非对立,而是一种对话和互动关系;文化研究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课题,开阔了文学研究者的视野,而文学批评的扎实的文本知识则使得文化批评不至于脱离文本实践而空谈文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不同方法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扩大文学研究的领地,使之在广阔的文化语境中游刃有余。尤其要注意的是,既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销蚀在文化批评里,从而失去自己的声音,也不能将文化批评变为泛文化研究,使文化批评脱离文学本身,成为大而无当的文化空谈。而是要在与文化批评的互补中寻求新的转变,创造性地继承过去文论传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论传统,在文化批评中重新思考审美、语言、心理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典命题。从而促进中国的文化批评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