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形象思维
作者:练署生
十月革命以前,一些作家、理论家对别林斯基这句话有过零星的引述,主要是用来讨论文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之间的关系。如杜勃罗留波夫引用这句话认为:艺术处理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的形象,艺术家即使缺乏抽象的思考能力,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力”把现象加以集中,创造“典型”,因此,“倾向性”应在“形象”中去寻找。“形象思维”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则首见于法捷耶夫《争取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艺术家》(1930),该文批判了“拉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创作方法,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区别在于;艺术以个别揭示一般,通过局部展示整体,而只表达具体事物的单纯抽象“已经不是形象思维”②(俄文обраэное мышление)。此前,高尔基在《谈谈怎样学习创作》(1928)中有过“用形象的思维”(мышление обраэами)的提法,在1935年所写的一封信中,高尔基则直接用了“обраэное мышление”(形象思维)。高尔基阐述的“形象思维”主要指想像,他认为想像和认识一样,都是对于世界的思维,想像不仅可以反应客观事物,而且还能弥补经验的不足,表达“科学的革命假设”。卢那察尔斯基1934年还提出过“具体形象的思维”和“情感形象的思维”概念,他和普列汉诺夫一样,认为艺术创作不能排除“用概念的思维”。
虽然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人们就注意到了艺术想像和逻辑思考的区别,但作为一种思维范畴——“形象思维”这个概念主要是一个俄苏理论术语,在西方文学理论著作里比较少见。“英国修正主义作家林赛用了‘形象思维’(image thought)这个名词,马上声明那是俄国文评里的术语;这也表示它在西欧至今还是一个陌生的名称”。③1953年以后,苏联政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很多作家、理论家开始表露出对“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的不满,“形象思维”作为维护艺术自身特性、反对公式化创作的理论术语,成为50年代的苏联文艺领域的一个热门概念。1954年尼古拉耶娃在《论文学艺术的特征》一文中,系统讨论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联系与区别。文章认为这两种思维方式都能揭示生活的本质,但形象思维并不是对抽象东西的具体化,形象思维的过程、材料和结果自始至终都同“具体感性的特征和细节的选择紧密结合在一起”。④50年代的讨论虽然对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有着比较大的分歧,但人们一般都承认“形象思维”是一种与“逻辑思维”并列的思维形式,有些论者还进一步阐述了形象思维和艺术家情感之间的关系。但布洛夫却持相反的意见,他引用巴甫洛夫的反射理论认为:在表象中获得的概括,只有初步的性质,无法提供深刻的认识,因此“如果承认艺术是真正的知识,那么我们就不能把艺术家的思维划入表象”;⑤布洛夫据此进一步认为:如果把形象思维当作某种独立的思维形式,结果必然导致把艺术创作理解为“天赋能力”的产物。
“形象思维”的相关思想30年代初就传入了中国,1932年胡秋原编著的《唯物史观艺术论——普列汉诺夫及其艺术理论之研究》一书,提到了别林斯基“借形象的思考”这句话。法捷耶夫《创作方法论》译文发表在《北斗》1931年第1卷第3期,文章提到了相关的思想。“形象的思维”这个概念则首见于1940年胡风《今天,我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该文用这个概念反对从概念出发的创作。1949年前后,不断有文章讨论过“形象的思维”问题,但是“形象思维”成概括艺术本质特征的核心范畴,则是1956年以后的事情。
1956年,陈涌发表了《关于文学艺术特征的一些问题》(《文艺报》1956年第6期),该文以“形象的思维”作为界定艺术根本特征的概念,认为艺术创作虽然需逻辑的思考,但逻辑思维和形象的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能认为只有“在抽象的思考上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够在形象的思考上认识到”,⑥从具体—抽象—具体的创作三段论只能导致公式化。周勃还以巴尔扎克为例,认为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创作方法可以超出逻辑思维对事物的把握。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几乎是苏联各种“形象思维”理论在中国语境的折射。大多数文章都承认“形象思维”是一个独立的思维形式,分歧主要在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一些论者坚持形象思维的独立性,有些论者认为两者相互贯通,还有些论者认为“形象思维”应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同苏联一样,讨论深入到形象思维与作家才能、情感、态度之间的关系。某些论者甚至还认为“形象思维”即“意境”。但也有反对意见,毛星《论文学艺术的特性》(1958)一书批驳了陈涌,否认形象思维是一个独立的思维过程,认为创作的概念化不是缺少形象思维,而是缺少生活。1966年郑季翘发表《文艺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红旗》1966年第5期),全面批驳了各种“形象思维”论,认为这些观点属于神秘主义和直觉主义体系,不了解思想与形象的辩证法,阻碍了作家的自觉。该文发表后,“形象思维”概念退出了中国文论。1978年《诗刊》公开发表了毛泽东写给陈毅的一封谈诗歌创作的信,“形象思维”重新恢复了在50年代所获得的理论地位。
“形象思维”概念从一开始就涉及到艺术创作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由此引申到艺术的本质特性问题——艺术究竟能不能提供对生活的认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艺术如何通过形象表达观念或认识?观念是自发地存在于作品的形象中,还是作者有意识的结果?这些问题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自从哲学向语言学转向后,人们一般认为不存在各自独立的表象和观念,观念意义始终存在于表象当中,因此,通过分析“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来界定艺术的特性,已经不具有其原初的理论意义。
注: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60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在结束语中,朱光潜则把“思想方式”改译为“思维方法”,“意象”改译为“形象”。
②③④⑤⑥《形象思维资料辑要》358页,227页,374页,402页,162页,《鸭绿江》杂志社资料室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