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谈“书”说“悟”
作者:王英杰
顿悟得形于自然
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说:“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宇宙万物,千差万别,似乎毫不相干,但他们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是这个“理”,却是息息相通的。因此历代书法家往往“从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中悟到”“书理”,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而落笔超颖,创造出“有形之象”、“无形之象”、“忘记之象”,包涵了生动丰富的艺术素质,引起人们许多创作性的联想,产生神妙的色彩,可谓之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
宋代书法理论家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谈到唐代草书大家张旭擅长草书,善于妙悟,善见担夫争道,闻鼓吹,观舞剑悟笔法而入神时,对书家的悟作了很好的说明:“益积虑于中,触物以感之,则通达无方矣。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这种“积虑于中、触物以感之,则通达无方”的顿悟现象,似乎有些神秘,其实在文艺创作、科学研究等许多创造性劳动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
在书法家中,这种顿悟则更为多见。张旭对用笔如印印泥、如锥画沙的妙悟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张旭自云“仆长闻诸河南用笔如印印泥,思其可以久不悟。后因阅江岛间平沙细地,令人欲书,复偶一利锋,便取书之,险劲明丽、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盖草正用笔,悉欲令笔锋透过纸背,用笔如画沙印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其于古人”。 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张旭对用笔的顿悟。
由于书法不是直接摹写事物的实像,而仅仅是一种意象联想而成的点画形象,书家主观的创造作用就愈益明显,所以,书家情怀的直接流露较之其他艺术更为强烈,书法家的思想、感情、理想就起着决定的作用,书家的个性也就更突出。正如祝允明所说:“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宇而字敛、乐则其平而字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清代书画家石涛有句名言“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职掌一人之事。纵观历史,千百个书家,一人有一人的秉性,一人有一人的识见,一个有一人的理解,一人有一人的表现方法。‘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于楮墨之间’”。
张旭爱探索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缥缈空灵,公孙氏剑器舞蹈的妖娆多姿;怀素则喜观夏云出岫之奇幻,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之迅速干脆,壁拆之曲折自然;颜真卿则着意于屋漏痕迹的凝重、厚涩;雷太简听江声而寄情于书,尽在笔下;黄庭坚坐见江中荡桨而得做草之奇……这种忽然而来,倏然而去的艺术灵感都是从对大自然和生活中顿悟而来的,这是十分宝贵的“偶得”。先贤们各具风格的思想火花丰富了书坛,千百年来便呈现出群星灿烂的面貌。
机巧必须心悟
悟在书法创作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直接相关。书法历来被人们称为“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的玄妙之使,唐代大书家虞世南在《契妙》中说:“字中有质,亦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对书法艺术的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书法虽有一定的形质,但它的笔迹却完全顺应自然的变化,书法家是禀涵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体察天地万物而化成笔下的艺术形象的,它既表达书家的情性,又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在这里,书法虽与别的姐妹艺术一样,都是源于生活,但又有所不同。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家从生活中吸取素材后,经过提炼、取舍、加工而塑成具体的能直接被人感受的实物形象,而书法却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这一“相”,不是自然界某一形象的具体再现,而是触化万物,寄托作者情思的艺术形象。当人们看到笔走龙蛇、百态横生、奕奕动人的书法作品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神思遐想,在被抽象化的点画线条中,看到飞舞不定的势,感觉到音乐般的明快节奏,散文诗般的浪漫,雕塑似的凝重,百川到海的气势磅薄。这种艺术形象不是天地自然之象,而是欣赏者的人心营构之象,这种意象,也就是书法艺术的形象,它是具象的、抽象的、朦胧的、因人而异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
因此,唐代书法家张怀瓘把书法艺术形象称之为“无形之相”是十分确切的。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中做出了精辟的结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所以,书法艺术形象的特点,决定了书法家在创作时,不能单纯“目取”和“力求”,或直接去模拟天地万物的形状,而必须从大自然的阴阳变化中领悟书法的真谛,才能创作出出神入化,妙合天理的艺术品。
字内悟和字外悟
书法上的悟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字内悟,一种是字外悟。这是在学习和创作两个阶段来区分的,两者缺一不可。字内悟,主要是以古人为师,通过长期的临摹,逐渐领悟并掌握书法的书写法则,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字外悟,是在以古人为师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造化为师,从无法中求法,从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和变态中领悟书法的真谛,这是书法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
在书法学习中,要观其形,得其意,要写写想想、手摹心追。清代书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这样说:“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心即久,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运用耳。”他主张临摹应学的精到,关键在于用心揣摩,认真领悟古人的用笔、结体的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神妙之处。近代书画家沈尹默先生曾谈到米芾提到《十七帖》时“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一语不理解感到疑惑,为什么米老不说观其用笔处,而要说下笔处?后恍然大悟,原来历代名家下笔皆用中锋。他用这个方法去发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便渐能上手,心驰笔重。这是字内悟的很好例事,由此可见,向古人求法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要循序渐进,边学边想,屡疑屡悟,有了悟才能有长进。
字外悟与字内悟不同。清代书法家宋曹认为,书无完法“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也”。这就是从字内悟“入门得法”而转化为字外悟。“入”是为了“出”,能“出”方能创造书法艺术,创立“我法”而独树一帜。字外悟,决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马马虎虎,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必须深入事物的本质,探索他们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理通神会,才能进入“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的高妙境界。古人从鹅群戏水,逆水行舟、担夫争道、群丁拔棹、人舞蛇斗、雨漏屋痕、夏云变幻、江涛翻腾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领悟书法的真谛,都是字外功的生动事例。
字内悟和字外悟虽有区别,但又是紧密相连,互相沟通的。历代书法家都是不断从字内悟又从字外悟中提高自己的书艺水平的。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就是善于妙悟的一个,他早年从周越学书20年但未能悟古人用笔之妙,所写的字死板呆滞,未能脱俗,后来得到张旭、怀素、高闲墨迹,才窥得笔法之妙,并进一步上求秦汉篆隶,乃悟古人用笔与笔意。他自己说:“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缠绕,遂号为草耳,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他从科斗、篆、隶中悟到草书用笔亦应向背分明,并非随意弄笔屈曲,这是字中悟。晚年他又云“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这也是字中悟。“余寓居开元寺之怡思堂,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这是字外悟。又云“山谷在黔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及来□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荡浆拔棹,更是向背分明,力到顶端,草书用笔,亦应如此,这更是字外悟。这充分说明,黄庭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好学善悟,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到了晚年,其笔力已是炉火纯青,臻三味超妙之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