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当下社会语境和国产电视剧
作者:陈 阳
一个迫切需要实现现代化的民族,必然要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有当然的合理性。但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缺少道德良知,与讲究道德良知而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同样的可怕。真诚、善良、廉耻、公正,这可说是知识分子所主张的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以审美的方式对这些观念加以转换,使转型时期的电视剧创作保留了一道关注人生命运的风景线,这也是我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新的大众化艺术形态的继续呈现。与"主旋律"意识的电视剧相比,体现人文关怀的剧作在人物的性格揭示方面显出独立的品格。前者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是与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或者说是重合的,在叙事方面,事业的成功也就意味着人物命运走向辉煌,虽然中途要经历坎坷、挫折,但最终的高潮结局是在观众意料之中的。具有人文关怀倾向的剧作,将人物的性格、命运作为单独的主线在剧情之中得以凸显:或者是表现处于艰难困境中的人始终保持了美好的价值;或者是表现人的尊严受到践踏、人性遭到毁灭;或者是在平淡中,人性的光辉不断发出耀眼的火花。在题材的选择方面,人文关怀剧作跨越了时空限制,既有历史性题材的《神医喜来乐》,也有依据老舍、钱钟书等文学名家作品改编的《我这一辈子》、《围城》,更有取材于当下转型时期的现实生活,通过表现普通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来揭示人性中蕴含的真诚与善良之作,如《无悔追踪》,《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
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都不是做出惊天伟业的英雄,在滚动不息的人生长河中默默品尝着人生的多种滋味,在这些普通的个体身上,观众却可以体验到平凡所蕴含的人格的伟大和力量。当然,在大众文化的框架之内,仅仅具有动机的高尚并不等于作品就有了引入注目的召唤力量。演员艺术功底的扎实,对人物性格的深层把握能力,是剧作在观众第一眼的"六秒钟"内能否被吸引住的关键。因此,在这些电视剧中,李保田、陈宝国、陈道明等演技派明星的出色表演,使剧本身特有的人性光彩在诙谐、幽默中显示出了动人的魅力。此外,情节是否跌宕起伏、人物性格是否丰厚饱满,都直接关系到在色彩纷呈的电视剧市场上,这些人文关怀剧作能否获得观众的首肯。从对叙事的把握上看,很多编导没有停留在急于表述道德的胜利这一浅显的认识平面,而是颇有远见地沉入生活,寻找内涵丰富的引爆事件或关键性的细节,以此形成开放性的剧情结构,使剧作不致由于平凡而流向平庸。我们看神医喜来乐,这是一个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只求认认真真给人看病,老老实实挣些银子,安安稳稳地过小日子的小人物,可是命运却时时与他作对,将他搅入现实的风波之中。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放弃平静的生活,去给达官显贵号脉诊病,甚至要忍受太医的捉弄为慈禧太后的狗看病。喜来乐没有借机卑颜屈膝地向上攀爬,而是将医学的机巧和人生的智慧巧妙糅合,与那些嫉贤妒能的太医、昏聩的贪官、负义的小人进行巧妙的周旋与抗争,维护了正义和人的尊严。整个剧情回环曲折,充满风趣睿智,富于生活哲理的台词对白,大大提高了剧作的观赏价值。
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照,对人性中美好善良一面的书写,都应转换为人物现实的行动性上来,并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样才会使电视剧具有可观赏性。如果仅仅为人物承载上各种人性的美德,等待他人的同情和施舍,失去了行动的能力,那就会变成道德箴言劝谕,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审美价值的实现,也很难收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在描写城市平民生活的电视剧中,《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不只是在给观众展现一幅自得其乐的风俗画卷,在张大民的"贫嘴"后面实际上是有着诚实与善良的信念作为支撑,因此他在发"贫"的时候,观众们看到的恰巧是他用自己特有的乐观精神帮助别人和自己化解了诸多的矛盾尴尬。他的"贫"都被用来帮助人、体贴人、劝解人、解脱人,因而他的妹夫李木勺说他是"人好,嘴也好"。在他下岗之后,没有过多的牢骚和抱怨,也没有由着性子乱发脾气,而是瞒着家里人在上班的时候独自躲到公园里,默默承受着生活厄运的打击。这种看似近于滑稽的举动,让人在细细品味之后,更能强烈感受到张大民性格的善良可爱。剧作没有沦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老套路之中,也没有刻意让张大民发愤图强,凭着自己的善良感动上苍或是某位大款相助,依此改变命运飞黄腾达起来。毕竟张大民不是依赖别人生活的人,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诚实劳动来养活自己,这正是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投影,虽然平凡却带着更多的从容与自信。人们不应把自己的善良作为索取的资本,否则带来的只能是对人性本真的怨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人性善的原生态表现,给观众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回味,为面对纷繁的生活增添几分镇定和勇气。这对功利心过强、令观众倒尽胃口的因果报应加道德劝谕的叙事模式,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狙击。
应该说,在所有叙事型的作品中,关爱他人的举动都会为人物在受众的心目中增加几分亲切感,使主人公更加具有人格魅力的光彩,这几乎成为一种叙事的策略和手段。但是,从关爱人到尊重人,再到使人成为人格健全独立发展的人,在不同的作品中的表现视角是有所区别的。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主张人文关怀的艺术家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人的命运的思考上来,从普通的人物身上,发现足以支撑人走向全面发展的精神元素。
三、文化工业的经济话语
"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宣传教育机构的同时,又是一个产业部门,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产业经营,是壮大电视实力,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地发挥喉舌与宣传教育作用的有效途径"。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电视机构在实现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包括依靠资本运作的方式,大量吸纳银行、社会资本,不断提高自身产业化、集团化的规模,打破行业和地区限制,真正走上按照完善的市场机制运行的现代化文化产业之路。 这既是加入WTO之后,与国际影视业市场接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电视业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要求包括电视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机构应"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性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国家今后对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将逐年减少拨款的1/3,三年后这些单位要实行自收自支。电视业因而被完全推向市场。它的产业属性所包含的经济能量释放,将给电视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在充分考虑到电视产品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区分之后,电视产业经营的内容,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广告经营(它是目前电视的主营领域),节目经营和网络经营。后两者的发展,将可望与广告经营形成鼎足之势。这其中尤其应该关注节目经营的发展,节目市场的成熟程度,关涉到市场公正的水准,也就是能否真的保证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类型繁多的节目,在市场的作用下,走入大众生活并获得高额回报,只有这样,才会有优秀的电视节目制 作者不断涌现,不断壮大自身,成为市场优胜劣汰中的佼佼者,并且最终成为中国电视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实力承担者。近年不少电视台分离出了很多制作公司,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制作公司,这些制作公司都面向市场,独立制作,独立经营,然后通过多种交易方式,将节目出售给各级电视台。目前,许多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就是由这些独立制作公司完成的,在投入播放之后,为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电视剧的生产流通走向市场化后,异常激烈的竞争态势已经出现,电视剧生产者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视角,以期获得收视率的支持来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实际上,电视剧市场除了主旋律片和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剧作之外,也在不断生产出大量的商业娱乐片,这一方面表明了电视剧生产者对大众社会心理需求的重视,另一方面更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加入WTO之后,中国电视业最终要进入跨国家、跨行业的全球性竞争中去,电视的娱乐功能必然得到进一步的强调。近年异军突起的湖南卫视,在开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台的广告费收入就达到上亿元,成为央视之外的省级电视台中的佼佼者。湖南卫视的成功秘诀,显然是在于全力打造制作娱乐节目品牌,比如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节目,在电视剧制作方面也是将娱乐片拍摄作为重头,《还珠格格》第1、2部,《情深深雨蒙蒙》等都在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显示出商业娱乐片在电视剧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从电视剧市场来看,《编辑部的故事》、《宰相刘罗锅》、情景喜剧《我爱我家》等一系列娱乐片的成功,昭示着电视剧生产经营者依托娱乐片获得产业发展时代的降临,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国内目前巨大的商业娱乐片市场上,质量低劣、良莠不分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生产者甚至将娱乐等同于低俗搞笑,而不去认真研究娱乐中蕴含的丰富社会内涵。
大众对娱乐节目的广泛需求,是电视剧产业发展必然关注的目标,那么越是能与大众的娱乐心理形成有效沟通的作品,就越是能更好的占有大众市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从单纯的生命达到美感,即是从野蛮人到人性的标志,就是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物的爱好,而审美活动和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和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商业娱乐片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显然要充分调动人们的参与热情,将情感投入到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之中,使观众感受到自己和剧中人物的地位平等,在情不自禁中还会悄然产生身份的置换可能,因此也会感受到沉浸其中的乐趣。人类的文明史中,每逢民间的重大节庆活动时,人们欢聚一起载歌载舞,那种欢乐的氛围,依然会给今天的人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巴赫金对欧洲中世纪的狂欢节活动深入研究后的发现,支撑起了他的民间诙谐文化理论。这一古老的节庆活动,对当今的大众文化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赫金总结出的狂欢节文化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全民性。在这里,角色的均衡和无限的可转换性,使人与人之间构成充分的主体间性的关系,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具备的主体性,没有人袖手旁观,大家都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它的第二个特征,是它取消等级使人趋向于亲昵。人不为等级、财产、职位、家庭和年龄的壁垒所分割,界限的暂时消失使人们融为一体。民间狂欢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所谓的正反同体和颠倒。巴赫金发现,在狂欢中,一切原来在狂欢之外的等级世界中被分割禁锢和抛弃的东西,在狂欢中都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了。狂欢节使神圣同粗鄙、崇高和卑下、伟大同渺小、明智同愚蠢等接近起来,结成一体。日常生活的一切逻辑颠倒过来,上下换位,这不妨视为平民大众对日常生活中正常逻辑一种积极想像的反抗,一种内在的希望法则的实现和表演生活。而狂欢节仪式上的戏仿,在否定的同时,又蕴含着再生和更新的精神。这种民间狂欢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是诙谐和笑,"大家都笑,普天同庆"。⑦
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追求的正是观众参与欣赏的全民性。剧作中的主要人物性格、行动能否产生对观众的亲和力,都直接影响到人们手中遥控器的选择,因此,主要人物必须都是观众熟知的"自己人",它可能像日常生活里的熟人,也可能是早已相识的神话英雄,也可能是臆想中的知己,总之他不会是让人产生隔阂甚至内心讨厌的人物。这个被大众认可的"自己人"总是能给人带来笑声和乐趣,总能让人产生达到目的的精神满足,这样观众就会信任地跟随着他的行动,倾听他的语言,获得身心投入的娱乐快感。当然,表现在对电视剧的这种认可的背后,有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价值取向,是当下涌动着的社会民间思潮的一种具体体现。转型时期出现的商业娱乐片,其中的成功之作,也是摸准了民间思潮的律动脉搏,极力打造出大众喜欢的"自己人",并多以喜剧形式获得娱乐观众的效果。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近年生产的《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铁嘴铜牙纪晓岚》等戏说剧,以及《我爱我家》等一批情景喜剧,在电视剧市场形成了与主旋律片和人文关怀片三分天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