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论刘亮程散文创作中的二重文化心理

作者:时国炎




  从上述论证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刘亮程获取成功的途径与爱德华·赛义德之流的成功方式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杨乃乔曾经尖锐地指出:"从骨子里剖解,赛义德就是那种以自己本土文化之落后和受压迫为资本,向西方中心主义挑战成功的学者。的确,在后现代理论和后殖民批评语境那里,'落后'、'边缘'、'少数族'与'非主流'是一种极为有利可图的身份。"19"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背景及普世主义的原则下,落后、贫穷与边缘化就是一种充足的理由,他者给予的同情正是在这一充足理由下可以获得"。20赛义德成功地利用了西方学者对差异的接受及其在基督教文化下对非我族类的普世同情向第一世界挑战。在这个意义上,赛义德在骨子里十分得意于他的本土文化所保持的落后、愚昧与边缘,否则他就失去了向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挑战的贫穷资本。而刘亮程何尝又不是如此?他同样地利用此种双重身份在城市与乡村里游走,博取世人廉价的赞誉。他嫁接赛义德式的双重身份是试图通过向现代文明做出决绝的"挑战与反叛"姿态并以此作为通往经典之路的旗帜。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舍勒提出了一种颇有意味的"怨恨"论,如果借来探讨一下刘亮程的创作心理,我想大概也不至于显得牵强吧。受舍勒的启发,刘晓枫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对中国现代"怨恨"现象作了颇富见地的分析,认为"自卑与自傲的多样组合构成中国现代思想中怨恨心态的基本样态"。王一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怨羡情结"说,他认为,"怨羡情结是一种怨恨与羡慕相交织的深层体验……怨恨既产生于面对自身的贫穷和弱小时,也产生于面对西方的难以企及的强大和霸权时。另一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们在怨贫恨弱时也会急切地渴望实现现代性目标……羡慕具体地时而呈现为对于西方现代性状况的极度倾慕和向往,时而表现为对于中国古典性文化的怀慕与悲叹。"21刘亮程在《天边大火》中哀叹道:"所有的人都在朝一个叫未来的方向奔跑,跑在最前面的是繁华都市,紧随其后的是大小城镇,在后面的是稀稀拉拉的村庄,黄沙梁太小了迈不动步子,它落到了最后面。"22他对这种三级世界的划分明显地暴露了其内心的怨羡情绪,黄沙梁隐性地象征了刘亮程的古典情结,然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却折射了他骨子里试图获取另一种身份的当下性与现实性,这种怨羡情结之无法消除的存在,构成了刘亮程双重文化心理的强大背景。
  刘亮程的散文里存在着一种巨大的紧张感,他渴望走进现代文明的殿堂,却又拒绝离开他的遥远的黄沙梁, "发现自己置身于'遥远的'空间是一种令人紧张不安的经历;冒险去远方意味着到某人视野之外,意味着感到别扭及不得其所,意味着遭受麻烦和害怕受伤。"23寻找失落的"安全感"的刘亮程作为边缘乡村文化的代言者恰恰从这个层面上推开了通向现代文明的那扇沉重的大门,并最终获取了现代性合法身份。
  总之,刘亮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乡村文化的真正代表者,他对边缘身份虚假的自我认同与夸张叙述仅仅只是他谋取现代性合法身份的一种写作策略。热闹与繁华的背面常常是掩盖不住的巨大的荒凉与悲哀,而刘亮程只是一个复制了此种荒凉与悲哀的过客,仅此而已。
  ①沈义贞《现代进程之外的乡村呓语--评刘亮程的散文》,《文艺争鸣》2002年3月。
  ②赵敦华编《欧美哲学与宗教演讲录》(海尔曼·德丹 麦尔维尔·斯图沃特等讲演),P3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③安登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P90,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
  ④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P9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⑤⑨⑩111415161822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P27,P30,P166,P143,P120,P97,P151,P170,P290,P181,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⑥⑦⑧13刘亮程《库车》,《中国作家》,2002年5月。
  12张爱玲《张爱玲经典作品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
  17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P258-259,2000年9月。
  1920[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P15,P3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21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P7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3[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The Human Consequences),P13,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