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6期

文化差异与传统文化保护

作者:刘继潮 刘 阳




  文化独特性在艺术作品中的痕迹,是对艺术作品价值判断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挑战,文化的差异性原则,将更加受到学者和艺术家们的重视。文化问题与民族、地域总是联系在一起。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正是文化差异,创造了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果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与此同时,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更是人类物质、精神需求规定下不可逆转的趋势。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曾就美术创作问题,提出过民族化的问题。当时的针对性是油画作为舶来品,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创造出有中国气派并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油画作品。为此,油画家们学习传统、发扬传统,曾经创作出一批具有宏大叙事的中国式的油画作品,实践了洋为中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美术教育中,几乎是以西方的造型观念全面地改造中国画。西方的写实技法,增强了学院派年轻画家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的能力,从而使中国画人物画出现了完全不同于古代的新面貌。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的新图式,又实践了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泉的真理。关于民族化问题,当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油画创作上,近乎与中国画无关。难道中国画可能不是民族的绘画吗?相对封闭、单一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当时对问题的认识程度。
  时代的急剧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个世纪80年代前,家中有一两件洋货,绝对是特殊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此时,一般家庭对洋货完全缺乏想像力,连"眼热"的底气也不具备。90年代后,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深化,市场经济的扩展,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若从局部稍作扫描就会发现:城市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充斥着洋货;城市文化景观,弥漫着洋味,这样的表述并没有夸张的意味。几年前,"OK"还是电视剧中人物的语言,现在已变为现实中某些人得心应手的口头禅。甚至城市中的"公共厕所"不见了,代之以"WC"。从生活,到语言,到文字,短时间内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难怪有学者认为"经过80多年形形色色的革命,中国已经极其现代化(西化)……中国的现代化远比日本、韩国彻底……"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西方艺术思潮汹涌而入。西方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过程中出现过的多种样式,几乎在中国画坛演示一遍。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在西方经历了一百多年,而在中国画坛的演示,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有趣的是,此时油画家们正在关心材料、语言的地道,而国画家们则迷惘、惶惑地面对传统与西方的双重挤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文化封闭、艺术样式单一的背景下讨论"民族化"。今天,是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情境中来讨论"民族性·现代化",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同于过去。就美术创作而言,民族性已不是个别外来画种如油画应关注的问题,中国画的所谓转型、创新,也有民族性的问题,传统问题要上升到民族性的层面来认识;"民族性·现代化"将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问题。其二,在"民族性·现代化"的问题中,民族性是讨论问题的前提。今天,所讨论问题的前提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我们坐在装修高档而现代的会议厅里,很理性地讨论着"民族性·现代化"问题时,我们的民族性正在很感性地消失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开始实施的文化教育计划中已强调"文化·自我"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下属团体之一的国际艺术联盟,于1985年制定了保护"文化·自我"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强调指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文化·自我'行将消亡的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展中国家非常真实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无数事实表明,我们的民族性正在淡化、消亡。所讨论问题的前提一旦受到动摇,将迫使讨论者反思而调整思维方向。本文拟就民族性自身命运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语言、文字、建筑、手工艺、习俗等民族特性的载体与符号。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民族聚居,在同一自然环境中,从事相同的劳作,衣、食、住、行条件基本相同,还有同样的信仰、礼仪等。由于地域阻隔,在历史绵延过程中逐渐形成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独特性构成民族文化的自身魅力。民族文化在与域外文化的比较中表现出差异性,其差异性又是对世界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的贡献。民族文化世代沿习,承传绵延,后人又称其为传统文化。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五四运动,以异常激烈的态度反对旧传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新思潮的极端表现,表达了从思想上打倒传统文化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使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一深刻的反省。到了50年代初,用武装夺取了政权的革命阶级,在消灭剥削阶级的同时,把思想上批判传统文化转化为实实在在地消灭传统文化。之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极左思潮愈演愈烈,传统文化总是首当其冲。终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什么"与传统彻底决裂",什么"破四旧"彻底打翻、彻底砸烂……矛头所向是革文化的命,其破坏性堪称史无前例。
  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变为了群众的无政府行为、简单、粗暴地指向所有传统文化,不问青红皂白、统统涤荡之。无数书画珍品被付之一炬,大量古籍书刊被碾成纸浆,瓷器古玩被砸碎,古雕塑、古碑刻被推倒等等。甚至连积淀民族丰厚情感的节庆生活也不放过,一句"过革命化春节"的口号就把代代相传的民风习俗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回忆儿时过春节的情景,就会涌动非常复杂的情感。傍晚,家乡小镇,狭窄的街道,家家门前挂着灯笼沿街一字排开,烛光映衬着青石板上的积雪,积雪上散落着红色的炮竹屑……一想到那宁静而热烈、纯厚而浓重的氛围,便会有无限的温馨和难以排遣的感伤。浓烈的春节氛围只留在记忆中,现实中再也感受不到了。城市中的春节,越来越淡化,已经淡到没有人情味了。难怪年轻人把热情投向了圣诞节。春节与圣诞节,一中一西,一冷一热,其变化的文化意味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社会生活中,极左思潮变为了长官意志,其对文化的破坏,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皖南古民居:西递、宏村以独特的建筑形式与空间结构,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西递、宏村属黟县的两个村落。黟县曾有一条老街,皖南建筑特色非常浓厚且较完好。文革中,省革委会主任去该县视察,对县委领导班子说:黟县,20多年来怎么没有变化?省革委会主任一句话,黟县一条老街全拆掉了,然后盖成几乎一个模样的水泥方块建筑。终于旧貌换新颜了!"换"的结果,历史中断了,文化消失了。欧洲城市建筑的沧桑感、文化感、历史感强烈地感动着去那里考察、游览的人,从欧洲城市的古建筑上,完全可以读出该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据介绍巴黎市政规定:市内的古建筑外壳不准拆除和修补。与巴黎老城毗邻,修建了高楼林立的新城区,其发展思路是旧貌共新颜。不同的文化态度得到不同的文化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得以保存,历史向前延伸,文化积淀更加丰厚。直到目前,不需论证,不需审批,在旧貌换新颜的欢呼声中,全国各地仍有许多古建筑在不断消失……
  简单、片面、粗暴的文化态度,已经影响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到综合性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书法被看作最能代表民族特性的文化现象。研究者们认为,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样式,得到东西方有识之士的青睐。然而书法在中国教育进程中的境遇如何呢?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基础教育中,也就是中、小教育阶级,书法课已悄悄地消失了。到1962年,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在一次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美术教学会议"上,尖锐地指出:"现在学国画的学生,不会在自己画上题字,这简直是笑话……"国画系学生的书法素养尚且如此,一般群众的书法素养更无从谈起。由于文化教育政策的失误,书法的全民性基础已岌岌可危。"目前老书法家寥寥无几,且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后继无人,前途堪忧"。潘先生的两段话,道出了书法艺术在本土的窘境。而在日本,书法被列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而受到重视。不同的文化政策造成书法在本土与域外的不同境况。
  就在笔者行文的过程中,传媒又报道了古建筑被恣意拆毁的信息。有些政府官员,一方面大谈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为了"政绩工程"可以随意地拆毁古建筑、破坏糟踏传统文化。"民族性·现代化"的讨论在无情的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苍白与软弱。
  笔者曾向省级主管文化官员了解,目前关于文化保护有哪些法律?回答说:只有"文物保护法"。笔者又向省重点大学法学院教授咨询:国外有哪些文化保护的法律?回答说:关于国外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内容,国内的研究与介绍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一部文物保护法所能够保护的传统文化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大量未能进入文物层次的传统文化精华,不断地从地球上消失。
  或群众的无政府行为,或长官意志,他们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命运,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受任何约束与限制,他们不对后果负任何责任。破坏、糟踏传统文化的人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而希望保护传统文化的人,或愤怒、或无奈、或束手无策而近乎麻木不仁。
  工业化使自然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环境恶化、灾害频仍,以至构成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危机。中国经济发展初始阶段,只顾发展,不顾环境,又缴了一笔沉重的学费,人们终于学得聪明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执法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因此,政府、企业、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又进一步得到强化。
  人类已经建立了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有学者认为,过去的文化时代的代表是物理学,新的文明时代的代表可能则是生态学。人类既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因此,仅仅保护自然生态的环境保护还停留在单一的、不全面的、头痛医头的局限中。人类应该有大环境保护意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环境是人类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前提,和谐的自然生态和和谐的文化生态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基础。面对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人类难道不应该在环境保护意识中增添新的内容?人类为什么不能像保护自然那样,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身创造的独特文化?
  文化是非常复杂的现象,世界上对文化下的定义有几百个。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对传统文化批判、改造的提法。而弘扬传统文化或继承传统文化的口号又往往流于空洞。极左思潮的余毒仍然影响着很多人的思考,人们可以对某一具体的文化破坏现象发出救助的呼吁,但涉及到对传统文化整体的态度依然比较模糊。传统文化保护的提法是有风险的,也会引起某些误解。然而,在今天,传统文化保护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传统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其遗留已十分可怜。抢救和保护如果再迟缓一步,将会铸成历史的遗憾。更何况,多元文化观念已基本成为社会的共识,人们会以宽容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等,从而建构起文化生态平衡的文化环境。自然生态平衡和文化生态平衡将是人类未来理想的和谐的大环境。文化批判和文化保护不是矛盾的,而是互补的、积极的、完整的文化态度。传统文化保护是一个宽泛的提法,还需要进一步阐释与界定。但传统文化保护,不等于文化保守。保护也不是不加选择地保护一切传统文化。文化保护必须有文化立法。在制定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前,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细微的传统文化现状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梳理分类,实事求是。要吸收国外文化保护的经验。在实施对传统文化保护时,首先不能简单化。要论证、鉴定,要划清界线,要确定范围。既要有批判的眼光,又要有宽广的情怀。通过鉴定和选择后的保护,才是清醒的、积极的保护。其次,文化保护不是孤立的、保守的文化态度。保护是对先人智慧和创造的尊重,传统始终在变化、绵延之中,保护是动态的长期的。保护只是整体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环节。传统文化保护是为了更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是充实、丰富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传统文化保护更是为了创新、发展,建设新文化、当代文化。简单的僵化的传统文化捍卫者的身份只是传统的不肖子孙。有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的人,都会自觉地为创造新传统、发展新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丰富、深厚和广大添砖加瓦。齐白石早在五十多年前写下"发扬民族文化"六个大字,墨色饱满,用笔朴厚、洒脱,说明老人对民族文化一往情深且充满自信。闻一多几十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体文化的自卫与超越》,这里讲的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自卫,不也就是一种保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