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浪漫何在
作者:杨建兵
惯常的文学批评常常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并举,然而在当今这个杂声喧哗的文坛,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味的现象: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携手并进、共同繁荣,而是呈明显的消长态势。现实主义一直活跃在前台,“扮演主角”,现代主义也不甘落后,“上蹿下跳”,而浪漫主义则“充当配角”,甚至隐藏在“幕后”,鲜为人所提及。相对而言,当今中国的政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作家的经济待遇也有了很大提高,作家们本可以放开手脚,自由创造,从而产生一批震动人心、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力作,然而现实给了我们深深的失望和沉痛的反思。惋惜之余,我们不禁要问:浪漫主义何以衰亡?症结何在?
为了把这个问题谈得更全面更深入,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由于浪漫主义诗学理论是舶来品,其理论本身是驳杂而含混的,因此文学特征也呈现极大的不确定性。福斯特说:“谁试图为浪漫主义下定义,谁就在做一件冒险的事。”雨果也说:“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中国的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也说:“浪漫主义就是不守纪律的情感主义。”这种语义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无形中遮蔽了自身的存在,人们在言说时,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实在、坦然,甚至惴惴不安。即便如此,人们在论及浪漫主义时,大都认为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超越性。在现实和理想的对立冲突中,它强调理想对现实的引导和观照,展示一个充满诗意的可能的世界;二、主体性。是指作家在结构作品时,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特别是主体意志、情感、想像、灵感等心理因素的自我实现,追求的是一种实现自我的“生活诗意”。
浪漫精神的缺失,表现在浪漫特征的消失,即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对理想道德的疏离,对主体意志的回避。以此为参照,下面将具体分析当代浪漫主义文学缺失的原因。
一、物质对精神领域的全面侵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擦亮眼睛全面打量中国和西方,现实的巨大差距使人们对中国的生存困境产生深刻的焦虑,这种焦虑迫使我们提出发展经济的观念。先是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继而打出市场经济的大旗。在这种观念的刺激下,社会物质财富开始如洪水猛兽般覆盖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人们也逐渐陶醉在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存状况的较大改善中。用丰盈的物质来解决一切的思想与结论,必然会导致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极大失衡。物质侵占了精神领域,精神领域让出了自己应有的地盘,道德受到嘲讽,信仰遭到羞辱,理想、崇高、悲壮等浪漫主义的主导因素遭到空前的亵渎和遗弃。在这种背景下,文学所受到的影响自然是十分明显的。
一方面,读者的文学趣味开始转变。人们不再迷恋鲁迅式的现实性很强、具有启蒙意识和批判色彩的精神产品,也不再欣赏沈从文式的艺术趣味很浓、具有田园牧歌色彩的艺术精品,而转投王朔式的文学品位不高、调侃媚俗的消费文化,把文学仅仅当作一种休息娱乐的消遣,从而导致一些不健康、格调低下甚至有害作品的泛滥;另一方面,一批难耐寂寞的作家开始“适应”市场,迎合读者口味,不负责任地对物欲时势进行合作,追求粗鄙、裸露和发泄,绝望和无聊,失去善意的嘲讽,加剧了精神阵地的污浊和秽气。甚至一些作家试图乘市场经济的东风,通过文学来获得商业上成功。1995年8月份的《上海文学》上,刘心武在与邱华栋的对话录中,曾称邱华栋的小说是“直面俗世”的文学,是“新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非常难能可贵的认同,同时又有一种青年人在当前激烈变革的社会中的焦虑感。你的焦虑感是因为城市中有那么多汽车、大饭店、别墅、豪华场所,而你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拥有或全部拥有”;邱华栋也坦然承认:“我本人也非常想拥有这些东西……我表达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中很大一群中的共同想法:既然机会那么多,那么赶紧捞上几把吧,否则,在利益分化期结束以后,……下层人很难跃入上层阶层了。”如果一个作家企图“像农村集市上机灵的魔术师那样,只想从观众身上捞取富裕钱”,那么,他的作品还有什么严肃性和责任感可言,遑论人文精神和道德信仰!在这种心态下,文学的发展势必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蔑视物质、注重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要获得发展更是天方夜谭。
二、对自然科学的膜拜
科学推崇理性,依靠理性来发现真理;文学注重感性,凭借感性来追求意义和价值,这一点早已被世人认同。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显然还处在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无疑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对科学的片面追求必然会造成真理和价值的分裂,对理性的崇拜、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也将取代对价值的关怀,甚至导致真理对价值领域的全面占领。前几年对大学学科的调整已经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倾向。这种状况必然导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平等。事实上,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巨大的经济效益,早已使人们对人文科学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提出质疑和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人文科学步步退让,越来越失去自己应有的地位。诚然,人文科学在经济贫困、人口膨胀、环境危机等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束手无策,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发挥令人满意的功效,但它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五六十年代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上,人们能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其乐融融;而在科技发达、百业兴旺的今天,人们即使腰缠万贯,铁门紧闭,也整天忧心忡忡,食不甘味。过去的问题现在还是问题,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事实证明,科技也不是万能的。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社会形成了一个高度严密的生产组织体系,人逐渐被工具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位于冷冰冰的技术统治和分工体系,在严格的管理体系中,自由、意志、情感已荡然无存,所剩下的只是温顺地服从于技术管理,服从于角色要求。文明的日益发达,使得社会与生活日趋规范和单调,人被牢牢禁锢在某种身份地位或知识系统中,已失去了自由思考和想像的能力,如同一群抽象的编码和符号。人不再是“人”。
当下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网络的无处不在。实际上,当电脑发展到某阶段时,人们就已经产生了电脑是否会取代人脑的疑问,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听说已经有(或终将会有)一种电脑软件,只要输入一些性格各异的人物,输入一种时代背景或生活环境,比如是战争,是疑案,是恋情,是寻宗问祖,行侠仗义……再输入一种风格,或惨烈,或悲壮,或情意绵绵,或大团圆……好了,电脑自会据此编写出一个情节曲折的完整故事。要是你对这故事不甚满意,你就悠悠然地伸出一个手指,轻轻点一下某键,只听得电脑中“嘁哩咔嚓,嘁哩咔嚓”地一阵运行,便又有一个迥异于前的故事扑面而来。如是者,无可穷尽。如果文学能像这样成批量生产,作家还有什么用处?文学的情感性又体现在哪里?文学还要不要对生命进行终极关怀?……
阿多诺也认为,技术理性通过机械性组织体制,一方面使人类生产力得到空前的释放,但另一方面,人们在精神生产领域又彻底地被奴化,而且,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生产已成为一种失去否定性的文化工业。这种文化工业只会按照同一的模式批量地生产,以大众传媒电影、电视、广播和报纸来生产和传播流行的文艺作品就是其基本机制。在这样的机制下,优雅抒情的古典艺术寿终正寝,以艺术面目出现的文化工业不可能制造出个性张扬的艺术品,而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复制品,艺术沦落为单纯的娱乐和消遣,只能给人提供最简单的精神满足。
自然科学对自由的控制、对情感的扼杀,对人性的剥夺,使人们丧失了对浪漫的追求,丧失了对客观世界诗意的理解。在这个冷酷的电子时代,文学的地位本身就岌岌可危,浪漫主义文学哪里还有容身之地!
三、作家想像的贫乏和价值取向的游移
想像,是一种形象思维,所有的艺术作品无一不包含丰富的想像,无一不是想像的结晶。浪漫主义者要表现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要实现对客观现实的超越,更需要借助想像的翅膀,否则便没有对世界的深沉的感悟,便不会有诗意的存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的全面冲击,一部分作家开始产生一种文化层面的焦虑感和危机意识。反映到创作中,表现出对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赶超”战略。如果这种“赶超”建立在“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或“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史铁生语),本亦无可非议,不仅无可非议,而且还应大力提倡。但假如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鹦鹉学舌,人云亦云,那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焦虑——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所谓的“先锋派”作家们只是跟在外国现在文艺的后面亦步亦趋,不断地追赶西方时髦的理论,逐渐丧失了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更可怕的是,在盲目跟进的背后,中国作家丢掉了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被剥夺了想像的权利。因此,我们的文学失去了原创性。想像是文学的根,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魂,连想像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浪漫主义?
另外,作家创作观念的游移也是当下浪漫主义式微的一个重要原因。较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浪漫主义始终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创作群体。作家往往游移于三者之间,而大多数又以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为主战场,偶尔写一两部浪漫主义的作品,如贾平凹、梁晓声等。比较“纯粹”的浪漫主义作家仅张承志、张炜等几位。但就是仅有的这几位作家,他们的创作观念、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譬如被人们称为新时期浪漫主义中坚的张承志,其创作中也出现了虚无主义情绪。他曾在小说《西省暗杀考》的结尾写到:“刚烈死了。情感死了。正义死了。时代已变,机缘已去。你这广阔无垠的西省大地,贵比千金的血性死了。”表现出一种虚无感。
那么,是不是浪漫主义文学已经终结了?现在下结论似乎还为时尚早。事实上,浪漫主义作为人类对自由和理想的一种精神承诺,是永远也不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的,但需要我们用一颗纯真的心不断地去追求,虔诚地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