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美文真情高格调

作者:沈忠文




  阅读了国君先生即将结集出版的散文集《西窗剪烛》,掩卷沉思,很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的感受。深为作者与时俱进的勇气,情为民所系的襟怀,开放而又严谨的创新意识,饱满而又真诚的文学精神所感动。
  国君的学识、勤奋、著述,他的重情、崇义、求理,友人同识。我特别刮目相看,是他散见于报刊上的那些很有特色的散文、通讯、报道、随笔,富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他行文很有气势,文格属"大江东去"一路,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和"晴空一鹤排云上"的风貌。他的一些体育评论、报道、短评更具锋芒。他常有独到之见,信息多而新,虽属短文,却显现出底蕴深厚的风采,不能不让你想到智者的机敏、思者的见识、文人的情怀、从政者的阅历。其文不同凡响之处,择要可举出三点。
  其一,选材广。作者有襟怀,赞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紧随时代,贴近现实,其作品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体育、法律等诸多领域,仅在文学中散文这块天地里,他笔耕不辍,盖有年矣。作为"业余"作家,他既有写国内名人名家、市井百姓的,又有写海外见闻的;既有写内地的《西湖听雨》,又有写台湾的《红豆生宝岛》;既有写"向内转"的出"我"有"我","表现自我"的体验,因小见大的艺术散文,又有写重大事件,新闻性、时效性俱强的报人散文;既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苍生,情洒万民,载道说理,思辨性与学术性浑然天成的刚健文字,又有写花之艳、雨之细、维纳斯之美,软语温馨的小品。真个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写意泼墨、工笔细描,相得益彰;学术探讨、切磋细语与针贬时弊、仗义执言互为表里;真情实意、深层思考,与审美追寻、心理体验融为一体,它们组成一幅杂花生树,异彩纷呈的风景画、风俗画。做到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真与美的统一、文学感染力与新闻时效性的统〖JP3〗一。这就是靳国君散文选材广形成的一大特色。〖JP〗
  其二,立意新。作者视野开阔,深知文章立意,非识之高无以中要。他历经磨练,终于达到才、学、识,识为至要,故善于开掘题材的底蕴、善于选准切入角度,升华新质,写出新意,也善于审时度势,根据读者需要和文化需求的走向,设计标题、内容、长短、样式。责任感、使命感决定他首选必然是那种利国利民,拉动力强,覆盖面广,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的社会问题。
  比如为了争取举办奥运的资格,中国人民曾为之奔走,为之呼喊,至今声犹在耳,于是他写下了《欣赏美品味美》这篇美文力作,真情讴歌了奥运精神,呼唤、张扬人类意识。
  比如在国内能够牵动13亿中国人民的莫过于宝岛台湾何日与大陆实现一国两制的团圆梦,于是他写了《台湾纪行》。作者恰到好处地掌握了"纪行"的特异性,既表现了亲和性又注意了艺术性。读这组作品,还会体验到浓烈的文化氛围和一种特殊的美感。这得力于作者把地理、历史、心境交融,又把人、景、物、典巧妙结合一体,看似淡抹,却能点染出宝岛台湾特有的风情,独具的韵味,使读者如临其境,似同亲历亲受,经久难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运用文字的功夫,不事雕琢,但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挚爱祖国、挚爱台湾同胞的火热感情,也传达了宝岛人民对大陆的思念、向往统一的热望,呈现出两岸同心共盼团圆的政情、民意。
  选材、立意,虽属构思谋篇的技巧,但选什么"材",立什么"意",确实能看出作者的思想、境界、才胆、文心和襟怀来。对一个作家来说,选材、立意、切入角度都是极为重要的,不容忽视。国君的《关于"马家军"的思考》,在当年是针对王军霞等出走,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聚讼焦点是如何看待马俊仁,作者及时抓住这一题材,不但表现了作者敢碰硬的仗义执言的勇气,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事过几年马家军风波又起。作者又写了《梦见批斗马俊仁》等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培养出世界冠军有民族英雄之誉的马俊仁的崇敬、爱戴,对侵袭体育界的歪风邪气、黑恶势力的批判、声讨,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真正理解和正确运用。广大读者极为赞赏,影响既大且广。
  再如不久前,作者又发表了《不只是余秋雨散文有误》和《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旗帜鲜明地站在《石破天惊逗秋雨》作者金文明一方,举重若轻地用"看重了"、"看轻了"、"看偏了"、"看淡了"这四"看"四"了"作为全文纽带,夹叙夹议,鞭辟入理,层次分明地分析,指出余秋雨不应拒绝指误订谬,否则以假乱真,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分不利,表现出有理有据有节的面对学者风范。
  国君的《西湖听雨》是我喜欢的篇章。古往今来写西湖的文章多多,作者不写西湖的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不写西湖十景,着眼点却在西湖的"雨"上。
  雨,人人皆知皆晓,皆见皆听,很平常,不过一旦写好,更能引人共鸣,此其一;写西湖的雨,与写其它各地之雨则又不同,西湖乃"天堂",雨冠以西湖二字,能有名胜之地的效应,此其二。更何况还有"杏花"。听得到的"雨",看得见的"杏花",杏花春雨江南的〖JP3〗意象已深入人心,更会引起人们的遐思与联想。〖JP〗
  另一篇《十里秦淮费思量》,作者笔下的秦淮河既不是"撕碎了撕碎了,桃花扇底送南朝"的秦淮河,那时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媚香楼"烟花正旺;也不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先生已寻不见"灯月高辉,笛歌彻夜"的秦淮,只能望着"碧阴阴的河水","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作者笔下的秦淮河更是换了人间,改了模样:"夜深了,秦淮河畔少有游人,颇有几分寂寞和冷清","秦淮河悄悄地睡去了"。面对"一片漆黑的夜色",作者倒觉得"平静和安稳",作者感慨"十里秦淮在历史上几起几落",发思古之幽情,悟出了"反观历史,烟花柳巷繁盛之日,都是国运衰败之时",向人们昭示了"廉政得以兴邦,腐败足以亡国"的道理。读至此你不能不佩服作者那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情怀,在欣赏此文时,你不能不有忧国忧民之思。
  其三,语言美。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每一位优秀的作家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对语言进行选择、锤炼,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他人而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的审美特质。靳国君总是广泛采撷,选取最适合表现本人情愫的语言。他有时以口语为主,大量运用朴素鲜活的群众语言,他看重的是生活中口语的鲜、活、色、香、味,让人感到清新自然;另一方面,有时又运用很讲究的文学语言,看重的是文学语言中的精、简、洁、绝、妙、典,让人读后感到隽永,有韵味。他也巧用古诗,还有一些作品是骈散结合,文白相间,努力形成他自己的简洁、明快、质朴、隽永、雄放的语言风格。
  靳国君的语言功力是和他的文化素养分不开的,国君大学专攻语言文学,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他又喜爱朗诵,朗诵是讲究韵律和节奏感的。他有悟性,又勤学苦练,从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吸收营养,从古代、现、当代大师级的名人名家中学风骨、学神韵、学语言、学精神,"转益多师是吾师",借鉴、吸收、融会贯通,使他的语言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化、有变、有创。当然更重要的是语言是发自作家肺腑的东西,有体验、有真情才能有真话,说真话向读者交心,才能使读者爱读你的作品,为之动心、动情、动容。
  国君这些新作结集出版,是很有价值的。广大读者会从这本书中得到丰富的文化营养,得到新的体验和审美情趣。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国君的文章,喜欢国君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