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漂浮的心态
作者:朱珊珊
《东北吉卜赛》,刚一接触这个题目,我没有深想,还以为又是一篇写老哈尔滨的外国人的,
看过之后,才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写一学地方戏的哈尔滨青年去"北漂"的故事。
故事随着主人公"渔标"的行踪,使全篇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通过"渔标"的意识流,一段段地回忆"京漂"时的生活和为什么要去"漂";后半部分是跟随"渔标"真实地回到他艺术的本源:乡村二人转剧社。
通篇读过之后,不仅仅感觉到故事的生动、丰满,同时还有一种悲壮感。
悲壮在:"渔标"为爱情,而牺牲,而迷失。
正如小说中写的:
他毅然决然地辞了工作,远远地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父母,离开他的故乡。他是带着一种绝望、一种决裂、一种决绝、一种抗争意识、一种血性,层层递进,促成他去北京闯荡的。
他想像李小龙、成龙、李连杰那样,用拳脚 在中国的影视圈儿打下个天下来,然后,开着"宝马"去电视台见甜甜……
更悲壮在:"北漂"的人已形成"一族"、"大军"。他们至今还仍在迷失!这是当代人的一种文化心理:无根性、浮躁,所以才会"漂"。
正如小说中对他们的描写:
北漂一族和打工大军完全不同。打工大军的成员是从家乡出来谋生存的,是没办法才出来遭罪的,而北漂一族里的人,大部分的家庭生活都不错,甚至先前还有很固定很体面的工作和一份不错的工资收入,是他们自己主动辞职不干到北京来创造新生活的,用背水一战的方式,来实现当明星的梦想。几年下来,明星梦正在一点一点地破碎,如果不甘心,那就硬在北京漂着,泡着,耗着。他们是自己没罪找罪受。
存有这种心理的人不占少数,因为不只有"北漂"大军,还有漂向海外的,所以这种人群的扩大,已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出当前人们的一种心理,一种生存状态。是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与精神文明的滞后形成的不调和、畸型现象。
人们对早日成名,对名人头上的光环的渴慕,以及成名之后的一系列物质享受的诱惑所迷失,所以,会以各种方式寻找捷径,急于求成,恨不能一夜成名,从而导致人们的心理非常浮躁。这种浮躁促使人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在这个火车提速、飞机提速、建楼提速,信息、网络交流提速的世界,一切就是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中,人们会觉得自己也必须迅速地动起来,否则就会有被吸沉下去、吞没掉的恐慌,所以人们要"浮"要"漂",要不停地挣扎,要处于运动的状态,而这种高速运动就会使人们的思考时间减少,从而会盲从、迷失。宁肯在外"漂"着数年,也不肯沉下来静思片刻。
作家赋予小说主人公"渔标"一个漂亮的原动力--"为爱情"。可这个力量再大,再有冲劲,也难以让"渔标""北漂"地生存下去。
因为他是一个学地方戏的武丑生,不在"地方"奋斗,这就断掉了他生存的根,这是他迷失的开始,所以他"漂"在北京的电影厂外三年,历尽了艰辛,最终难以生存下去,而扒货车返回家乡。这个时候"渔标"开始思考。小说的描写很悲壮:
……很快,夕阳西下了,依兰的夕阳很特别,紫红紫红的,像一只巨大滚圆的球漂在西天一线。在紫红色的火球上方,龙卷风似的飚起了一缕剽悍且凶恶的霞涛。渔标看着,兀然间有一种悲怆之感,一股灼热,一种亲切感,踏实感,并倏忽地从他心中那样暖暖地流过--他想现在自己毕竟是走在黑龙江的大地上啊--
这是一种回归,心灵的寻根,是经历过漂泊之后的求生的本能。所以,会有种踏实感。
小说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作家不仅仅将"漂"的这一社会现象指出来,还为我们提出了另一种生存路径,打开迷失人的固有思维方式:
"漂"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一切都不能离了本源,无根就会枯死掉。
所以,在人们都向往并汇聚到繁华区域而又无法接近中心时,不妨回游,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环境,何必都淤积在一处对梦想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呢?
小说的后半部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命力极旺盛、充满野性的地方戏的本源,也就是渔标要回归的所在。
然而,"渔标"真的就甘心沉在这儿了吗?
一年后的八月十五,"渔标"的初恋情人就坐在台上,看着"渔标"在台上"挨打"而无动于衷地与那老男人特开心地指指点点时,"渔标"哭泣地说了一句话:"我要回家……"
小说戏剧性的结尾依旧很悲壮,但也为我们打下了又一伏笔。
这是对当前人们的文化无根性心理,漂泊不定的生存状态的一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