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的华彩乐章
作者:王克庆等
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和清晰地论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来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考察的重点放在大城市,同时也兼顾到一些中小城市的公共艺术状况。
本书论述了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建筑壁画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回顾了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的新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关系;总结了20多年来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概括了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领域引起论争的主要学术问题;探讨了21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面对的问题与前景。
这里刊发了侯一民、王克庆、齐康三位先生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以飨读者。
序一
应于美成等同志之邀,为其即将出版的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作序。纵览此书,颇有所感,因此写下这段感想。
雕塑是人类文明的石头编年史,古今中外各国的城市雕塑,即室外雕塑、公共艺术都属于永久性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引起全人类的关注。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闻名于世。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儒家、道家、禅宗三股江水汇集而成的文化长河,一脉相承,天地人浑然一体;阴阳柔刚的宇宙观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遗产光辉灿烂。
中国的现代雕塑艺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开始。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当时文化艺术界有志之士为了兴国纷纷赴欧美留学,带回了西方现实主义雕塑的影响,同时,他们又寻求创造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将西方现实主义雕塑的精华与我国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融汇结合,延伸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但这是漫长艰苦的艺术探索的历史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撞击,中国雕塑家走进时空碰撞与交融,探索现代雕塑艺术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走自己的路"这是我国雕塑界和海外华人雕塑艺术家坚定的信念。
1982年,在周扬、华君武、刘开渠的努力下,中央批准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城市雕塑建设的建议》,标志了我国城市雕塑艺术事业进入了建国后的又一重要的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标志:首先,表现为纪念性雕塑与主题性雕塑发展很快,是全国各城市的重要项目,它记载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形成我国城市雕塑事业的主体。其二,中国城市雕塑艺术飘洋过海开始走向世界。中国雕塑家的精湛公共艺术雕塑作品已屹立在纽约联合国驻地和加拿大、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的城市中,受到广泛好评。其三,我国又建成了三十多座雕塑公园和多种类型的雕塑群综合体,集雕塑、园林、自然环境为一体,多空间、多视觉;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具象、抽象、意象,多艺术思维理念,多艺术流派汇集一园的露天艺术馆。形成了百川归海的壮举,激起强烈的反响。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约翰·扬·逖教授来中国做学术考察,面谈中他说:"中国城市雕塑的纪念性雕塑是一流的,现代艺术刚刚开始。"美国著名雕塑家麦克尔·莱昂先生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曾创作抽象龙的系列作品,安置在杭州、长春、天津、桂林等城市,受到好评。
诚然,我国城市雕塑艺术事业由于领导体制不顺,市场管理不力,也出现了一些艺术水平低劣的作品。1997年1月,"全国城雕委"向中央建议"全国城市雕塑艺术事业由建设部主管,文化部参加工作,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一职建议由建设部副部长兼任",经中央领导批示,已经落实。我们相信在建设部的领导下新一届城雕委班子将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现在,由于美成同志负责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已完成。该课题组的主持人于美成是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公共艺术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施梁等同志在建筑、城市、环境艺术及艺术设计学领域从事教学与实践工作。从多学科、多角度对课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在掌握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他们还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实地工作:考察、采访、问卷调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对当代中国城市雕塑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这部研究论著的即将出版就是明证。此书从总体上概括了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事年表呈现了新时期城市雕塑发展的线索;随文插图,文后的图版,给读者以直观形象,使全书的体例更加完善与丰富,试图通过文字与图像体现这二十多年我国城市雕塑相对完整的发展过程。我感到该课题组在城市雕塑的理论研究上也颇下功夫。弥补了原有一些出版物在理论研究上的欠缺与不足。同时,在中国城市雕塑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方面,也做出了一种新的尝试。这必将大大有助于我国城市雕塑这门学科的普及与提高。我祝贺论著出版成功!
序二
我是较早涉足壁画创作的,与壁画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也发表过一些有关壁画的浅见。如今,于美成同志主持的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已经结题。在其成果即将付梓之时,我想对壁画再说几句,以表祝贺。
新时期中国建筑壁画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其步调时而迅健,时而踯躅。自北京国际航空港候机楼壁画开始,迄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几代壁画艺术工作者以复兴中国壁画的雄心和热情,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吸纳姊妹艺术精华,注入现代艺术理念,锐意开拓,以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一个令人振奋并为世界舆论关注的新兴壁画运动。近十余年,无论壁画家"大环境"观念的形成,还是壁画与建筑的更好结合;无论壁画题材内容的拓展,还是壁画形式语言的探索;无论壁画规模的形成,还是壁画工艺的革新等,较之初创时期都有了很大突破,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这期间,尽管在理论争鸣、经验交流、作品展示等方面还缺乏应有的组织与推动,甚至出现诸如优秀作品不能得到妥善保护等问题,但壁画事业仍以后浪逐前浪之势发展着,优秀作品一批批涌现。譬如军事题材的壁画和全(半)景画的落成;丰富多彩的表现人民革命、民族历史、地方风情、民间故事一批壁画的问世;应邀完成的涉外壁画的创作;以抽象形式象征寓意作品的登场,等等。这些都表明时代需要壁画,壁画拥有无限发展的生机。壁画理应成为新时代的强音,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动员和鼓舞民众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创造美好的未来。
于美成等同志承担的"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是经学科评议小组评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于美成是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两栖创作者;施梁等同志多年从事建筑、城市、环境艺术及艺术设计学领域的教学、研究和设计实践。多学科专业人员的团队组合有利于这种跨学科的课题研究。长期以来,壁画研究方面虽有一些从史论和实践角度阐发各种观点的著述,但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依然缺乏。在当今年代,他们能沉下心来,甘坐冷板凳,锲而不舍,埋头写作,除了研读大量文献资料,还进行了艰苦的实地考察、采访和问卷调查。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科学的史论观,以新的视角阐述新时期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基本关系,实事求是地对壁画作品及其创作者加以评述,探讨社会文化心态、行为方式对新时期建筑壁画发展的作用等等,如此研究的内容与工作的精神都是值得称道的。
对新时期中国建筑壁画的发展进行梳理,研究切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壁画理论框架无疑是面向21世纪壁画发展的重要课题。它要靠创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的总结与积累,并非一日之功。而"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瞄准这一领域广阔的课题,获得了积极的成果,不管是否完全公允、正确,它总是为构筑大厦做了打地基的工作,因此是可喜的,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与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和理论参考。
序三
施梁同志要我为他们以于美成先生为首所撰写的《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一书作序,这为难了我。虽然我自幼酷爱绘画,可以说从七岁开始从未间断过,但为此专著写序是件难事。
我酷爱绘画艺术犹如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也非常喜爱雕塑艺术。1963年至1965年期间,我曾收集大量建筑与雕塑的资料,并用钢笔画出来,至今仍然保存着一部分。
我常想,建筑与雕塑有着难舍的渊源关系,在古代几乎是同出一辙。我的建筑作品也经常运用雕塑。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大型雕塑的设置,甚至于墙上的"日月同辉"也是我的设计的组成部分;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苏州丝绸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都是与雕塑家共同合作、两者结合的作品。另外,我还招收了鲁迅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作为我的研究生,从事环境艺术研究。
关于建筑及其姊妹艺术,我常说,"文化是一切物质和精神总和的最高层次",这是人类文化的最高追求。
城市是一种大环境,要赋予城市生气、人气,没有优秀的建筑和雕塑作品是不可以的,因为它们都是建筑师、艺术家心灵的感应,是他们智慧的感知。
东方和西方的建筑、雕塑及壁画,都是人类文明的杰出瑰宝,我们应当兼收并蓄,发扬光大。中国的现代雕塑、城雕,近几十年开始发展;可以说,它们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是相匹配的。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好的作品,也有些不合要求的劣质景观。在中国各城市参观的时候,我发现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深为之遗憾,因为广大民众不理解,有的作者也不负责任,好像现代艺术可以一蹴而就。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我们追求艺术的精品,而不是庸俗的低级趣味。即便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艺术品也需要大众、民众、人民所喜爱,使这些作品真正融入城市(建筑)环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尺度、比例、陪衬、体量、材质上都要认真推敲。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弯路,通过多方面的评价,会产生一种新的品位和水平。
本书的出版我想定为读者所喜爱,对提高我们的整体文化艺术水平不无裨益。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一书的写作,难度很大,实非易事。作者们孜孜以求的态度难能可贵。谢谢作者们。谨以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