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韵远情长绘良驹
作者:姚守让
许勇教授,1933年出生于青岛市一个贫穷的铁路工人家里,他的童年生活十分清苦,但这却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他说"我所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是童年的贫穷")。195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美专,毕业之际,他在省际比赛青年画家组大奖赛中赢得一等奖。到他完成硕士学业时,他已经赢得了更多的荣誉。然而,在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内蒙古边境放牧,十年的艰辛没有磨灭他的精神和创作热情,他又潜心描绘游牧人民和鬃毛飞扬的强健的蒙古马。
"就我本身而言,丝毫没有值得夸耀的东西;既不英俊潇洒,也非魅力四射。我唯一的长处就是勤奋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同其他的艺术家一样,我开始探求神圣的'艺术殿堂'--它是我最高理想和终极的追求。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理想,我首先必须寻找打开自己心灵大门的钥匙,因为心灵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如果我是一团火,我希望在最后熄灭之前可以燃烧成熊熊的火焰。我的作品始终围绕着生命、爱情和死亡的主题。我描绘的是信心、勇气和忠诚。"事实上,这一系列骏马图完美地体现了他的思想和信念。
他的绘画风格细腻,虽然极具现实主义风格,但是他摒弃了过分细致的细枝末节,从而摆脱了"自然主义画师"的印记。他的创作风格自然、大胆、遒劲,通过对马的头、颈、躯干、四肢和马尾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出马的神韵,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骏马的动感和活力。
他的骏马图的突出特点是不使用素描和勾勒的技法。他对马的骨骼结构、肌理和动感掌握得非常准确,因此能够创作各种姿态和动感的骏马作品,既不重复,也不古板。他运用特独的笔法和线条使得所作骏马既有方正与圆滑的对比,又有干爽和滋润的比较;既有精细之笔,又带精犷神韵;挥墨时而稀疏,时而浓重,产生和谐与对立统一的效果,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充满活力,造型各异的艺术形象。在他的作品中,画笔和墨汁的灵巧的运用,精细的线条与大胆的泼黑技巧的结合,使得在似与不似之间,真与不真之处,展现出神奇的魅力。徐悲鸿是20世纪具有革命性的大师,他打破了旧的传统,将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手法融入到他创作的骏马图中。由于他在这一领域画法和风格的影响如此之深,以致于半个世纪以来,没有其他的画师敢于突破这个主题。现在,我高兴地看到另有一位画家--许勇,大胆地独辟蹊径。这的确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一个主题影响过于久远则通常意味着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许勇教授的出现,使我看到又有一位中国画师成功地将精神与躯体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所创作的骏马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绘画艺术的高境界,而且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