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因特网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

作者:陈喜辉 付 丽




  网络游戏、网络婚姻都发生在虚拟空间,里面有角色,有规则,也需要真实的金钱和时间。当我们说虚拟与真实“内爆”时,显然并不是指游戏的沉溺者忘记了现实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而是说,网络已经成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其性质向生活渗透蔓延。马克·波斯特说:“模拟飞行的电脑游戏与伊拉克的空战简直是一回事。”17当然我们能将网吧中的《反恐精英》游戏与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直播分开,但少年黑客攻击政府或金融机构的服务器时也可能是以游戏的态度和风格实施的。生活与游戏的混淆,在信仰与深度缺失的时代,已经不单是少年们的态度。因此,因特网世界并不只是由无数的服务器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连结着无数的终端,确实存在着这么一张“网”,它拟而不虚。金钱在流动,契约在汇集,欲望在表达,数字化的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是隐身的,但却具有更真实广泛的反抗与控制力量。
  4.生活化与平面化。生活与艺术,形式与内容,这两个经典的二元结构在网络文化中也被解构。后现代主义“把日常生活看作是对整体理论的一个积极取代。”18因此后现代文化是生活、行动与参与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文化生活化已经成为潮流,极端的例子就是行为艺术和电视真人秀。当一个艺术家在街头表演他的作品时,大多数人会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真人秀以摄像机跟踪真实的生活事件,播放时却可能被视作艺术。而因特网注定是参与的文化,上网既是文化也是生活,两者在很多时候是一体的。玩电脑游戏是文化,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网上聊天作为生活却也参与了文化活动。在互动、参与的网络中,消费者同时变成生产者,学习者也是工作者,游戏者当然是生活者。这恰好体现了后现代文〖JP4〗化的一个特征:文化与生活的界限模糊,文化的生活化。
  文化的生活化自然带来了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新的特征,即杰姆逊和哈桑都警示过的“深度的消失”和“平面化”。在传统美学中,一般要求文艺高于生活,具有创造性和深刻内涵。但在网络文学中,文学放弃深刻,降低到生活的平面,“大话”类都是在形式上标新立异,或对经典进行反讽式的解读,仿佛顽童拆散父亲的祖传名表,时间与深度同时终结。电脑游戏尽管有难度,也可能有主题,但因为虚拟和游戏,失败可以重来,没有真正得失,于是形式与技巧压倒内涵,成为彻底平面化的文化。内涵,深刻,意境,崇高,这些传统的美学范畴在因特网上无地自容。大众普遍参与文化活动,将文化生活化,后果自然具有可以预料的双重性。
  5.欲望的游牧与狂欢。从主体向个体回归,从主体性向欲望回归,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人”之后,留下的只有欲望,即德勒兹式的“欲望的游牧者”。在他与加塔利合著的《反俄狄浦斯》中,欲望是一台机器,一种本体性。“欲望所缺少的恰恰是主体,或缺少固定主体的欲望;没有压抑就没有固定的主体。欲望与其客体是一回事。……欲望的客观存在就是自在的和自身的现实。”19作为“人死了”之后的出路,福柯寄希望于自我技术,“允许个人运用他自己的办法或借他人之帮助对自己的躯体、灵魂、思想、行为、存在方式施加某种影响,改变自我,以达到某种愉悦、纯洁、智慧或永恒状态。”20这种自我技术几乎就是身体技术,因此福柯推重“越轨”,德勒兹和加塔利提倡“微观欲望政治”。在他们看来,游牧的欲望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具有反抗和创新的本能,力图摆脱一切成规和束缚。
  后现代主义将这种欲望革命推进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艺术品。如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解剖学教授海根斯举办的“躯体的世界——真实的魅力”的展览,其作品是数百具人尸,可怕的是又经过了奇怪的技术加工。这种文化倾向很自然地导致了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的联欢,因为娱乐化甚至感官化一直是大众文化的招牌。如果还不能尽兴的话,因特网则为之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天地。
  因为数字化,因为匿名,因特网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自由的“公共领域”,这里没有身份,没有约束,没有压抑,因此欲望得到了最赤裸的表达和释放。稍加浏览就能发现,因特网是感官文化的乐园。色情网站、主页和链接无穷无尽,相关的图片、电影、小说、激情短信息以及色情聊天室泛滥,即使正规的大型综合网站和门户也不免以暧昧的内容吸引点击。在BBS的留言中,经常能看到最直接了当的欲望表达和呼唤,有人干脆就以某种性趋向或性幻想作为网名——这确实印证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体死后,欲望成为唯一存在。网络犯罪如通过因特网实行黑客攻击、经济诈骗以及性犯罪等,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最像民众狂欢节的当属网络游戏,每天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呼喊着战斗在网吧里,乐此不疲,通宵达旦。人们可以由此发现因特网在何种程度上释放了被压抑的欲望。
  有人说,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新的原始化和生物化,而美国学者波林·罗斯诺这样素描后现代个体的生存状态:松散自由,自己决定,醉心欲念,迷恋新奇,疏忽责任,“是以缺乏强大的单一统合为特征的。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谓的孩童阶段。”21其间的是与非、得与失在现阶段还不很明朗,但“欲望机器”的无组织的游牧可能会对社会伦理与秩序造成破坏。而且就因特网而言,控制与净化也难。人们甚至不得不承认:彻底纯洁因特网的一切打算可能恰好背离了因特网的本性。
  当然,感官文化还不是因特网的主流。若退一步看,狂欢也具有积极意义。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狂欢节时说:“狂欢式——这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知使人解除了恐惧,使世界接近了人,也使人接近了人(一切人全卷入自由而亲昵的交往);它为更替和演变而欢呼,为一切变得相对而愉快,并以此反对那种片面的严厉的循规蹈矩的官腔;而后者起因于恐惧,起因于仇视新生与更替的教条,总企图把生活现状和社会制度现状绝对化起来。狂欢式世界感受正是从这种郑重其事的官腔中把人们解放出来。”22“狂欢”是破坏,也可能是解放,套用后现代主义理论:意义全由人掌握。但这种掌握并不是主观性的阐释,而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
  ①德里达转引自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②福柯《词与物》,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35页。
  ③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440页。
  ④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5-132页。
  ⑤⑦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73页,第153-157页。
  ⑥B16B1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0页,第53页,第228页。
  ⑧B18波林·罗斯诺《后现代术语词汇表》,《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页,第4页。
  ⑨艾柯转引自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⑩鲍曼转引自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1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15页。1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主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69页。
  13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5-326页。
  14让-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5页。
  15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54-155页。
  19德勒兹,加塔利《反俄狄浦斯》,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20福柯转引自《后现代理论》,道格拉斯·凯尔纳等著,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21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78-79页。
  2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223-224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