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像空间
作者:张 霖
那么什么才是个人生活的真实性呢?李敬泽等人认为,个人生活的真实性源于个人与时代、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个人经验”只有在与外界发生联系时才是有效的,作家的责任就是对世界发言。只有通过对话,文学才能保持自身的开放性和批判性,作家的主体性才能独立于主流意识形态和集体话语而存在。
与80年代先锋派对主体性的强调不同,90年代文学中,个人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是外在于人的对象物。但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意味着自我就是意义本身,而是说,自我是一种质疑机制,是意义发生的前提条件。90年代新小说家在强调主体性的同时,也警惕着封闭自足的主体性幻觉,他们对纯粹的文体实验的兴趣是有限的,形式实验不是个人主体性的安身之所。在他们看来,个人是开放的空间,不但与内在的精神发生联系,也要对外在的世界发言,他的主体性体现在对世界的判断和解释上。在此基础上,李洱提出了“个人的敞开”这一概念。他说,“个人是敞开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实际上是我们与自我的关系,我们与自我的关系实际上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将个人向外界打开,作家的主体性才得以继续发展,它才能与主流意识形态和集体话语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 “个人的敞开”的提出,使90年代文学具有广阔的想像空间。在摆脱了宏大叙事之后,日常生活题材的写作没有沦入片面化、碎片化的后现代叙述陷阱,而是坚持对历史和时代发言。它标志着90年代文学的基本姿态:怀疑、警觉、宽容、理性和冷眼旁观。与80年代的先锋作家不同之处还表现在,90年代的新锐作家承认历史的实然性,不怀疑意义的存在。尽管他们作品中的事件通常为稀松平常的当下生活,他们的趣味也接近卑微可怜却又自作聪明的普通人,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对世界的深入思考。
李冯喜欢以他个人的趣味改写人们的常识。他总是在你最投入的时候突然地给你浇一瓢凉水,让你看见自己的狭隘和偏执。“浪漫的爱情故事”是他最经常恶作剧的场所。无论是对悲苦的梁祝,还是对痴情的卖油郎,他都有办法让他们的爱情变质。在成为经典的爱情中,李冯总是能够发现不人道的东西、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做作表演。
在一篇名为《鬼子进村》的小说中,李洱一改知青文学的叙述视角,将知青视为“他者”,从农民的角度看待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被当作“没调教好的驴”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调教,他们是长着小胡子的“鬼子”,经常偷鸡摸狗,还敢在路上搂着亲嘴。他们尽管品行不端却仍是优于农民的城里人,他们的苦难总还有村里的“小芳”开解,落难的公子也还是公子。李洱的知青故事对理想主义的青春颂没有丝毫兴趣,知青在他的小说里是乡村的入侵者,是造成混乱的根源。上山下乡运动的最终受害者不是知青而是农民。难怪李敬泽将《鬼子进村》称为“后知青文学”。[12]它提供了另一种实然的历史,作为个人立场的另一种声音与集体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制衡。
四、结语
进入90年代以来,对日常生活的关注逐渐构成了90年代文学的主要想像空间。先锋派作家纷纷向现实主义回归,余华写出了《许三官卖血记》,苏童写出了《红粉》、《菩萨蛮》。启蒙知识分子也放下了架子,开始关注饮食男女,其中王安忆的《长恨歌》、《富萍》最具代表性。而这些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又特别注意与历史相沟通。作家开始以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底层民众的身份来思考近百年的革命对我们每一个人命运的具体影响,余华的《活着》,王蒙的《坚硬的稀粥》,张生的《王成,履历苍白的一生》、《多余的记忆》等都是这样的作品。正是通过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像空间被大大拓展了。它不仅联系现实,也联系历史;不仅涵盖了民族共同体的真实感受,也表达了大时代中生命个体的真实体验。日常生活成为文学进入历史、观察现实、沟通民族和个人的最佳通道。正是借助这个想像空间,当代文学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也由抽象的概念转向了具体的个人,从而使当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P790。
③冼群《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问题》,《文汇报》1949年8月27日。
④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P158-164。
⑤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⑥冷霜《日常生活》,孟繁华、洪子诚《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P237-P238。
⑦毕飞宇《谈艺五则》南方文坛,2001年第5期。
⑧朱文《片断》,《作家》1995年第2期,P46。
⑨李敬泽《让小说丰饶快乐》,李敬泽等《集体作业——实验文学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P178。
⑩[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11]王安忆《长恨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12]李敬泽《寻找命运的契合点》,《北京文学》1998年第1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