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浅议中国画的发展状态

作者:张海东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世界艺术之林,除内在诸多学术性内容外,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看出中国画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与社会的发展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中国画以其几千年的积累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各大家对中国画“用笔”、“意境”营造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极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成熟、完善的艺术体系。传统中国画有鼎盛时期也有过衰败时期,而这往往都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变革所带动的。“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文化艺术领域也产生巨大影响,“五四”运动借助西方文化打击传统文化,宗旨是打倒封建主义,在艺术上突出的是用西方文艺复兴传统来批判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社会经历的重大变革促使中国画面临严重挑战和选择。上世纪20年代像陈独秀等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主张“美术革命”,认为应“采用评画写实精神”这种绘画技术上的改良,实际上是由于当时文人画的那种闲逸、淡泊,与当时民主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救国的新文化运动不相适宜,很明显在社会向前发展面临重大变革时,绘画作为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倾向或改变便会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因此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大声疾呼“中国画衰败极矣”,纷纷倡导采用西方绘画方法改革中国画。一些绘画界的先行者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远渡重洋去西欧或日本学画,在中国画〖JP4〗创作实践中融和中西绘画方法创造出中国画的新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有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迈进了历史新阶段,在50年代由于当时国情需要加之对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思想的全盘接受,使中国画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写实成分。那时的中国画基本上都选择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方法,艺术贴近生活,从而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语汇,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坛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同样波及到文化艺术领域,艺坛如临严冬,百花凋零。经过这十年浩劫,中国画的发展遭到了严重摧残和挫折。直到70年代末经过几年的恢复才进入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进入到多元化信息时代这一历史新阶段,而中国画的发展也迎来了春天,中国画又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国画单一的表现形式已不适应多元的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画需要摆脱以往单一模式的束缚。50年代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虽然开辟了一个天地,而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仅仅是写实主义单一的形式有举步维艰之感,从而除写实主义外又涌现出了前卫派、新文人画派等等。虽然新的画派的产生还存在着诸多困惑和弊端,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们毕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使许多画家可以另觅蹊径。正是因为如此,从8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人们思想意识的解放,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最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时代,有许多老一辈画家焕发青春充满活力,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作品。更有一批批才华横溢,有创造活力和开拓思想的中青年画家,他们在改革开放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宏观的视野对人类优秀文化大胆汲取,关注世界艺术潮流,在艺术思维的方式方法上都有着个性发挥和心灵表现,这都大大地把中国画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历史新阶段,他们创造性地把中国画发展到了具有现代审美特征的新形态,为20世纪末中国画坛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综上所述,中国画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不断进步和提高的,数千年来卓有成效的自主运动使中国画具有双重功能,即外在的社会性和内在的学术性,到现在都已发展到了无比成熟的地步,近现代的中国画改革与其说是学术性的毋宁说是社会意义上的。正是本着顺应社会进步变革的要求,衡量中国画发展与否的标准,不仅仅着眼于学术上的合理性而更看重其经世致用的社会现实价值有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画也将随着社会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迈上历史新台阶。
  
  (作者为黑龙江省画院二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