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起落与嬗变混响:2004年长篇小说印象记
作者:张德明
直面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矛盾冲突,积极思索“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2004年长篇小说的重要亮点,范小青《城市表情》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小说以南州旧城改造所面临的深刻矛盾来展开故事情节,提出了城市建设中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如何解决以人为本、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环境的问题。作品反思体制改革,展示转型与调整的痛苦过程。范小青熟悉自己生活的城市,深刻了解百姓的根本利益所在,准确把握了现实生活的最深刻矛盾,提炼出具有时代精神高度的主题,写出这部具备深厚历史文化含量、在艺术上有创新意识的优秀长篇。它在保有苏州“小巷文学”文化的同时随着生活历史的演进思想格局更加开阔,体现了当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很难得的。
精神缺失:审美高度与生活品质
综观2004年长篇小说市场,虽然从作品的数量和市场表现来看,确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文艺大社和文学大刊依靠其品牌号召力大规模地吸纳了原创长篇的优势出版资源,并通过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在长篇领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领先地位,刊行了一批相当优秀的长篇新作。很少的佳作与大量平庸之作还是形成巨大反差。文学日益边缘化,物质化倾向甚嚣尘上,这与阅读期待构成了一种很强烈的断裂感。很多作家没有宏大的世界感、社会观,写作处于一种迷失、混乱的状态。真正有长篇文体意识的作家不多。一些作家往往在写完作品后,不是衡量自己作品的艺术质量,而是先看是不是符合长篇表面体积,以字数篇幅而定,结果是写得快、出得多、消失得也快。许多作家无法以优秀的长篇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已经成为小说创作存在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形势。
长篇小说充分体现作家的才智和对生活的认识,在考验作家的技术的同时也考验其思想层面的东西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作家如何在所谓快餐时代敬畏生活、敬畏百姓、敬畏自己文字表达的能力而爱惜字纸,保持写作激情,以对文学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创作出赢得读者和时间尊重的作品,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所以,从整体而论,我以为2004年长篇小说这样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其一,审美的精神高度不够。考察2004年长篇小说,发现一个普遍性的倾向,就是越来越多的作品变本加厉地贴近日常经验,追求容量、内容上的所谓史诗规模,醉心于细节的反复交代,无法从快速、紧凑的叙事节奏和大开大阖的故事起伏去把握和描绘时代生活进程,不能从基本构架上显示真正的优秀长篇小说规模,拉大时间和空间;虽然有的作品在艺术处理上有着一些追求和闪光点,但仍然缺少对精神价值、伦理道德、生存理想的多重思考,力度不够,充其量算半部好作品;很多作品无法揭示精神演化的隐秘,小说的内涵比较单薄,明亮、温暖的精神内蕴有所减轻;很多作品不能焕发人对美的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不能使生活中悲与美的辩证关系得到最佳表现,崇高意味的生存力量的削减弱化了作品的精神价值,无法提升作品的文学品格。这在表现民间生存、乡土经验与时尚生活、都市世俗的作品里较多地反映出来。实际上,任何时期,坚持时代的精神高度进行文学探索与艺术抉择,对文学创作的整体局面都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尽职的作家不应该动摇自己的精神高度的选择,审美的过程不应该丧失精神高度的支撑和制约。其二,鲜活的生活品质表现不多。一些作家缺少真正崇高的文学创作目标,由于受市场的影响、出版社的催稿和高稿酬的引诱,使很多作家匆忙地写匆忙地出,缺少深厚的生活积累,缺少对现实的独到体验和艺术上的独到发现,作品平淡无奇或简单地刻录现实,而不是从精神上关注生活,提不出更深刻的问题。有些作品甚至违背基本的文学创作原则,不切实际一窝蜂地敷衍同一个题材,或按出版商的意念炮制所谓的热点、卖题材,结果是圈子里热闹,自己也捞到了好处,但由于行为本身破坏了文学的精神品质,疏远了文学传统,使读者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同时,不少作家在创作中用心不够,对异常真实动人的生活表现出了惊人的麻木,似乎生活在别处,不去认真体察生活中那些充满希望、痛苦、无奈、坚韧的生存本相,反而踊跃参与到追求短期效应的大合唱中,对人类自身的关怀与悲悯之心逐渐泯灭。在那些作品里,丰富复杂的鲜活社会生活内容正在流失,不能对生活整体进行透视,艺术空间狭窄,打磨经验与细节的能力极其低下。不少作品缺乏对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的穿透力,使其缺少一种形而上的品格。更别说那些附庸风雅的所谓作家,根本就不会写长篇,或者找的是那种不懂长篇写作的人代为捉刀署上自己的名字,那样的作品真的是地地道道的垃圾。
时代需要我们的作家坚持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要求我们有足够的人文关怀与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尽到自己提升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职责。奉献精美的长篇佳作,既是读者的期待,也是作家的责任与造化。长篇小说创作面临新的急切,也面临浮躁的困扰,作家理应清醒地保持自己艺术追求的独立意识,洁身自好,保持自己艺术天地的固守和执著。文学批评:关注创作与生存尴尬文学批评是整个文学事业发展的一部分,长篇小说的繁荣发展,自然离不开批评的参与。现在一年出版长篇动辄几百上千部,但职业的评论家一年也不过阅读几十部,一般读者即使是最爱读书的读者,也就八部十部的。所以,关注创作,引导阅读,批评家责无旁贷。2004年的文学批评,表面看话题也很丰富,视野也很开阔,也有一些切中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实际的内容。但从整体看,仍然存在很多局限。其一,对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视还很不够。文学批评最基本的职能是对文学创作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有益的指导评价。长篇小说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时充满了发现、理解与欢乐,它帮助读者理解生存的世界和建立对生活的态度,帮助人们体会并尊重自身对于生命的感受。2004年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这些方面是出色的,但文学批评却没跟上趟,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活力,没有自己独到的眼光,没有做出自己合理的选择,表现出与创作实际的隔膜。面对作家的审美智性与作品的感性姿态,面对作品的复杂经验与灵魂状况,面对阅读困惑,批评无法用更深邃的文学思想作出解释。缺乏实际的有意义的批评,大多数批评已经沦为纯技术的工作,许多批评话语只在圈子里面转悠,根本无法面对大众,无法真正参与作品本身的对话。一些作品研讨会,批评家的言说也是远离作品实际,千篇一律、大而无当、废话一堆,很多人连作品都没读,为对得起作者那或多或少的车马费、土特产,很多人胆子忒大,张嘴就说,更有甚者,有些批评家故意制造悬念和问题,张冠李戴。缺少建设性的文学批评,时尚化、实用化、物质化、浮躁化、小圈子等倾向异常突出。其二,批评品格的迷失。十多年来,文学批评领域引入了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的分析角度和视野,给文学批评本身注入了某些活力。但在处理全球化批评语境与本土性经验的关系的时候,又往往使我们很多批评家迷失走向。批评与创作没有形成互动机制,缺少有益和必要的沟通,所以,作家、读者很少听到批评家真实的声音;许多批评家往往患有学院式批评的通病,不是针对文学创作实际进行思想与学术的探索,不是回到文学本身与现实社会发生联系,而是热衷于一味地鼓捣那些纯粹而空洞的理论,写那些别人根本看不懂的所谓理论文字;批评家不是随着文学创作状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对文学做出有效的界说,而是盯着一两个理论术语津津有味地把玩,导致理论活力与驱动力的欠缺,所谓的理论体系仅仅是旧有成果在自己视野内的存在与某些名词术语的狐假虎威。一部生动有味的作品往往经过他们从结构、语言、心理、精神等等方面的分析“解构”,作家莫名其妙,读者一头雾水。文学的发展要求批评家在理论上潜心研究,贴近文学创作的真实情景,调整心态,摆脱某些先在的理论范式的约束,提倡一种审美经验式的批评,提倡一种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结语:走向真实与自我
毋容置疑,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2004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也一样,这没有什么奇怪。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它的存在,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如何提高自己。长篇小说不仅要求思想意义独到深刻,而且要求其博大精深,与此相应,作家们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生活的积累体验,以深邃的眼光和博大的情怀去烛照我们这个时代,创作的真正自由才会来临,优秀的长篇才可能产生;只有重视长篇小说文体的研究,探讨其创作的艺术规律,整个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局面才会形成。
我们也注意到,2004年中国作家协会为了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更多好作品问世,已经把长篇小说列为重点扶持内容,这是一个喜讯,希望能够为长篇小说创作带来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