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当代文学对道家文化的超拔

作者:刘保昌




  人永远只能是环境中的、此在中的人,时空规定了也制约了人的观念存在。《棋王》文本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对于道家原典精神的把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处于历史河流下游的人们很难体贴原道精神;作家阿城的主体巨型文化想像放大了王一生的道家人格,但也并非完全凭空想像。在老庄道家经典中从来就不缺乏这种主体极度张扬的想像,如鲲鹏展翅、山移海立、飘风振海、真人飞空等等典故都是主体精神自由的象征。道家并不是一味地主张“无为”,他也强调“无所不为”,如《老子》第二章讲“圣人处无为之事”,第三十七章又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王一生在人情世故、事功利益方面的“无为”正是为了他的“有所为”——下棋,小说结尾处的“九局连环”正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成就了他的辉煌。汪曾祺为这种精神追求而称赏阿城,认为他“老老实实地面对人生,在中国诚实地生活”。在同一价值层面上,汪曾祺也欣赏何立伟的“不停留在哀愁里,终于表现了忧愤,在手法上也突破了‘绝句’式而接近了‘五古’。11从中不难想见作家们的创新努力方向,这就是力求从“效果史”意义上的道家文化体系中突破出来,而重塑一种寓“有为”于“无为”之中的新精神来!哲学意义上的对立是以相互包含、相互反映为前提的。所以,黑格尔说:“所谓对立面一般就是在自身内即包含有此方与其彼方,自身与其反面之物。”12这就是说,一物既有自身的规定,同时又包含有彼方。“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13道家文化也内含着这种充满张力的“无为”与“有为”的对立统一。但吊诡的是,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也完全没有必要固守着一家一义而重申道家原典精神了。无论是“新儒家”还是“新道家”都不可能完全解决当下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了。哲学家邓晓芒说得好:“怀着寻根的意向仅仅满足于回归到道家天人合一,这绝对是一种自欺;相反,只有从这个基点向前(而不是向后)迈步,从道家生命的无为迈向有为,从无欲迈向欲望的冲动,从梦境迈向梦想,从失语(得意忘言)迈向语言的创造,才能恢复我们这个身患残疾的文化的活力。”14从这一意义而言,《棋王》结尾的“九局连环”不管是重申道家精神也好,还是走出了道家无为的禁区也好,都是一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可喜的开端和征兆。
  在当代中国,道家文化至少具备以下五种可资转换借鉴的现代价值:调整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展个体自由,实现群体和谐;发扬道家批判、怀疑精神,建立现代社会新秩序;恢复主体内在自由,重塑人生价值;构建人际关系与和平观念。15这五个方面在当代文学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生态小说、生态报告文学呼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古船》以“见素抱朴”精神对抗世道人心的堕落,《怀念狼》、《高老庄》、《土门》等小说批判了现代人生的“窄化”和“矮化”,等等。在现代文化建设过程中,道家文化并不因为生成年代的久远而失去现实意义。在流行文化一统天下,欲望叙事充斥荧屏,各种“专家”发言占据主流讲坛的当下,文学被边缘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是,当代文学仍然可以采取“深度叙事模式”向人性的纵深之处开掘奋进。在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等等学理中心话语之外,当代文学完全可以进一步继承和超越道家文化的价值多元、判断悬置、反对异化、尊崇个体等等精神资源,以审美形式参与到现代文化的建构之中来。
  道家文化既不以道德建构作为诉求的主体目标,也不以逻辑推演去征服人的心灵空间,而是以自己的个体性体认与独立品格及其审美感性直观方式,求证个体生存与世界之间的意义。它彻底的怀疑精神、对心灵世界的深层次体贴、富于弹性的文化品格、悠游自在的人生哲学主张,等等,对于那些在时代喧嚣中寻求生活乐趣,在“共名”下考求个体(主体性)生存意义,在群众(相互主体性)的“道德”(“公德”)下保留“私德”,在躁进激荡中寻找超脱悠闲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种“解压器”,它建构了主体存在的“内在自由”,滋润、舒慰了平凡人生的个体诗意心灵。而它的独特的运思方式,奔放不羁的雄奇想像,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态,主流之外的文化史地位,等等,则有助于打破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屡次出现的“以道德反道德”、“以伦理反伦理”等叙事怪圈;有助于解构既定权威,从而使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非主流文学思潮能够传入与本土化。道家文化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创造性建构,它的美学史、思想史、学术史魅力将与历史同在,并将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①苏丁、仲呈祥《论阿城的美学追求》,《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胡河清《论阿城、马原、张炜:道家文化智慧的沿革》,《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②参见刘士林《先验批判》,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5页。
  ③邓晓芒《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251页。
  ④丁帆《静态传统文化与动态现代文化之冲突》,《上海文论》1992年第4期。
  ⑤苏丁、仲呈样《棋王与道家美学》,《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3期。
  ⑥黄凤祝《试论棋王》,《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
  ⑦胡河清《论阿城、马原、张炜:道家文化智慧的沿革》,《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⑧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
  ⑨张法《寻根文学的多重方向》,《江汉论坛》2000年第6期。
  ⑩汪曾祺《人之所以为人》,《晚翠文谈》,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94页。
  11黄子平《汪曾祺的意义》,《作品与争鸣》1989年第5期。
  12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9页。
  1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4-255页。
  14邓晓芒《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15参见赵吉惠《道家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河北学刊》1996年第3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