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追忆女人的诗性历史
作者:贞 桢
同时,把一个个具有现代思维的女性置换在历史的背景中,固然带有权威反抗的意味。但在女性获得历史言说的权利之后,历史书写的潜规则的丧失,会不会带来一种新的霸权呢?而且,这种新的言说权利,也许更容易陷入男权审美的圈套。“唐宫三部曲”与赵玫之后以及浅近的都市题材创作分野是明显的。在“唐宫”系列里,赵玫借助历史的背景,把女性人物引入了当代视野,并以诗性的历史想像,描绘了她们的生命图景。从她整体文学创作的进程上看,“唐宫”系列只是她女性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个台阶,在这个台阶上,她在进行一种表达方式的文本试验。她可以尽可能地贬低男性,可以剥夺男性出场的权力,也可以极力地张扬女性的情爱意识,这是作家女性意识点燃的起步阶段。在接下来的级级阶梯上,她才开始更自觉的寻觅女性真正的生命和谐、两性融洽相处的途径,在追忆女人诗性历史的行旅中,作家采撷的也就更多。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①(17)陈晓明《走进历史深处》,路文彬:《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序),第244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②③赵玫《我们的方式》,载其散文集《遥远而切近的记忆》第153,154页,学林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④赵玫《编织爱与死的永恒》,《高阳公主》第3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⑤赵昌平《“花非花”丛书的意义》,载《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1期第39页。
⑥王晓玉《关于“女权主义”》,载《我要去远方》第318页,文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⑦⑨赵玫《漫漫长安道》,载其散文集《一本打开的书》第274-276页,第289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7月版。
⑧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载《本雅明文选》第4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⑩《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第126-1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本纳德多·克罗齐《历史与编年史》,载《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第33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引自张颐武教授在赵玫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13)(14)(15)(18)赵玫《关于那个女人》,载其散文集《遥远而切近的记忆》第
167-169页,第153页,第176页,学林出版社2005年5
月版。
(16)南帆《文学的纬度》第244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19)陈建新《历史题材小说的道德抉择 》,载《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