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是个再学习的过程

作者:于美成




  “于老师,你们的那本书工厂已经印刷装订完,马上交由全国各新华书店销售了。”这本书的责编从上海打来电话告诉我。看来,我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与其空间环境”的研究,经过7个年头的研究与写作,将以专著(更名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出版的成果形式面世了,我心里当然少不了又涌起一股成功的喜悦。这个课题是在1997年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举办的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招投标中标立项的。
  课题中标立项了,我当然很高兴,说明我们的研究实力得到了认可。我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虽然满怀着自信,但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写作的过程中并不轻松。我深切感受到,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干成一件事的不容易。其中就有三大难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一是科研经费匮乏的问题,一是课题组成员力量的调配问题,一是如何把课题写作得深入问题。
  我们课题组共5人,除了我,还有两位从事建筑学专业的博士,两位是高等院校教美术史论的教师。在开始动笔写作之前,我们便对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努力目标,譬如“建构独特并富有逻辑性与合理性的体例框架”,“发掘和梳理出一条贯穿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演变的审美艺术主线”,“力求原创和提出新的见解,以避免使研究限于‘重说’”。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是沿着“案例调查——分析研究——形成理论”的技术路线进行的。也就业是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注重实地调研、登门造访以及田野考察,尽可能获得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借鉴西方环境设计理论的时候,既要摆脱庸俗社会学的束缚,又要避免唯心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等等。
  书,已经出来了,当初的设想和追求的目标是否实现了呢?评判权应交给别人,我们则完全尽力了,个中甘苦,也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写作过程中,始终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我们周身运行,支撑和驱动着我们,使我们能够抵御和战胜种种困难,经受住心灵上的煎熬与折磨,坚定地守望着自己的信念——这股力量就是我们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赤子之爱和历史责任感。
  研究新时期二十多年的城市雕塑、建筑壁画,总结经验教训,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是公共艺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雕塑家、壁画家和美术史论家的历史责任。
  这本书阐述了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建筑壁画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回顾了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总结了二十多年来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概括了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引起论争的重要学术问题;探讨了21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面对的问题与前景。
  总的来说,写作的过程,也是个再学习的过程。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丰富、完善了公共艺术的知识,而且对我国新时期二十多年来的公共艺术发展的认识也比较系统和深化了。有的阶段性成果发表后,还获得了省部级奖项。但在其中的苦衷也自是一言难尽。在此,还得提提遇到的困难。首先就是科研经费紧缺的问题。没有经费,还得走出去考察,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时借助其他出差的机会,顺便进行考察。其次,我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面对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的调配,对成员学术思想的处理和融合等问题。该课题是一项涉及艺术学、城市学、建筑学、社会学、哲学、美学诸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在历史面前,要忠于史实,又要有叙述的见解,这是一个学术的难题。在尊重每个人学术见解的前提下,寻找大家已有的共识。既要从整体大局上加以把握,又要关注细枝末节的研究。这需要课题组成员具有谦虚的合作精神。
  我们一直抱着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在叙述中例举的例子都是恪守着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选择的,壁画都是上墙的,雕塑都是竖立起来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我们开放的学术思想,对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建筑壁画的认识和理解,对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注,对人与自然,政治与文化,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整体思考。也可以看出为避免阐述的枯燥,追求一种叙述语言的鲜活性。
  在本书中,我们试图全景式地展现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我国新时期城市雕塑、建筑壁画所走过的历程。期待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的发展进行反思。若能如此,则不枉我们从事本课题研究的努力及写作本书的辛劳。
  (作者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