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第六代”电影的互文性考察

作者:李正光




  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亚·克里斯蒂娃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①这一著名的论断,揭示了具体文本与文本世界之间永远存在着千丝万缕、挥之不去的联系,把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文本与社会、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政治、文本与作者的关注,引向了一个新的焦点——具体文本与文本世界的关系。在知识爆炸、文本泛滥的当今社会,强调这一层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毫无疑问,互文性理论也成为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戴锦华女士在一次电影研讨会上指出:“我觉得到了所谓的全球性的后现代文化的时代,这种互文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一个抄袭这样一个概念。电影之间这样的一个互文关系已经变成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②对于电影研究者而言,如何通过分析一部具体影片与整个电影文本世界的关系来分析电影、把握电影的表述策略也特别具有启迪意义。
  相比于前代导演而言,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的第六代导演的人生经历相对简单,社会政治生活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自由的学术空气中,接触了大量的西方影视作品,被称为“血管中流着胶片的一代”或“看碟的一代”,其影片的创作势必受到其他诸多文本的影响。加之他们大都以“独立制片”的形式开始电影创作,不管是题材的选择,还是电影手段的运用方面,受到电影成规和现实因素的影响都较小。因此,互文性对于第六代电影而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英国电影学者帕特里克·富尔赖结合克里斯蒂娃的研究成果,提出在电影领域互文结构的四种形式:“(1)结构参照;(2)主题参照;(3)提喻结构;(4)拼凑形式。”③我们就此切入,来考察一下第六代电影中的互文性。
  
  一、“结构参照”
  
  “结构参照”是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容易被观众发现的一种互文形式。帕特里克·富尔赖认为:“因为电影遵循了一些形式方面的传统手法,类型不可避免地确立并且依靠了一定的结构互文类型。”④对于这一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怀有精英理想的第六代导演对中国当下现实感到“焦虑”,在艺术电影的创作中,明显表现出对欧洲“道德焦虑”艺术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结构模仿。
  在第六代影片《苏州河》(娄烨,1997)、《月蚀》(王全安,1999)、《绿茶》(张元,2003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的电影结构的参照。在《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中,两位女主角一个生活在波兰,一个生活在法国,她们没有亲缘血统关系,但有着同样的外貌(影片中由伊莱娜·雅各布一人扮演);虽然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度里,却有着难以描述的心灵感应。这种镜像式人物关系很自然使人将两个女孩的命运联系起来,基氏在影片中所要探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类灵魂深处的孤独以及生命与生命之间似有若无的奇妙机缘。
  而《苏州河》里的美美和牡丹,《月蚀》里的雅男和佳娘,《绿茶》里吴芳和朗朗,她们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里,却戏剧性地有着相同的外貌(在影片中也分别由周迅、余男、赵薇一人扮演)。在《月蚀》中,导演还特意安排两位女主角都患有家族遗传疾病并且喜欢音乐,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在波兰和巴黎的维洛尼卡都有心脏疾病并以音乐为职业。王全安一次在记者问到“不少人认为《月蚀》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很像,你同意吗?”时这样回答道:“基本上能接受。因为你不可能从空中来什么东西,包括我们的生命,都是克隆来的。不在于你用了这样一个形式,还在于你用这个故事讲了你当下的这个环境,这个现实”。⑤
  诚如王全安所言,第六代导演们利用这个产生了世界性模仿热潮的经典人物关系结构来讲述中国当代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命运,成功地将基氏“形而上”的西方式灵魂探究,转化为中国女性在当下生存、生活困境与焦虑的表达,这种模仿便在新的语境中产生了新的意义。
  另外,李欣的《花眼》中,除了影片的视觉形式和表意策略与王家卫的电影“神似”以外,片中体育老师长达三分钟的奔跑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盲打误撞》以及它的模仿作《罗拉快跑》等在形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何建军的《蔓延》中,卖盗版碟的申明被警察追赶,不顾一切地往前奔跑,时间长达4分钟,最后影片一个定格画面结束了全片,这不能不令人想起法国新浪潮的干将特吕弗的名片《四百下》,同样的奔跑时间长度,同样的定格画面,主人公面临同样的境遇。
  这些结构性的互文,用俭省的形式与大师影片形成“对话”,有利于激发观赏者的联想,使影片在表意上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题参照”
  
  帕特里克·富尔赖在诠释电影互文性结构的“主题参照”时认为,“互文性通常与主题参照密切相连——当一部电影在叙述主题和时间方面参照其他电影时。”⑥与前代导演相比,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在题材选择及主观表现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分野。这一点,与他们大量接受西方影片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曾经列出了一些对第六代产生较大影响的影片,认为第六代导演除了受到和第四、第五代导演相同的影片影响以外,更多地受到诸如《筋疲力尽》、《四百下》、《美国往事》、《邦尼和克莱德》、《教父》、《午夜牛郎》、《美国风情画》、《逍遥骑士》、《现代启示录》、《名誉》、《迷墙》、《晕眩》、《绳索》、《西北偏北》、《失去平衡的生活》、《低俗小说》、《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和它的模仿之作《双面情人》、《情书》等片的影响。⑦
  我们就拿郝建所列的这些影片来看,除了《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和它的模仿作、纪录片《失去平衡的生活》外,几乎所有的影片都是指向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的灰色影片。如偷窃与抢劫(《筋疲力尽》、《邦尼和克莱德》),不良少年(《四百下》、《逍遥骑士》、《美国风情画》),黑帮(《美国往事》、《教父》、《低俗小说》),同性恋、卖淫(《午夜牛郎》、《绳索》),战争与疯狂(《现代启示录》)等;而且不少影片都涉及到毒品(《逍遥骑士》、《低俗小说》、《美国往事》、《现代启示录》),摇滚乐(《迷墙》、《逍遥骑士》、《美国风情画》),至于暴力和性爱几乎每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纵观第六代导演的早期影片,也是充斥了小偷(《小武》)、绑架犯(《苏州河》)、吸毒者(《长大成人》)、妓女(《安阳婴儿》)、同性恋(《东宫,西宫》、《男男女女》)、黑帮人物(《扁担·姑娘》)等;摇滚乐、暴力、毒品、性爱也时常出现在其影像中。贾樟柯曾经谈到了西方影片对他影片《小武》的题材选择的影响:“后来我想,我当时之所以会对这么一个角色(小偷)产生兴趣,大概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就是有两个对我影响最大的电影导演——一个是德·西卡(Victorio De Sica),还有一个是布莱松(Robert Bresson),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表现了偷窃的人——《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扒手》(Pickpocket),这都是我上学时候最喜欢的电影。”⑧由此可见,第六代导演在观看西方类似影片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对他们的审美视点的迁移是不容忽视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题材不但在中国传统电影中较少出现,对这些题材的主观表现上,第六代导演审美视角更是前所未有。在这些影片中,对于灰色的底层人生采用中性的表述视角,对传统影像中通常被认为反面人物的——影片主人公也给予了某种程度上的同情甚至美化,在暴力、情色等方面的表现等也有风格化或美化的倾向。这显然是对西方类似影片的主题参照和精神移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