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潜心斋随笔

作者:王明明




  ·一个中国画家敢于否定自己,虽勇气可嘉,但并不值得提倡。聪明的画家是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从不走弯路和回头路。
  ·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花鸟画大师都是发挥各自的特长,扬长避短,别开生面。虽然风格各异,但与传统一脉相承。
  ·画家是靠独立的思考,而不是靠老师手把手教出来的。我六岁时跟随李苦禅先生学画,他在课徒稿上题款:“我速写给明明看,为的是增他胆量及魄力,但不以画法限其本能。”这句话受用终生。
  ·灵感、激情、境界、生活、传统、感悟,把这些别人都认为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去实践,就会发现中国画的奥秘所在。
  ·画中国画不是靠爆发力,而是靠长期的积累,不断地感悟生活、体悟传统,慢慢养出来的。
  ·中国画家并不是一代总比一代强,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对古代先贤心生敬畏。对传统的尊重是学习中国画的第一步。
  ·画要做到能放能收,放有法,收有度。
  ·画家要放开视野,有勇力去表现各种题材,无拘无束、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情怀表现出来。
  ·画家不是靠观念去同观众对话,而是靠自己的画同观众沟通,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中国画的材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性,而不是试图去改变材质。老想用其它材质改造中国画,是徒劳的。
  ·法随心生,法无至法,法在其中,中国画是在这个辩证关系中发展的。
  ·中国画讲究境界、意境,技法是从属关系。
  ·才情、灵气、学养、传统、生活、悟性等诸多因素是成功画家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差一点都不行。
  ·中国画家要有深入和领悟传统的功夫,又要有非常强的造型能力和对生活的强烈感受,这样才能在传统中能进能出,不被束缚。
  ·画中国画要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人生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理解,任何满足都是肤浅的。
  ·很多画家的误区是把自我放得太大,认为自己肩负着改造中国画的责任,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还把真性情丢掉了。
  ·名和利都是艺术家所追求的,但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
  ·当代画家的误区在于过分地强调中国画技法,忽视了把握艺术最本质的因素。
  ·艺术的起步阶段至关重要,第一口奶往往是决定艺术家成败的关键。
  ·“反传统”、“回归传统”,不能搞“运动”。搞艺术不能靠“运动”来完成。
  ·天才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作道路更重要。
  ·如果一个中国画家的创作风格能与古人的意蕴相通,就有可能会站在历史的行列中。
  ·佛学中讲究顿悟,又注重渐修。艺术没有顿悟就没有升华,没有渐修就没有高度。
  ·太注重技法,画面就不能感人,因为感人的不是技法,而是情感和境界。
  ·一个画家有没有市场,在于别人能否理解你的画。用自己的画提高观众的审美才会有真正的市场。
  ·古人的花鸟画掌握严谨的“法”与“度”,“随心所欲不逾矩”,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境界和意境是画的关键,艺术经典绝不是技巧的。
  ·现代人用相机收集素材,古人用心去体悟自然,艺术的优劣就在这里。
  ·画中国画可以极端张扬个性和自我放纵,但不要抱怨别人不理解你。
  ·新的观念是最有诱惑力的妙药,但这个药在你身上可否起作用,那就靠你的判断力了。
  ·画中国画在于细心收拾,好画坏画只差一点。
  ·古人用笔十分丰富,变化多端。当代画家往往只注重用笔的某一点,而忽视用笔的千变万化。
  ·笔墨入纸是古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它既是一种功夫,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心境是否平和沉稳,不用自己说,看画就可一目了然。
  ·在画画的过程中,如果只想着技法如何表现对象,绝出不来好作品。进入“无”的境界,作品才会感人。
  ·黄宾虹先生追求的不是纯笔墨,而是通过笔墨达到中国画高深的境界。
  ·能放能收是作画的关键,有些人放而收不住,有些人收而不能放。
  ·风格结了壳,对画家是最可怕的事情。
  ·天然平淡,平淡中见真奇,是中国画家很难走到的境界。
  ·古人论画讲书卷气,书卷气是画家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追求来的。
  ·只有高手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才能达到高的境界。前辈大师们都是互相尊重、互相沟通的,没有这种胸怀成不了高手。
  ·只有真诚地同古代大师们的作品对话,才能找到真正的艺术规律。
  ·要善于研究和学习成功画家的经验。一个成功的画家,在他的艺术人生中有很多转折点和关键点,把这些“点”研究透了,对自己有启示作用。
  ·艺术市场是画家精心培育的,不是自我造出来的。
  ·艺术家不是包装出来的,历史无情,只认本质。
  ·一个中国画家如果把自己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他永远是谦虚的。
  ·画家不能有领导新潮流的心思,这种心思往往耽误自己的前程。
  ·画中国画,爆发力不如持之以恒的精神更有效。
  ·用自己的诚心去热爱这个世界,你永远是充满阳光的。
  ·融汇贯通对画家来说十分重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时随地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的源泉在生活的每一分钟。
  ·最可怕的是画家的作品随着生命的逝去而被人遗忘。
  ·中国画的造型能力不是素描、构成所能替代的,这个特殊规律值得研究。
  ·在当代画坛中,很多有才气的画家湮没在各种艺术的运动中,成为牺牲品,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现象。
  ·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是画家的情感和风格融入特定的时代精神。如果一个画家的画充分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又是在中国画大的传承脉络中,向上追溯可以和传统的文脉续接上,向下可以传承,那么这个画家一定是可以站得住的。
  ·宽容应是画家必须具备的重要品格,它决定了画家的成败。
  ·人在生活上应知足,在艺术上应永不满足,前辈大师的风范是使自己冷静的良药。
  ·研究艺术市场规律是当代画家必修的一门课程。市场是双刃剑,能成就画家,也能毁了画家。
  ·中国画要达到“化”境是何等难,这决不是技法的层面。
  ·中国画要处理好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必然是自己技法所能达到的,偶然是画家的激情所产生的无法预料的效果。这是中国画特殊的材质决定的,也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凡事必须从宏观入手,画画也是如此,从技法入手永远抓不住绘画的本质。
  ·中国画家要掌握自己作品的质和量,没有一定数量的作品,无法提高和流通,质是通过量来提高的。
  ·中庸之道也是中国画之道,极端的艺术容易炫世,但往往经不起时间考验。
  ·中国画家能跳过第一台阶容易,要跳过第二、第三台阶是何等难,这需要画家全面修养,有修养才有后劲。
  ·画家的自信应建立在全面修养的基础上,否则就是自负。
  ·目标是通过脚踏实地完成的,任何不通过努力的目标都是妄想。
  ·文化积淀对中国画家十分重要,修和养是关键。
  ·雅俗共赏的艺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包括同行。极端的艺术只能找到极少的知音。
  ·对自己祖国的艺术都怀疑和否定的画家,永远无法成为大画家。
  ·画家应力戒潦草和应酬之作,否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一个艺术家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完善提高,才是成熟的标志。三心二意,随风潮和市场跑不可取。
  ·中国画要强调“情”与“趣”,不寄于情,画就呆板,引不起观众的共鸣;不求趣,画则乏味。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高峰期,如果在高峰期到来之时保持清醒,不断地补充能量,减少消耗,这样的画家就不可限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