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从哈姆雷特到夜宴

作者:肖桂贤




  中国古代有一个清官断案的故事。有两个女人争一个孩子,都说是自己亲生的。那时候还没有基因测定技术,法官就想了一个办法,当堂用草灰?穴对不起,也许是石灰吧??雪划了一个圈儿,把孩子放在中央,说,你们都说这孩子是自己生的,现在你们就每人抓住孩子的一只胳膊,一齐拉,谁能把这孩子拉到她那边就是她的了。结果当然是孩子给其中一个女人拉到自己身边去了。但是法官却说,这孩子不是你生的,应该归另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亲生的母亲在抓住孩子胳膊一齐用力拉扯的时候怕把孩子给拉坏了,虽然她很想要孩子,但不敢用上大力气,宁肯给别人拉去也不忍心让孩子受伤。而那个不是亲生母亲的女人当然不会心疼孩子,于是就把孩子给拉了过来。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无独有偶,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篇小说叫《灰栏记》,说的是一模一样的故事。据专家考证,以当时的条件,这个外国作者不可能知道中国这个断案故事,所以完全排除他抄袭的可能,而中国的那个编故事的人更是没有可能读过《灰栏记》,那么,这两个同样的故事竟然是无意中撞车了。由此可见,尽管我们的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但精彩的故事却是有限的。
   2006年有两部电影的上映竟然成了中国人人尽知的新闻,可见炒作的功夫真是了得?选这两部电影有好几个共同点,都投资上亿元,都是古装戏,而且都是宫廷里的帝王故事,年代也差不多。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都是分别套用过去的两部著名的戏剧故事。如果不是在有意较量,能如此地做到一块儿想到一块儿也让人称奇。《夜宴》是套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满城尽带黄金甲》套用了曹禺名剧《雷雨》。耗费上亿巨资来演绎一个尽人皆知的老故事可见好故事的不可多得。具体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很想操作一个豪华的大场面,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可是又苦于没有这样一个故事框架,编一个宫廷故事又怕编出来以后让人一看就如某剧雷同,让人说是抄袭,于是就干脆来个明目张胆,我讲的就是那个故事?选毫不掩饰地拿过来。如果抄袭是偷的话,这就是明抢了。冯小刚就是要把丹麦王子变成中国公子,就是要把那一个个的丹麦人给硬安上一个个的中国名字。如果坟墓里的莎士比亚真有灵魂,他会给气得活过来。张艺谋就硬给一个身穿现代西装的资本家穿上古代的龙袍;让一个资产阶级的民居变成金碧辉煌的皇宫;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变成一个力敌万夫的武林高手。我真的想不出曹禺老先生如果还健在,他坐在影院里看这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片时会是一种什么表情?笑呢?还是哭?
  两部影片上映后都说是好评如潮,票房达到了上亿,但也有一些网上评论持另一种说法,指出影片的不值。别人都是从技术上来指出影片的硬伤,我们撇开技术,还是从故事上来说吧。同样一个故事,会因历史背景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演绎出不同意思。甚至是相反的意思。回到开头那个故事上吧。中国故事是这样的,当家的去世之后,掌权的大老婆要把小老婆赶出家门,并把她生的孩子也夺下来。结果从那个灰圈里争夺拉扯的时候,强悍的大老婆把孩子给拉过来了。而法官却由此断定孩子不是大老婆所生,把孩子断给了亲生的小老婆。这故事是在褒扬一种真正的母爱,很精彩。而那个外国故事是这样的,一家贵族遭了一大灾难,贵族夫人扔下自己亲生的孩子逃跑了。而没来得及逃跑的女仆收养了这个孩子。后来却意外发现这个孩子要继承一笔巨大的遗产,于是那个逃跑了的贵族夫人又回头来争这个她当年曾遗弃了的孩子。法官同样要她们从灰栏里拉这个孩子,结果是孩子让他的亲生母亲拉扯过去了,这结局与中国故事相反。这可不可信呢?完全可信。虽然并非亲生,可是女仆在长期的抚养过程中必然会对这孩子产生一种比亲生还要深的母爱感情。而那个贵族夫人虽然孩子是她亲生的,可是长期的分离她已经疏离了与这个孩子的母子感情。她用力拉扯的是一笔巨大的遗产,并非是她的亲生孩子。法官的断案思想倒是与中国的法官一样,把这孩子断给了没有拉到孩子的一方。而事实却是与中国的相反——他断错了,把孩子断给了不是亲生的一方。这个西方故事比中国故事就更深了一层,它褒扬了穷人的那种朴素感情,鞭挞了富人的贪婪和冷酷。
  应该承认,现在的《夜宴》比那部黑白电影《王子复仇记》——也就是《哈姆雷特》好看得多。但同样是因为思想境界的不同,《哈姆雷特》那丹麦王子面对的是生命的深层的困惑,而中国的公子仅仅是对宫廷政治斗争的一种逃避。《哈姆雷特》演绎的是生命,《夜宴》演绎的是政治。高下之分就在这里。同样一个故事,特别是那最后一剑,王后被来路不明的一剑刺死了,这其实是一剑刺死了人的思考,把世界的一切都简单明了了。政治斗争就是险恶,谁也没有好下场。冯小刚把他的意思表达得一清二楚,他的思想深度也就到此为止了。有没有可能那王后就是没死呢?历史上这种情形多得是。武则天,慈禧太后不都是这样吗?即使人类进化了千年之后的现代世界,有许多国家不就是通过武力政变夺得政权也一直坐了下去吗?最后一剑就是简单的思维方式对现实世界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坟墓里莎士比亚如果看了《夜宴》气得活过来后,会再给气死一回。
  《王子复仇记》沉闷,看完后的心情也沉重,但给人思考。《夜宴》看着热闹,看完后心情也轻松。除非你也想当王后,否则就不会后怕那一剑。
  冯小刚在答记者问时表达得很清楚,他就是看中了这个故事,也就是他没有信心找到另外一个比这还精彩故事。他说,他不相信会有不被这个故事吸引的人。至于担心不担心这个故事已经被人所熟知而失去吸引力?他说他曾经专门调查过年轻人,他们都不知道哈姆雷特何许人也,于是他放心了。还要参加奥斯卡电影奖竞选,他说,也许西方人正是想看看中国人是如何演绎一个他们所熟知的这个故事的。也就是他寄希望于外国人的好奇心。
  我不是一般地喜欢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等,甚至颇有争议的《手机》我也喜欢。但看完《夜宴》只觉得好玩而已。怎么他也玩儿起这一套来了?他毕竟是聪明人,还给了我一线希望。他说:“别人修大院的时候我在旁边盖一偏房,如今偏房自成了小院落,我也要修回大院拍《夜宴》。”用他的话说:“我也装一回孙子,这个社会既然对商业片有一种偏见,你去改变它扭转它也扭转不了,那哥哥就给你们拍一回让你们看看,就是所谓的你们认为这路的电影是高级的,就是大量有识之士在电视机前会说,冯小刚你错了,我们其实不是这么认为的,一点没有轻视你的喜剧。”他觉得,我们抛开这些有识之士,还有大量的这些无识之士,那么不妨也浅薄一次回应他们。“我拍一个他们认为难的,我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想法拍《夜宴》的。”
   《夜宴》已经卖到了一亿七八千万的票房,这真是最让人悲哀的,一个导演无法不重视这一亿七八千万。如此说来,是中国的观众决定了中国导演们的取向。面对着如此的广大观众,他们不得不“浅薄”。
  冯小刚还说:“《夜宴》也是为这些观众服务的,也是要首先想到中国人民会不会喜欢它。同时我也会告诉你,那个喜剧我还是会继续拍。我会仍然很有兴趣。因为我觉得拍《夜宴》是偷懒的表现,因为拍喜剧特别耗神、耗心,拍《夜宴》就相对来说轻松一点。所以我还是会做出很好看的喜剧来。”
  这大约是中国观众大多数绝对不会想到的,拍他过去的那种喜剧居然是“特别耗神、耗心,拍《夜宴》相对来说轻松一点”。
  我是个电影迷,我持有哈尔滨最豪华的影院的会员卡。张艺谋几乎所有的电影我都看过。《千里走单骑》我买了张碟在家里看的,看得我们全家泪眼婆娑。《满城尽带黄金甲》我有意到影院里去看。结果不能不让我说有点儿失望,也许是因为我的期望太高的原因。毫无疑问,《雷雨》的故事是张艺谋所喜欢的,但这故事无法使他展开一个宏伟壮丽的大场面,也就是他无论如何也没地方花销这3.6亿元人民币。跟冯小刚同样他也觉得找不到这样一个更好的故事版本了,于是他决定把它改成皇宫里的故事,让资本家当皇帝。可《雷雨》本身不是一部宫廷戏,它的重点在强调一种觉醒和反抗,而不是在于展现宫廷阴谋和人性的卑劣。他修改后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主题本身和《雷雨》根本是两回事。《雷雨》的戏剧冲突,是展现两个社会阶层的冲突。而《满城尽带黄金甲》却仅仅是宫廷戏内部的权力斗争,场面是豪华了宏大了,实际上的人间天地却委缩了。人们是在看一个完全与自己无关的故事。张艺谋在这里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电影院里不时听到有人在笑就是一个铁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