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严谨的考证 科学的梳理

作者:金 钢




  在现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发展历程中,沦陷时期无疑是最为艰辛、悲凉的一段。当大面积的中国领土被日本侵略者的太阳旗所覆盖之时,存留于沦陷区的文人和作家们所书写的文字反映和记录了此时此处人民的心灵悲痛和苦难生活。沦陷区文学因此成为现代中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在日本侵略者被驱逐之后,强劲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洪流推动着我们步步向前,而无暇回望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沦陷区文学也因而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沦陷区文学逐渐被研究者们所发现和重视,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沦陷区文学的研究资料、论文和著作,也收获了如《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徐遁翔、黄万华著)、《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钱理群主编)等重量级的研究成果。于此时回顾国内外关于沦陷区文学研究的状况,进一步考察沦陷区文学研究需要拓展深化的课题,对调整深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是有意义的。
  二百三十余万言的大部头著作《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彭放主编,李春燕、丛坤、晓川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是一部关于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大型工具书,收录了1931——2004年间关于中国沦陷区所有相关的作家作品、研究论著、年表、大事记、综述、小传、笔名、回忆录、报刊目录、馆藏书目(包括内部资料)等大量的资料。这样一部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无疑会给相关研究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这部大书本身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扩展和补充。这部书分五编,十五章。分别是:第一编东北沦陷区(1—4章)、第二编华北沦陷区(5—8章)、第三编上海“孤岛”及沦陷时期(9—11章)、第四编台港澳及海外研究(12—13章)、第五编专著·作品·名录(14—15章)。前三编内分研究总论、作家作品论、回忆与专访等章,并且分别对东北、华北、上海三地沦陷时期的重要作家萧红、周作人、张爱玲的研究状况设了专章来进行介绍。每章分“文选”、“选目”、“存目”三部分,其中“文选”部分又分为“全文选”和“节选”。全书编入文章篇目两千余条,论文约三百篇,作家作品和研究专著二百余部。
  清代文史专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讲,“沉潜者尚考索之功”,资料的检索和搜求是学术研究中最为基础、极为重要而又非常艰难的工作,需要研究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不辞劳苦、坚持不懈的学术恒心。彭放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充分显示了编者的“考索之功”。这部书值得称道之处在于:第一,纵跨了从1931年东北沦陷之初至2004年七十余年的漫长历程。众所周知,越是年代久远的文献资料就越难搜求。对沦陷区文学研究来说,新时期之后,由于学术体制的规范和学术环境的好转,相关的研究资料比较容易找到;而沦陷时期的研究资料却是难得一见。这一方面是因为年代久远,当时的作家和研究者大多已不在人世,研究文章也随之散佚,另一方面也与对沦陷区文学的认识过程密切相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沦陷区文学被视为“日伪文化流毒”、“汉奸文学”而受到封禁和批判,大量作品和资料被扔进故纸堆、乃至销毁了。《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收入了《满洲作家论集》(陈因编,1943年6月版)、《满洲新文学史料》(秋萤编,开明图书公司1944年12月版)等沦陷时期的文学研究资料,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视野开阔,不局限于大陆,还囊括了港澳台和海外的研究成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状况的全景。不仅涉及了现当代文学学界同仁共同关注的“张爱玲研究”、“周作人研究”、“萧红研究”等问题,而且包括了日据台湾的“皇民文学”,以及所谓的“汉奸文人”、“落水作家”等热门话题。对于研究者来说,往往会受困于“身在此山中”而难有突破和创新,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供不同于我们的研究视角,从而激活我们的思路。第三,结构科学,体例严谨。以地域为全书分编的标准,让读者对沦陷区各处的文学状况一目了然,查找相关的研究资料十分方便;对原资料文章中的漏字、错字编者尽力补正,一时找不到原书、原文可以查实订正的,用“?”表示,表现了编者严谨认真的态度。另外,第十五章辑录的沦陷区作家的笔名、小传和年表对研究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部书所收入的一部分研究资料只是节选或选目。一些珍贵的、难以找到的研究资料在这部书中能够见到节选或选目,却无法读到全文,难免会让读者有见之而不得的遗憾。相信编者也存在着同样的遗憾吧?
  总之,彭放先生主编的《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跨越时代久远,涉及面宽,收录了大量有关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料。这些资料的搜求是对沦陷区文学历史进程和创作现象的理解和判断,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状况的梳理,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完善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作为一部资料总汇式的工具书,显示了编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广博深厚的学识、科学的辩证唯物史观的理论素养和不辞劳苦、“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奉献精神,必将成为后来研究者工作学习的有力助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