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论中国画的创作

作者:荆桂秋




  我十分赞同潘天寿先生“中国画要发展自己的独特成就,要以特长取胜”的艺术主张。
  我认为,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对传统绘画精华的汲取应是一生不断地努力。通过对历代优秀作品的研习,领会、掌握中国绘画艺术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内涵与精湛的表现手法。
  早在南北朝时期,谢赫就提出“传移模写”,讲的是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中国画论说,“临摹古人,求用笔明各家之法度,论章法知各家之胸臆,用古人之规矩,而抒写自己之性灵。”中国历代画家对临摹的重要意义多有精辟论述。对古人作品之意境,用笔用墨,造形构图,疏密穿插,虚实气势,提款钤印等,均需做到悉心体会,默识心记,融会贯通,借古人以悟入画道。我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读书期间,导师们十分强调要多临古画,要扶着古人的肩膀向前走,这样既得古人堂奥,又避免走弯路,对将来的艺术创作大有好处。这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的优秀传统,潘天寿先生在其画论中曾多次精辟论述师古的重要意义。“腹中成稿富庶,临局亦暗有神助;笔墨交关,有不期然而然之妙。”此言诚哉。通过大量临习古画,深感自己受益匪浅,确有与古人思接千载,抵掌晤谈之感。
  随着艺术实践的深入,对习古亦应有更高的领悟。导师们在强调多临习古画时,亦强调多画“变体画”——有创造性地临摹。结合自己的艺术构想,结合相同或相近的写生素材,亦是临摹亦是创作,培养创造意识,亦避免临古而淹灭自己的艺术个性。
  “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能于精神意象之间,如我意之所欲出,方为学之有获”。这是习古更高层次的要求。学之者须以神遇,不以迹求,它不仅要求个性、气质、风格追求与古人“不谋而合”,更需要学习具有宽泛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
  在旧有的艺术中发现新起点,在学古中获得创新,这样的学习,会使自己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都能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和新的境界。
  中国绘画是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等多方面文化所滋养出来的。对不同历史时期作品风格气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面貌,诸如历史背景,社会思潮,尤其是哲学思潮趋向等都应有所观照。这样,将会更深一层地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本质规律。
  “画家以古人为师自是上乘,进而当以天地为师”。“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从古人入,从造化出。掌握古人的画理、画法,然后,面向生活,面向大自然,情感物化,融会贯通,这样才会有自己的创造。
  大自然是绘画永恒不朽的题材。一个有成就的中国画画家,无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日月星辰、烟云雨露,鸟虫草木……中国画论说,“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生动自然,而造物在我矣”。
  画家所到之处,均需悉心观察,凝神遐想,仔细写生——心传足记,得天性野逸之姿,捕捉大自然生动真切的美景,陶冶情性,激发灵感,夺造化之神奇。
  在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秋光色影中,野卉花瓣上或伏一觅食的纺织娘,或在微风中,飘曳的枯叶下缩瑟一螽斯……大自然天籁之趣,常常令我如醉如痴,进而激起我的艺术冲动,画兴勃发,纵情写意,故作品充满生机,同时,亦使表现手法笔思转新而不拘陈法,画面富有新意。
  绘画创新之妙,功夫多在画外。自然美景之触发,兴之所至,遂产生画意,经过大脑凝神构思,撷取物象神韵,寄情抒怀,酿成意象。作品意境高妙是作者精神品格的表露,是其全部学养造诣之升华及宇宙事物本身法则——“道”的体认领悟。体现在作品中,呈现为一种清新雅致,宁静淡泊,天然自得,时发新意的精神品质。
  “我辈作画,必当读书明理,阅历事故,胸中学问既深,画境自然超乎凡众”。“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读书之功焉可少哉?”多读书,净化心胸和丰富学养是艺术创作的“心源”。画家应具有开阔坦荡的胸襟,高尚的人品情操,胸蕴哲学、经史、文学、画论等丰厚广博的学识,自然才思横溢,有上下千古之思,腕下自有鬼神矣。
  遵循“远师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创作方法,应是中国画画家创造出意境高远,品位高尚的艺术作品所尊崇的一种创作态度。
  (作者为黑龙江省画院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