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老子美学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承

作者:郑跃丽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就是风箱。老子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变化,才有了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车轮中心圆孔是空的,所以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能住人。任何事物既有“实”也有“虚”,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本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
  老子这一思想,对中国绘画美学影响很大,“虚实结合”成了中国绘画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直接关系到中国绘画形态以及某些物象的表现方法。这一审美观念,也可以说这一条重要原则,要求绘画必须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有生命的世界。故而中国绘画的画家用心所在往往是在无笔墨处。这无笔墨处是天、是云、是水、是观众可以想像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计白当黑”。画面中无墨的空白处处理得越好,就越觉得虚灵动荡、越富有生命。清代布颜图说:“山水间烟光云影,变幻无常,或隐或现,或虚或实,或有或无,冥冥中有气,窈窈中有神,茫无定像。”另外,在中国人物画和花鸟画中,往往不画背景,以空白代之。这样不仅使主题更突出,同时还令观众有想像的余地,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画中渗透了高妙的宇宙情调和宇宙意境。
  还要说明的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对于这段文字,历来有不少人认为,老子是审美和艺术的否定者。实际上,老子这些看似是否定审美和艺术的言论,实质上是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早期那种反映审美和艺术活动与放肆疯狂的感官享乐和追求混而为一的错误做法的批判。李泽厚先生在他的《中国美学史》中这样写道:“这里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指的是对于声色的感官愉快的放肆与无节制的追求,其结果会使人失去正常的理智感觉,以致眼睛看不清事物,耳听不清声音,也就是魏源注所谓‘视久则眩,听繁则惑’。这是老子对无止境地沉溺于声色感官享乐所引起的感官麻木状态的一种说明,决不是说看五色就会使人目盲,听五音就会使人耳聋。”在文明社会的早期阶段,占有了人民创造的大量财物的统治阶级,毫不节制地去追求审美所具有的感官享乐。这种现象的发展,不但会有害于保持统治阶级的统治,而且还会有害于统治者的生命。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把感官享乐混同于审美而大肆追求,甚至染疾的现象,在当时的统治者中屡见不鲜。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尖锐和激烈的批判。这种批判有其历史的意义。
  (作者为郑州师专美术系副教授)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 99。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