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外国文学 > 战争论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五四 | |
|
|
只有在战术上同敌人冲突的那部分兵力,即参加战斗的那部分兵力,才会被敌方削弱。也就是说,只要在战术上不无谓地滥用兵力,那么被削弱的就只是不得不被削弱的那一部分,而决不是在战略上参加冲突的全部兵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某些参加战斗不多甚至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仅仅由于它们的存在就可以同参加战斗的部队一同起决定性作用。战斗结束后,这些部队还保持着原来的状态,就象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一样,可以用于新的目的。这种用来造成优势的部队对总的成果会有多么大的贡献,是十分清楚的。而且不难看出,有了这样的部队,在战术上参加冲突的那部分兵力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因此,如果说,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增多,损失不但不会增大,甚至往往会有所减少,从而我们的决战会更有保障,那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在战略上使用的兵力越多越好,因此,必须同时使用现有一切可以使用的兵力。 但是,我们还必须从另一方面来彻底地论证这个原则。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谈的只是斗争本身。固然,斗争是真正的军事活动,但是,斗争所离不开的人、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的作用所能产生的结果也必须予以考虑。 战争中的疲乏、劳累和物资缺乏,是一种特殊的损害因素,这种因素就其实质而言并不属于斗争本身,但或多或少同斗争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同战略有密切的关系。在战术上,固然也有劳累和物资缺乏,而且可能非常严重,不过战术行动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它们的影响可以不必作很多的考虑。但在战略上,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都比较大,这种影响往往不仅十分明显,而且经常起决定性作用。在一支常胜的军队中,疾病减员比战斗减员大得多的现象是常见的。 如果象上面考察战术上的火力战和白刃战那样来考察战略上的这种损害范围,那么,当然可以设想:处于这种损害范围内的一切军队在某个战局或者其他战略阶段结束时都会陷于削弱状态,因而刚投入战场和生力军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战略上也象在战术上一样,应该用尽量少的兵力来争取开始阶段的成果,以便把生力军留在最后使用。 为了对这种在许多实际使用的场合好象很有道理的思想作出确切的评价,我们必须探讨它的各个具体概念。首先,我们决不能把纯粹是以后增加的兵员同原来就有的生力军混淆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战局临近结束时,不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都迫切希望增加兵员,甚至认为这好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因为,假如一开始就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就没有必要增加兵员了。 至于认为新参战的部队就其精神价值来说比作战已久的部队更值得重视,就象战术预备队比在战斗中受过很大损失的部队更值得重视一样,那是同所有的经验矛盾的。失利的战局固然能使部队的勇气和精神力量受到某种程度的挫伤,但是胜利的战局也能使勇气和精神力量得到同样程度的增强,两者平均起来,得失互相抵销,战争锻炼却象纯利一样被盈余下来了。 此外,在这里应该更多地以胜利的战局为着眼点,而不是以失利的战局为着眼点,因此,如果预料失利的可能性较大,本来就兵力不足,不可能设想还把一部分兵力留待以后使用。 这个问题解决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劳累和物资缺乏使军队受到的损失,是否象在战斗中一样,会随着兵力的增加而增加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必须是否定的。 劳累大多是由危险引起的,而军事行动的每一个瞬间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危险。军队要想处处避免这种危险,确有把握地行动,就必须进行大量活动,这些活动就是战术上和战略上的勤务。兵力越小,这种勤务就越繁重,兵力优势越大,这种勤务就越轻松,这一点谁能怀疑呢?因此在战局中对抗比我们兵力小得多的敌人,比对抗兵力相等或大于我们的敌人,劳累要小得多。 上面所说的是关于劳累的问题。至于谈到物资缺乏,那就有所不同。物资缺乏主要指两个方面:给养品的缺乏和宿营条件(不管是舍营还是舒服的野营) 的缺乏。集结在同一地点的部队越多,这两方面的物资当然也就越缺乏。但是,对于向外扩展,取得更大的空间、取得更多的给养和宿营条件来说,兵力优势岂不也是一种最好的手段吗?1812 年拿破仑进军俄国时,曾经史无前例地把军队大量集中在一条大路上,因而造成了同样是史无前例的物资缺乏,这不能不归咎于他的那条原则:在决定性的地点上集中的兵力越多越好。 他在这里是否过份强调了这条原则,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如果要避免遭到物资缺乏的困难,只需在较宽的正面上前进就行了。在俄国不会缺少空间,一般地说,缺少空间的情况也是极少的。因此,从这里找不出任何根据可以证明同时使用优势很大的兵力就必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军队。可能有人认为:虽然把本来可以留待必要时使用的多余的兵力都用上去能减轻整个军队的负担,但大风大雨和作战时不可避免的劳累会使它减员。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