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外国文学 > 战争论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五七 | |
|
|
第二十二章 单线式防御 凡是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防哨来直接掩护某一地区的防御部署都可以称为单线式防御。我们所以说直接掩护,是因为一支大军队分几个部分并列配置时,不构成单线式防御也能掩护广大地区不受敌人侵犯,只不过这种掩护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系列行动和运动的效果实现的。 要想直接掩护广大地区,防线就必须很长,这样长的防线显然只有很小的抵抗能力。即使在这条防线上配置最大的兵力,如果对方的兵力同防御的兵力差不多大,这条防线的抵抗力还是很小的。因此,单线式防御的目的只能是抵御力量较弱的进攻( 不论造成进攻力量较弱的原因是战斗意志不强,还是兵力不大,都是如此)。 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修筑的,它是抵御鞑靼人的侵袭而修筑的屏障。同亚洲和土耳其接壤的欧洲各国的所有防线和边防设施也都具有这样的意义。在这种场合采取单线式防御,既不是不合理的,也不是不符合目的的。当然,这种防御并不能防止每一次侵袭。但是,它毕竟能增加侵袭的困难,因而能减少侵袭的次数。在这些国家同亚洲各民族几乎经常处于战争状态的情况下,防线的这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战争中欧洲各国之间的防线,同这种单线式防御极为接近,如莱茵河畔和尼德兰境内法军的防线就是这样。建立这些防线的目的,实际上只是抵御敌人为了征收军税和掠夺物资而对国土进行的进攻。这些防线只应该用来抵御敌人的小规模活动,因而只宜使用次要的力量。但是,当敌军用主力进攻这种防线时,防御者当然也就不得不用主力防守这种防线,这样,他就采取了不是最好的防御措施。由于在这种场合有这种不利,以及由于防止敌人临时的侵袭是非常次要的目的,用这种防线去达到这个次要目的又很容易过多地浪费兵力,因此在今天看来,这种防线是有害的手段了。战争的威力越大,使用这一手段就越没有益处,就越有危险。 最后,掩护军队舍营用的、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正面宽大的前哨线防御,也可以看作是真正的单线式防御。 前哨线进行的抵抗主要是对付威胁个别舍营地安全的袭扰和小规模活动的,在地形有利的情况下,这种抵抗在这方面可以发挥足够的威力。如果前进的是敌军的主力,前哨线就只能进行相对的抵抗,也就是说只能为了赢得时间而进行抵抗。而且,这样赢得的时间在大多数场合也不会很长,因此也不能把赢得时间看作是前哨线防御的目的。敌军的集中和前进决不可能秘密到这种程度,以致防御者只有通过前哨的报告才能发觉它,如果防御者处于这样的境地,他也就太可怜了。 可见,即使在这种场合,单线式防御也只是用来抵御力量较弱的进攻,而且象在其他两种场合一样,并不同它的使命发生矛盾。 但是,把负有抵抗敌军主力保卫国土使命的主力分散成一长列的防哨,也就是把它们分开配置成单线式防御,看来是如此不合情理,以致我们有必要详细地探讨随同这种配置出现的情况和造成这种配置的原因。 任何山地阵地,即使它是为了以完全集中的兵力进行会战而占领的,也都可以而且必须有比平原阵地更宽大一些的正面。这种阵地的正面所以可以宽大一些,是因为地形条件使抵抗能力大大提高了。这种阵地的正面所以必须宽大一些,是因为防御者,象我们在山地防御一章中已经说过的那样,需要有一个更广阔的退却用的地区。但是,如果没有很快进行会战的可能,如果敌人有可能同我们长时间对峙,不出现对他有利的时机就不会采取行动( 这是大多数战争中极为常见的状态) ,那么,防御者自然就可以不限于占领最必需的地区,他自然就可以在保障军队安全的前提下向左右尽可能多控制一些地区,从而取得种种利益,这一点我们还要进一步说明。在便于通行的开阔地区,人们通过运动可以比在山地更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在开阔地区很少有必要通过扩大阵地正面和分散兵力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这样做也危险得多,因为分散的每个部分只有较小的抵抗能力。 但是,在山地要想保住任何一个地区,主要要依靠扼守地区的防御。在山地,防御者不可能很快地赶到受威胁的地点,如果敌人抢先一步,那么,即使防御者使用的兵力比敌人大一些,他也很难把敌人逐走。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山地经常采用的部署,尽管不是真正的单线式防御,也是近乎单线式防御的防哨线。当然,这种分散成许多防哨的配置和单线式防御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统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跨过这段距离而陷入单线式防御。起初,他们分散兵力的目的只是为了掩护和保住某个地区,后来是为了军队本身的安全。每个防哨的指挥官都希望占领自己防哨左右的这个或那个接近地以便对自己有利;这样一来,整个军队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地把兵力分散了。 因此,以主力进行的单线式防御,我们认为并不是为了制止敌人军队的进攻而有意选择的作战形式,而是防御者为了追求另一个与此完全不同的目的( 即在敌人无意采取决定性行动时为了保住和掩护自己的国土) 而陷入的一种状态。尽管如此,陷入这种状态总是一种错误,而诱使统帅陆续派出一支支小部队去设立防哨的理由,同军队主力所要达到的目的相比,总是无足轻重的。我们上面这样的认识只是说明统帅有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误。人们往往没有注奉这是估计敌我形势不正确的错误,而认为是防御方法本身有缺陷。而且,每当采用这种方法取得有利的结果时,或者至少没有遭受损失时,他们又默认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在七年战争中亨利亲王在他指挥的几次战局里,虽然采取了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最明显的正面宽大的防哨配置,因而这几次战局比任何其他战局更值得称为单线式防御,但是,因为国王认为这几次战局是无可非议的,于是人们也就称赞它们了。人们当然完全可以为亲王这些配置辩解,他们可以说亲王是了解情况的,他知道敌人不会采取任何决定性的行动,他配置军队的目的始终是尽可能占领正面宽大的地区,所以只要情况许可,他是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大防御正面的。但是,假设亲王由于这种配置而遭到一次失败,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人们恐怕也应该这样说了吧:这并不是亲王采用的防御方法本身有缺陷,只是他选择手段不恰当,使用这种方法的场合不适宜。 以上我们尽可能地说明了主力在战区内是怎样形成所谓单线式防御的,并且说明了,这种防御怎样才是合乎情理的和有利的,也就是说不再是荒谬的,但是,我们还必须指出,统口巾或他们的司令部,有时确实可能由于忽略了单线式防御本来的意义,而把它的相对价值绝对化了,相信它真能防止敌人的任何进攻,这样就不是采用手段不当,而是把手段完全理解错了,事实上似乎也曾经有过这种情况。我们愿意承认,1793年和1794年普、奥两军在孚日山的防御中看来就做过这种不折不扣的蠢事。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