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东方玉 > 金凤钩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九


  当下就指点山径,说了个大概方向。

  谢少安拱手称谢,别过老人,三人就照着他说的方向走去,入山渐深,人迹渐渺!

  山上已经找不到小径,但三人脚下却在逐渐加快,这样奔行了一刻工夫,也不知超过了多少不知名的山岭幽壑。

  谢少安一面奔行,一面打量留神四外山势,这时算算差不多已有五六十里路程。

  奔行之间,瞥见前面一座高峰,和那老人说的相似,远望

  过去,当真像一只庞然巨舟,心中不禁一喜,忙道:“前面就是铁舟峰了,我们快去。”

  说完,脚下突然加紧,朝前飞掠而去。

  姜兆祥、李玫一身轻功,原也不弱,但比起谢少安来,就相形见拙,两人竭力提气纵掠,还是落后了一大段。

  但奔行了不过里许光景,谢少安已在前面停下脚来,等两

  人到得身边,才指指前面一道山谷,说道:“前面谷口,有两间茅庐,大概就是铁舟老人的住处了,据说这位老人家脾气不

  好,待会见了面,务请姜兄和李姑娘多担待一些才好。”

  两人举目望去,果见前面一箭来远,一道山谷的谷口,盖着两间茅屋,一扇木门,紧紧掩着。

  铁舟老人,姜兆祥和李玫从没听人说过,但想到谢少安一身武功,何等高强,他专程赶上庐山,来找铁舟老人,不用说,这位老人定是武林中的前辈高人无疑。

  姜兆祥道:“谢兄放心,咱们不开口好了。”

  一行三人,由谢少安为首,缓步走近谷口,到得茅屋前面,谢少安刚一停步,正待伸手叩门!

  只听一个苍老声音喝道:“你们做什么来的?这里没人,快走,快走。”

  明明有人说话,他却说“这里没人”。

  谢少安躬了躬身,恭敬的道:“在下谢少安,是专程求见一位老人家来的,不知……”

  那苍老声音怒哼道:“我告诉你这里没人,就是没人,还啰嗦什么?”

  谢少安听得一怔,心想:“这人脾气当真古怪得很!”

  当下说道:“在下想请问老方丈一声,这里可是铁舟峰么?”

  苍老声音道:“你问铁舟峰作甚?”

  口气之中,一派不耐!

  谢少安道:“在下奉家师之命,求见铁舟老人来的。”

  苍老声音道:“老夫不见什么人,什么人也不见。”

  原来他正是铁舟老人。”

  谢少安喜道:“老丈原来就是铁舟老人。”

  那苍老声音道:“老夫没说我不是。”

  他没待谢少安开口,问道:“你师傅要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谢少安道:“家师曾说,三十年前,你老答应过家师……”

  苍老声音重重哼了一声,过了半晌,才道:“你们进来。”

  谢少安答应一声,伸手一推,原来木门只是虚掩,应手推启。

  跨进门去,里面是一间长方形的房屋,左首另有一个门户,挂着一道花布门帘,那是厢房。

  堂屋中间,放着一个竹榻,竹榻上坐一个身穿土布大褂的干瘦老头,手里拿一支尺许长的竹根旱烟管,正在吸着旱烟。

  这老头,不用说就是铁舟老人了。他长相古怪,枯瘦得如同干姜一般,头顶甚尖,盘着一茶小辫子,满脸骨骼突出,面色灰黄,酒糟鼻,一双眼睛特别小,但却锐利有光,令人几乎不敢逼视,下颏生得历历可数的几根黄须,又短又硬。

  这时瞪着一双小眼珠,朝三人骨碌碌一阵打量,然后朝谢少安问道:“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谢少安恭身道:“在下谢少安。?

  干瘦老头目光一瞥李玫、姜兆样二人,向道:“这两个娃儿呢?”

  谢少安道:“他们是在下的朋友……”

  干瘦老头没待他说完,忽然哼了一声道:“他们是你的朋

  友又不是老夫的朋友,进来作甚?出去,出去。”

  这话实在太没礼貌,姜兆祥还忍耐得住,李玫已经粉脸一沉,冷冷的道:“出去就出去,我们本来就不是要找你来的。”

  说完,掉头就往外走。

  姜兆祥急忙跟了出去。

  干瘦老头大声道:“女娃儿,你说什么?你不是要找老夫,那是找什么人来的?”

  李玫道:“我找什么人,你管不着。”

  干瘦老头气呼呼的道:“好,好,不找老夫,那就给我滚得远远的。”

  李玫道:“我偏不走,我只要不在你的破屋子里,你管得着?”

  干瘦老头拿她没办法,摇摇头,一双小眼珠忽的落到谢

  少安身上,问道:“小子,你现在可以说了,你是做什么来?”

  谢少安道:“在下方才已经告诉过老丈了。”

  干瘦老头道:“你方才说过什么?”

  谢少安道:“在下方才告诉老丈的就是,家师曾说,三十年前,你答应过家师。’

  干瘦老头道:“就是这句话么?”

  谢少安道:“正是。”

  干瘦老头伸手抓抓头皮,问道:“三十年前,老夫答应你师傅什么?”

  谢少安道:“这个在下就不知道了。”

  干瘦老头道:“你师傅没告诉你?”

  谢少安道:“没有。”

  干瘦老头道:“你师傅叫甚名字?”

  谢少安道:“在下不知道。”

  干瘦老头忽然觉得好笑,耸耸双肩,望着谢少安嘻嘻笑道:“好小子,你居然连师傅的名字,都不知道!”

  谢少安道:“家师从来告诉过在下,他老人家不肯说,在下自然不便多问了。”

  干瘦老头道:“你既不知师傅是谁?又不知到这里来做什么?你都说不出来,叫老夫如何知道?”

  他刚说到这里,只听门前响起一个重浊的声音说道:“晚辈天天山门下赵复初,奉奉家师之命,叩叩谒铁舟老前辈来的。”

  这人有些口吃,说起话来,似是十分吃力。

  干瘦老头皱皱眉,自言自语的道:“怎么又有人找铁舟老儿来了。”

  沉声道:“进来。”

  那人应了声“是”,急步趋入,走到竹榻前面,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说道:“晚晚辈赵复初叩叩见老前辈。”

  谢少安站在边上,只见此人个子不高,四脸,皮肤黝黑,双目细长,嘴唇极厚,看去约有三十出头,身躯肥胖,穿着一袭淡青湖绉长衫。

  只要看上他一眼,就会令人有俗不可耐之感,干瘦老头吸着旱烟,说道:“老夫不喜俗礼,你快给我起来。”

  赵复初恭声应“是”,慌忙从地上爬起,看到谢少安站在边上,又抱拳拱手,含笑说道:“兄台请了。”

  谢少安因他和自己招呼,也还了一礼。

  干瘦老头道:“你叫赵复初?是天山葛老儿的门下?”

  赵复初躬身道:“是是,家父赵槐杯,和老前辈也也是旧识。”

  干瘦老头冷冷的道:“原来你是好好先生的儿子。”

  好好先生赵槐林,现在已经七十多了,他是大江南北,武

  林同道,声望最隆,人缘最好的一位长者,只是如今年岁大了,早已不问俗事,只是在家纳福。”

  赵复初忙道:“正……是。”

  干瘦老头冷冷的道:“你来作甚?”

  赵复初慌忙暗笑道:“晚辈来的时候,家父曾要晚辈带带来两式小小礼物……”

  说到这里,立即朝门外喝道:“康和、永燮,你你们还不送送进来?”

  他话声才落,只听门外有两人应了声“是”,接着但见走进两个青衣人来。

  前面—个身材高大,脸型扁方,后面一个是中等身材的尖瘦脸。

  这两个人神色恭敬,每人手上捧着两个长方形的大红纸包,缓步走到竹榻前面。

  扁脸汉子恭身一礼,说道:“小的陈康和叩见你老。”

  说完,把两个大红纸包放到干瘦老头身侧左首竹榻之上。

  尖瘦脸汉子同时躬身一礼,说道:“小的徐永燮。”

  说完,也把两个大红纸包放到干瘦老头身侧右首竹榻之上,然后一齐退到赵复初身后。

  干瘦老头被他们这番动作,弄得稀里糊涂,瞪着一双小眼睛,望望左右四个大红纸包,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赵复初巴结的道:“家父素知你老喜欢蜜饯……”

  他走上一步,先把左首两个大红纸包,迅快打了开来,说道:“这是一盒桃脯、一盒杏脯。”

  然后又打开右首两个大红纸包,接着说道:“这两盒,一盒是金丝蜜枣,一盒是梨子干,家父特地命晚晚辈带来,你老尝尝……”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