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东方玉 > 金凤钩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〇四


  那知河海客看他手势一动,立即变招攻出。鹰叟左手未发,河海客剑招又变。

  他每一剑,都是敌未动,他不动,敌才动,他先动,剑势似缓实快,倏忽变化,攻人必致要害。

  鹰叟李无畏连让他攻出三剑,一直没有还手的机会,心头不觉大感惊骇!但他究是久经大敌之人,待得河海客第四剑刺出之际,突然身形一闪,侧身欺人,当胸一掌直击过去。右掌未收,左手五指如钩,闪电朝河海客执剑右腕扣去。

  河海客没想到他会发剑之时,不退反进,直逼过来,剑势走空,再待变招,已是不及,口中暴喝一声,左手当胸推出,硬接对方一招,身形微侧,右手迅疾往后一缩抽回长剑。

  这是一记硬拚手法,左手硬接对方一招;但也避开了鹰叟向他右腕的一记鹰爪手。因为鹰叟抓的是他右腕,他右腕向后缩回,除非你手爪不畏利刃,否则就抓在他剑刃之上。

  天下没有一个人的手指,能一把握住利剑,不畏锋镝的。

  但听蓬然一声,两人双掌击实。这一招,鹰叟李无畏自然暗暗高兴,他数十年潜修,掌上功夫,自然不是毛头小伙子所能接得下来,少说也得把对方震飞出去一丈来远!

  那知双掌乍接,但觉对方掌力雄浑,似乎不在自己之下!

  鹰叟李无畏身不由已后退了半步,再着河海客,居然也只是后退一步,但巳站住了椿。心中简直不敢置信,这个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的人,会有如此深厚的掌力?

  这一掌交击,他自然知道决不能让对方缓过手来,因此呵呵一笑道:“朋友果然不错,那就再接老夫一掌试试。”

  喝声未落,右臂暴伸,劈面又是一掌,直劈过去。

  这回双方相距,还有七八尺距离,他这一掌,使的是“劈空掌”力,掌势出手,一团强猛潜力,应掌而生,直向河海客身前撞去。

  河海客在内力上,显然较鹰叟李无畏逊上半筹,其实就算较李无畏稍逊,也已难能可贵了!但他原是心高气傲之人,当着天下群雄,岂肯示弱,口中大笑道:“在下自然奉陪。”

  突然剑交左手,右腕微屈,迎着推出一掌。

  他这一掌,同样风声飒然,掌势劲急,两股掌风乍接,又是蓬的一声,两人之间,旋风飞卷!

  这回鹰叟站立不动,河海客却被震得连退了两步。

  鹰叟脸上不觉飞起得意之色,阴侧侧笑道:“朋友已经接下两掌,那就再接我第三掌。”

  话才说到一半,突然纵身跃起,在半空中身子一躬,双手劈击而下。你别看他身材高大,这一凌空跃起,弓身发掌,当真疾若鹰隼,快似雷劈,朝河海客当头击下。

  这一记的威势,如苍鹰扑兔,如灰鹤攫蛇,势道之猛,较刚才那一掌,尤其过之。

  河海客虽已觉出对方功力,胜过自己,但两掌都已接下,第三掌岂肯不接?只是他也不敢大意,双足一蹲,使了个骑马步,然后气聚丹田,功运双臂,猛地吐气开声,双掌朝上托起。

  这一记“刘海托天”,确已运起了十成功力;但鹰叟的功力修为,至少已有十二成火候。

  以十成比十二成,硬是少了两成,这一声,不是“蓬”而是“砰”然大震之后,河海客这第三掌,居然也接下来了。

  只是他一个人,被推的直摔出去八尺来远!

  不,他原式不变,被掌风震了出去,但落到地上,还是双掌托天的骑马式。

  鹰叟倏然飞泻,落到河海客身前,五指如钩,一把抓住河海客脉门,悬空提了起来。

  河海客身悬而椿不乱,有如生铁铸成的一般,他虽在调气运息,全身依然无懈可击。

  鹰叟紧扣他脉门,虽然悬空把他提起,一时竟然无处可以下手,倒行了十数步(倒行正是提防河海客反击也),正待把他向外投出!

  河海客右腕被执的人,忽然借势腾身,口中大喝一声,双脚连环踢出。

  鹰叟虽然扣着他脉门,但因河海客全身宛如铁铸,扣着脉门也一无用处,此时骤见河海客连环踢来,心头着实吃惊,却也激起了他的怒火,手爪用劲,猛地朝上丢起。

  河海客突然一个倒翻筋斗,从鹰叟头顶掠过,翻到他背后,十指连弹,发出十缕尖风,朝鹰叟背后大穴袭去。

  鹰叟急忙转过身去,依然不见河海客的踪影。原来河海客早巳随着他转了过去,仍然躲在他背后,而且在转身之际,早巳迅快探腕,拔起了他方才插在地上的长剑。左手五指连弹,又是五缕劲风,朝鹰叟右腰袭到。

  鹰叟心头又惊又怒,身形急旋,双手连续拍出,但河海客还是紧随他身后,你旋亦旋,你停亦停。

  鹰叟每一记掌风,都如惊涛拍岸,凌厉如刀,但掌风总究拍不到背后,就算扫到,也没有准头,河海客轻易就闪避过去。

  鹰叟急怒交进,蓦地大喝一声,身形凭空拔起二丈多高,这下河海客自然无法遁形!

  鹰叟后高临下,在空中一个转身,双爪如钩,急扑而下。

  他外号鹰叟。自然擅长凌空扑攫,这一扑之势,疾风飒然,人还未至,十缕尖锐爪力,汇成一片网罟,直罩而下,使人气为之窒。

  河海客并不闪避,朗笑道:“来得好!”

  脚踏丁八,右腕一振,四尺阔剑向上迎劈出去。

  他这一剑,使出了十分力道,剑光夭矫,足有寻丈来长,宛如飞龙腾空,精虹射斗,森森剑气,不但直逼云霄,也横及一、二丈方圆!

  气势之盛,就是以剑术著称的飞天神魔闻于天、七煞剑神庄梦道,和站在十丈以外的天山神剑葛维朴,都不禁暗暗点头!

  普善大师(少林古刹主持)不禁失声道:“达魔剑法!”

  “达魔剑法”,为达魔祖师卓锡嵩山时所创,为释家秘传,少林寺藏之经阁,视为镇山之宝。

  后因少林寺失火,剑法亦付之丙丁,故少林七十二艺,即以“达摩剑法”列名第一,实则失传已久了。

  却说鹰叟李无畏身起半空,施展平生绝技“鹰扬天下”,自以为河海客断难抗拒,那知双爪还未抓下,突觉对方一道精虹,破空直上,反击而来,森寒剑气,弥空如霰,自己扑攫而下的爪风,竟然被他硬行挡住。心头不禁暗暗一惊,身在半空,使了一个飞旋,身形一偏,像苍鹰敛翼,朝地上飞落。

  河海客长剑忽然一圈,身随剑走,跟着鹰叟掠了过去,右臂一挥,森寒剑光,朝上横扫,划起了一道雪亮的匹练。

  鹰叟方待下落的人,又被横扫而来的剑光,挡在身下,心头大怒,猛吸一口真气,双臂一划,身形重又朝上升起,口中大喝一声,双爪左先右后,十指钩屈如钢,朝河海客头顶抓落。

  河海客双足一弯,成“坐马式”,左掌向外一绷,右手带转扫出的阔剑,在头顶划了一个圆圈。

  这是“达摩剑法”中的一招“佛光普照”。剑式一起,一圈剑影,冉冉升起,光圈所及,足有六七尺见方,化作一片晶莹透澈的薄冰。

  河海客就在这片圆形的薄冰之下。

  所谓薄冰,自然是漾起的剑光,剑势奇幻已极!

  鹰叟双爪贯足了全身功力,这一击,足可裂石开山,洞穿金石;但他对这一圈薄冰似的剑光,也深怀戒惧!

  明明可以穿越而下,却不敢贸然尝试,身形一个回旋,又飞了开去。

  他果然不愧鹰叟之名,人在半空,回翔飞舞,当真像一头巨鹰!

  伹人总究是人,不是飞鸟,飞鸟凭借它天生的一对翅膀,可以翱翔天空;人没有翅膀,所凭借的只是提升着的一口丹田之气而巳!

  鸟有天生的翅膀,有时飞倦了,还需要停下来体息,何况没有天生翅膀的人,凭着一口真气,和手划足踢的姿势,在空中转上一个圈,已是了不起了,这口气总不能一直蹩在胸口,只提不换。

  鹰叟李无畏正因外号“鹰叟”,一身修为,和绝世轻功,已经比一般练武的人,高出了不知多少。

  这一阵功夫,他身起半空,已经换了三口气了。

  这不比水底换气,你要把提着的气,轻轻呼出来,再换吸气,如无极高轻功,那能办得到?

  鹰叟经过三次俯冲,心头止不住暗暗焦急,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腾身而上,本来是最拿手的杀着,竟然会连续失效。

  本来最拿手的扑击,如今变成了欲上不能,欲下不得!

  因为河海客这套剑法,变幻无穷,神奥莫测,他又似乎有意乘自己飞身纵起之时,把自己隔断在空中,不让自己下来。

  旁人看见他在空中来回飞翔,叹为观止,认为平日只闻鹰叟之名,今天可开了眼界了,但鹰叟可心里有数,自己最多也只能在空中换五口气,如今已换了三口,不可能僵持下去。

  心念闪电一动,口中突然发出一声长啸,身形一侧,啸声划过长空,快若流星,朝三丈外投去!

  显然他已发觉河海客剑术高,自己想冲破他拦截的剑光,并无多大把握,因此舍了河海客,朝三丈外射落。

  他一世以腾空扑缶取胜,直到此时,才感到要落在地上的重要。

  河海客早巳料到他有此一着,口中大笑一声,身如箭射,朝他飞落之处,跟了过去,挥手发剑迎空撩劈。

  他在掌力上,虽不及鹰叟的深厚;但剑上造诣,却极为精湛,一剑在手,变化奇奥,把古拙的“达摩剑法”,发挥到意在剑先。

  飞天神魔闻于天自然看得出来,鹰叟身悬半空,自己再不加以援手,只怕非伤在河海客剑下不可。

  但他自持身份,自然不肯自己出手,这就转过脸去以“传音入密”朝蛇皇余元说道:“余兄,你快去把李兄接替下来才是。”

  蛇叟余元因八臂金童华春风已经现身,眼看今日之局,已是惨败多于胜算,心头正感进退两难。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