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东方玉 > 金凤钩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一二


  毒姑妈令狐大娘悻悻的道,“原来古大侠早有准备,老婆子那是多管闲事了。”

  话声方出,只听耳边有人轻轻说道:“你大概没在他身上使上‘迷失散’,有些失望吧?”

  这话轻得有如蚊子叫,自然只有令狐大娘一个人听到,心头猛然一凛,目光四顾,厉声道:“什么人在我耳边说话?”

  令狐芳道:“奶奶,没有啊?”

  毒姑妈心里最忌惮的,自然是八臂金童和葛大先生两人了上急忙回头看去,八臂金童正在和葛大先生低低的说话。

  方才那句话,似乎不是这两人说的。

  杨继功和谢少安一起走到八臂金童面前,杨继功双手把“地符”呈上,恭敬的道:“老前辈取宝赈灾,事关数十万灾黎,这方‘地符’,是闻天君临行所赠,晚辈借花献佛,就请老前辈收下了。”

  八臂金童伸手接过“地符”,呵呵一笑道:“杨少侠这份盛意,老夫谢了。”

  回头朝葛维朴笑道:“方才我已经在本寺作了详细的勘察,藏实地点就在寺中,应无疑问,只是查不出一点头绪来,现在咱们按图索骥,再去找找看。”

  冰儿叫道:“师父,我也去,我和管姐姐、李姐姐,都仔细看过地符,也好给你老人家参考。”

  八臂金童笑道:“你想跟我们去,就说要跟我们去,别出花样。”

  冰儿道:“我说的都是真话,那天银发魔女答应替谢大哥、杨大哥治疗蛊毒,但要索取地符为酬。咱们因为不知道这方玉佩有何用处?曾把玉佩两面划的图画,牢记在心,不信,你就问问管姐姐、李姐姐,我说的对不对?”

  八臂金童笑道:“好吧!你们随我老人家进去,只不过咱们为了找寻时方便,大多人进去了,就会碍手碍脚,因此诸位还是仍在这里等着的好。”

  七煞剑神庄梦道拱拱手道:“前辈只管请,晚辈等人就在这里好了。”

  冰儿朝绝情仙子、李玫两人招招手道:“管姐姐、李姐姐咱们走。”

  就在此时,只所有人老远把话声传了进来:“老檀越慢点走!”

  从寺外飘然走进一个面目枯槁的灰袍老僧来。

  第五十章 佳话永传

  少林寺主持普善和师弟瞽一、普光三人,骤然看到灰袍老僧,不禁齐齐一怔,急忙拜下去,说道:“弟子普善、普一、普光,叩见师叔。”

  原来这灰袍老僧正是枯佛无名大师,他枯瘦的脸上绽出一丝微笑,点点头道:“你们起来,老僧三十年来,未曾离开过九连山一步,但今天却是第一次回到寺里来。”

  普善、普一、普光依言站起。

  无名大师却朝八臂金童行了一礼,道:“老檀越不用找,藏宝地点,老衲知道。”

  他是当年三合会的总护法,自然知道的了。

  八臂金童道:“好哇,老和尚,你怎不早说?”

  无名大师合十道:“善哉,善哉,老衲只知地点,但据先师口气,里面还有极为凶险的埋伏,那是出于昔年著名巧匠公冶逊之手,机关布置,另有秘图,老衲就不得而知了。”

  八臂金童道:“老和尚既然知道,那就请带路吧!”

  枯佛无名大师双手合十,朝在场众人,行了一礼道:“诸位檀越,既然驾临敝寺,那就一起请进去瞧瞧吧,老衲替诸位带路。”

  说完当先朝左首一道腰门行去。

  两个“武林盟”差不多全已解散,目前留在大天井上的,只有七煞剑神庄梦道、丐帮帮主姜剑髯、峨嵋青衣庵主无缘师太、太极手任子春,以及负了伤的三元会会主霍长泰、长江帮铁掌水上飘于显,六合门掌门人段斗枢、八卦门掌门人高德辉等四人。

  再就是琵琶仙、金笛解元文必正、绝情仙子管弄玉、谢少安、冰儿、杨继功、姜兆祥、李玫、毒姑妈令狐大娘和她孙女令狐芳等人。

  当下由枯佛无名大师为首,领着八臂金童、葛大先生、铁舟老人、古不稀先行。由本寺主持普善等三人,陪同大家随着鱼贯而入。

  这是一条通向少林古刹后院的雨道,真青石板两旁,蔓草丛生,显然平时很少有人从这里进出。

  甬道很长,大家默默的走着,大约经过三重殿宇,那是因为每一座殿宇,都有一道腰门。

  枯佛无名大师领着众人,走到通道尽头,忽然停步,这里有一道木门,锁着一把大铁锁,铁锁自然巳是铁锈斑剥,显然很久没有人开启。

  枯佛大袖一拂,铁锁便自跌落。伸手推启大门。当先举步朝门外走去。

  这里已是少林古刹的寺后,四周围着高大黄墙,一片石砌的院子,石板缝中,长出来的青草,也已没径。

  几棵合抱大树,倒挂着藤蔓,巳和地上青草,连成—线。

  枯佛无名大师领着众人,穿过院子,北首是后山山坡,迎面约有二三十级石阶。

  大家拾级而上,登上石砌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青石为柱,上覆绿瓦的六角亭子。

  六角亭中,四周围以白石栏杆,石柱上还雕刻着几副对子,只是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

  亭子里面,有一方扇形小匾,蓝底金字,还依稀可辩那是“有风来仪”四字。

  冰儿看到亭子,不由啊了一声道:“果然有一座亭子!”

  枯佛回头微微一笑道:“女施主大概看了‘地符’上刻着一座亭子,才认为这里有一座亭子了,其实本寺前后,一共有五座亭子,这里已是第六座了。”他口气微顿,接着道:“据说本寺六座亭子,均出自公冶老施主之手,形式完全相同。”

  冰儿道:“那么这座亭子,就是藏宝的地方了?”

  枯佛颔首道:“不错,藏宝之门,就在这方石碑之中。”

  说着伸手朝亭后一方高大的石碑指了指。

  大家举目瞧去,但见石碑约有一丈五尺来高,嵌在山石之中,怕不有几千斤重?

  石碑因有亭子保护,碑上雕的字还相当清楚。

  那是记述某年某月某日,有五色丹凤,栖息于此,其中自然涉及佛教经典,洋洋千言,出于一位通儒手笔。

  枯佛神色肃穆,双手合掌道:“这座亭子,题名‘有凤来仪’,还有一个出典,其守并非真的有五色丹凤,栖息于此。”

  冰儿道:“那是什么呢?难道这碑文是捏造的么?”

  枯佛道:“有凤来仪,当然不假,但并不是五色丹凤,是前明长公主为了复国奔走,曾范临本寺。先师后来创立天地会,就是遵循长公主的指示,如今算来,已是百年前的事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