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高庸 > 感天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五一


  凌茜不期然从心底升起一阵恐怖之感,举手抹了抹额上汗珠,娇躯疾拧,重又奔落山顶,一面取出肩上长剑,一个劲儿寻那地势低洼,可能是溪涧的地方,便用剑尖敲击着冰层。同时,将“血气气功”逼注剑尖,利用剑上发出的热力,溶化税雪,探寻溪流的位置。

  这方法虽然有些用处,但等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溶雪找到溪水,却发觉那些溪水,反呈微温,并不是她要寻找的冰河。

  时间一分一秒逝去,她几乎已用尽全身精力,仍然寻不到冰河所在,而东方天际,却已经泛起一片鱼肚色。

  正当焦急无计之时,忽觉目光过处,望见数丈外一棵大树之下,有一堆黄色土堆。

  山中黄土,原不足奇,但奇在如此弥天大雪之下,满山都被雪掩盖,偏偏这一小块土堆上,却一片雪花也没有?

  凌茜心念一动,轻轻一飘身,掠到树下,细细一看,倒吃了—惊……

  原来那堆黄土,竟是一个坟头,此时坟侧积雪,已被人打扫得千干净净,正前方尚置着香烛水碗,以及几样祭奠用的物品。

  显然,在不久以前,曾经有人在坟前扫祭,那么这些深夜到荒山中扫墓的人是谁?他们又到那里去了?

  凌茜暗怀鬼胎,绕到坟前,俯身细读那墓碑上的字迹,赫然竟是——

  “大侠林一波之墓”七个大字。

  她心头微微一动,喃喃说道:“林一波……他不是海天四丑中的一个吗?”

  想到‘海天四丑’,凌茜便不由自主生出一阵歉疚之意,那四个丑陋的怪人,虽然和秦佑、辛弟有着杀师弑父之仇,但对她却有传讯赠宝的大恩。人生在世,恩怨分明,何况他们所赠“犀顶珠”,此时正关系着陶羽的成败生死,然而,她曾经面允传授四丑“冲穴御神”大法,却至今未曾兑现。

  君子一诺,快马一鞭,凌茜心中暗自思忖,这座坟墓,分明是三丑所立,借此大树,正可了却一段心愿。

  当下运起神功,力透指尖,遥遥向那大树树干上,振腕疾书。

  不料才刻不足十个字,触手之处,忽然一陷,竟露出一个三尺见方的树洞来。

  那树洞边缘十分整齐,长宽各约三尺,显然是被人用利刃特意割成的,只是将树皮复原之后,一时不易看得出来。

  凌茜脑中灵光乍闪,忽然记起竺君仪曾对她提起过,那日竺君仪在乱山中遭遇宫天宁之前,曾将陶羽秘密安置在一棵大榕树中空的树干里,而那棵大树左近不远,便是千年冰河溪流经过的地方。

  这一喜,真是大出望外,她立刻开始仗剑在树干附近敲击探索,果然不多片刻,竟被她发现了那条溪流的位置。

  她怀着无比激动,扫开积雪,敲破浮冰,冰下流泉淙淙,正有一条涓细的泉流,最奇怪的,是这冰河溪水虽然奇寒彻骨,溪水却并不结冰,只在水面积雪的地方,有一层薄薄的浮冰而已。

  凌茜高兴得险些流下泪来,连忙从身上取出一只药瓶,倾出药丸,却用那只瓶子,满满盛了一瓶溪水,藏妥之后,重回树下。忖道:看来善恶报赏,一点也不错,我若不是存心实践诺言,准备将“冲穴御神”大法刻在树干上,决不会恰巧发现这条溪流的位置。

  因此,不再迟疑,运指如飞,将桃花门秘传“冲穴御神”大法,详详细细,都刻在大榕树树干上。

  刻完之后,仰面望天,这一阵耽误,天色早已大明。

  她长长吐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将树皮仍然安放回原来模样,然后低声说道:“林一波啊林一波,为了实践前诺,报答你们当初传讯赠宝之德,耽误了我许多宝贵时光,你如死后有知,应该助我羽哥哥及时恢复功力,方不在我一番苦心。”

  说毕,收剑入鞘,展步如飞,踏上归途。

  来时匆匆,去也匆匆。

  凌茜心急如焚,展开身法,真个归心似箭,田野、乱山、丛林、涧谷……一排排在两侧飞退,在脚下掠过。

  大雪天,空中总是彤云密布,不见阳光,因此,她也无法推测准确的时刻,现在她怀中盛着冰河河水,唯一的心愿,就是早早一步赶回陶羽身边。

  桃花岛轻身之术足堪傲视武林,但凌茜只嫌它太慢,太慢……

  渐渐接近了泰山山麓,远远望见那一片荒凉的农庄。

  田野间,已有早起的农民在活动,凌茜顾不得惊世骇俗,腾身飞纵,几个起落,掠到茅屋外,纤腰疾摆,穿窗而入。

  但是——

  茅屋中空空的,己不见陶羽的人影。只有灯萤如豆,和枕榻上尚存的余温。

  她愕然痴立在屋中,惊惶地口顾着,呢喃自语,道:“我……我毕竟是回来得太晚了……”

  泰山,观日峰顶。

  仍然是那片古老的平台,仍然是那座青石堆成的孤坟。

  但,今天,这片寥寂的地方,已经不再冷清和荒凉了。

  虽然一连下了半个月的大雪,整个东岳几乎全成了白银世界,这片观日峰头的平台上,银色的雪花,像铺上一层厚厚的雪毯。

  不知是谁首先在坟前供奉了一束怒放着的梅花,阵阵清香,横溢空际,坟头上的乱草,拔得—根不剩。

  从子夜以后,就开始有远从各地跋涉赶来的武林豪士,悄悄登上峰头。来的人第一件事,几乎全是肃穆地到坟前,向这毕受天下同道景仰的一代大侠罗伟的坟前,恭恭敬敬拜上三拜,然后,燃起一柱香,再退到坟边右侧空地上,席地坐下。

  及待天色初明,那片空地上已坐满百余名面容肃穆的武林人物,青石坟前,群香索索,密如繁垦,但整个山头,却静得没有一丝一毫声音。

  能到观日峰上来的,自量身价,莫不是武林中成名露脸的人物。其中更有许多是十五年前参与过第二次泰山武会的豪客侠士,此时再度静坐在这充满酸楚悲凉的观日峰项,每个人的心中,难免泛起无限沉痛。

  他们心目中只关切着一个问题:十五年前,罗大侠一招未出,惨死在观日峰上,十五年后的今天,他的遗腹子,究竟能胜得了飞云庄主吗?

  东方天际,慢慢亮了,卯正时候,峰下传来一阵轻微的衣据飘风之声,人群中微微引起一阵骚动,转眼间:峰下如飞上来八九条人影。

  来人中僧道俗家俱全,走在最前面的,是峨嵋派当今掌门灵空大师。

  人群中有人低声叹道:“唉……这一劫还不知谁死谁活。”

  灵空大师双手捧着一只檀木方盒,盒中所盛,正是那件满沾罗伟鲜血的袈裟。

  他疾行几步,到了坟前,屈膝跪倒,虔诚地把那方盒放置在坟头上,然后亲手点燃一束香,其余七大门派掌门人和巫山莫家堡主莫理高祖孙,一齐上前,垂首下跪。

  灵空大师领先拜毕,举香过顶,含泪祝告道:“武林失德,蒙尘己达三十年,灵空等顽混乖泪,无以应劫,沉沦时久,愧作殊深。是以敌血设誓、共盟于峨嵋金顶,愿舍此皮囊,渡化巨恶,共推陶少侠,掌武林正道盟主,今日峰顶武会,实乃生死存亡之机,大侠英灵不远,神威犹似当年,佑之助之,除此恶獠,灵空等愿承罪孽于—身,换武林百年生机,仙踪略驻,共襄盛事,不胜企盼之至。”

  八大门派掌门人依序奉香膜拜,然后起身,退到右侧坐下。

  当时人群中便有人问道:“武林正道盟主陶少侠怎么不见?”

  邛崃掌门“凌空虚渡”柳长青站起身来,抱拳朗声道:“陶少侠身负血仇,恩怨繁复,心情沉重,极须静摄,现今侠驾己抵泰山,只待辰刻一到,便将莅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