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 秦歌

 




  红丝巾,刀柄上的红丝巾在风中飞扬,在仇敌包围下的少年没有放弃抵抗,只是因为他不能辱没这刀柄上系着的红丝巾,他不能辱没红丝巾所象徵的那个人。红丝巾,手腕上的红丝巾在晚风中轻拂,该离开的少年没有离开那位少女,只是因为他不能辱没腕上系着的红丝巾,你只要系上这红丝巾,就不能让任何少女失望。红丝巾,腰上的红丝巾也随风飞舞,那位少年并不喜欢穿黑绸衣服,也不甚欢鲜红的丝巾,但一个少年身上若没有系著块红丝巾,简直就不敢走出门去。红丝巾不再只是一块鲜红的丝巾,它象征着的是勇气、是热情、是年轻。
  但决没有人敢把红丝巾系在脖子上,除了秦歌。虎丘一战后的秦歌已成为江南每个少男心目中的英雄,每个少女心目中的偶像。秦歌就是大人物,每个人心中的大人物,更是田思思心中的大人物。
  《大人物》开篇伊始,古龙就已把秦歌塑造成一位真正的英雄,受万人钦慕的英雄,让热血男儿的激情都能迸发的英雄。秦歌创造了一个红丝巾的神话,一个英雄的传说。虎丘之战结束时,虎丘山上欢声雷动,人人都为秦歌欢呼,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有着百折不挠的勇气的英雄,是秦歌创造了这个英雄,更是千万渴望英雄、渴望象征的人们创造的。
  但英雄始终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尽管在人们心中这一切对英雄来说都并不需要。人们希望看到的是在赌场上一掷千金面不改色的英雄;是在酒馆里杯来必干,只会闲杯太小,而不会去想酒醉醒后的难受的英雄;是在面临强敌时从不言退缩的英雄;是在遍体鳞伤后却丝毫不显痛苦的英雄;甚至是不知留候张子房是何物的莽汉。文化和思考对于人们眼中的英雄是不需要的,因为这些英雄已不再是人,而只是一些特质的象征。
  田思思为了追寻她心中的大人物而离家出走,一些机缘巧合让她看到英雄的另一面,她看到真正属于英雄自己的却隐藏在背后的另一面。出见秦歌时,田思思看到的确是想像中的英雄形象,因为秦歌的气派,那是属于大人物的气派,是田思思认为的大人物一定具备的气派。
  但随后的一些事情,却难免让田思思又有点失望,她想像中的大侠是应该去作见义勇为、扶弱锄强、主持正义、排难解纷的事情,为了五万两银子而作赌场的“打手”,是不是就没有了英雄的形象呢?(当然这些行为只是田思思眼中的行为,尽管古龙为了突出这种反差而并没有交待秦歌这些行为的真正动机和内蕴的意义,但读者完全可以根据后面的情节用许多理由来解释。)田思思所想的:“大侠一样也是人,一样要吃饭、要花钱,花得比别人还要多些,若是只做贴钱的事,岂非一个个都要活活饿死?”的理由虽然并不是一个对这件事情很好的解释,但同样也道出了武侠小说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侠们的银两从何而来?”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或许并不需要在武侠小说中得到答案,但是在现实中,生存赋予人类日常行为的含义是不是更有理解的必要呢?而武侠若要折射出更现实的社会的影子,而不是只停留在“成年人的童话”这个范畴内,是不是需要重新考虑武侠创作的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呢?
  你看见的是什么,你感受到的又是什么?某个时候,某个地方,不必惊奇,你所看见的一切。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你心中的英雄酒醉后躺在阴沟旁,不必惊奇,不必失望,去拿一条毯子为他盖上。这样的他才算是你心中真正的英雄,你心中真正的大人物。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