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 王动

 




  怀着凌云壮志的少年只身独闯江湖,虽经历诸多风险,却也终能一飞冲天,如鹰击长空。
  看破名利厌狐朋狗友的青年回归富贵山庄,与鼠虫为伴,终日长睡,却不能说是昔日英雄成懦夫,只可见鱼翔浅底。
  古龙笔下的王动是一个寓哲理于其身的人物,谁人能识得“动生不动,不动孕动”,方知“动者不动,不动者恒动”。与郭大路不同,王动从“入世”开始,历经“出世”,最终再次“入世”,整就一“动”画,佛者讲:十世方能修得真知,但王动却用最后的欢乐情怀告诉我们:只有当你愿意舍弃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跳出红尘,回头往昔之事,都能笑颜以对,以前的执著与愚昧只是一副画而已。古龙用他神奇的勾勒出的是欢乐英雄的又一典型。
  可以遥想王动少年时,何等意气风发,胸怀大志的少年,立志扬名,闯荡江湖,以双手打得江山。但他虽有一身好武功,江湖经验却浅薄的很,交友不慎直接将他导入了邪途,但也就因为这样,名利双收的他可以笑傲江湖。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纵酒狂歌的王动终于实现了少年的梦想,但总有一根细线牵绕着他,缠绕着的是他的内心,绝不只是简单的空虚,似乎还有“一些人天生就做不来坏人”奥妙在其中。名如何,利如何,又怎能换得我笑开颜?这样的稍加深化,却已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条。名利场中的人听了固然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还在期盼将来的少年们,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更何况还有王动的“出世”
  和再次“入世”。
  厌倦江湖的王动回到家中,老父却已离逝,血浓于水,未能在父亲在世时尽孝,也未能在父亲临终时见父亲最后一面,久藏心底的父子之情终于浮出心头,多重悔恨把王动推到了另一个极端。父亲外表的严厉和内心的慈爱,大雨中,树林里,每日的传授武功但又不愿让他知晓,简单的几个情节却道出了天底下大多数为人之父对子女的关爱的方式,并没有母亲似水般柔情的疼爱,更多的是内心默默的挂念和疼爱,但表象却甚至是近似苛刻的训斥,谁能说这是刚毅男子的过错呢?可孩子又怎能理解这一切呢?王动的理解是用他深深地悔恨换来的,多年的出门在外,又怎能忆起父亲深藏内心的关爱呢?但等到有所觉悟时,已太晚,太晚了。但此时“出世”的王动并没有从此沉沦下去,“出世”只是预示着蜕变的开始。
  是很难想象世界上会有一个懒到任凭老鼠在自己身上爬过却无动于衷的人能够为了见朋友的最后一面而走了几千里,能够为了逗乐一个啼哭的小孩子而翻几百个跟头,但这就是王动,再次“入世”后的王动,破茧而出的王动。所以那句:“白蚂蚁归你,红蚂蚁是我的”虽在情理之中,我却还是忍不住微笑,王老大就是王老大,富贵山庄如果是猪窝,那么王动就是猪大王,当之无愧的猪大王。他看似随口而出的话都能饱含事理的真谛,不是因为他天生聪明的多,而只是因为他已经历了生活,只有如此的经历了生活,才能有如此的对生活的理解。
  所以才有他时常微笑着望着郭大路、燕七、林太平,所以出现在他脸上的更多的是微笑,但郭大路却是开怀大笑。
  这是与郭大路完全不同的“欢乐英雄”,郭大路以赤子情怀闯江湖,犹如从未染黑过的白纸,走到哪里谁都能看见他的纯洁,这样的英雄是彻头彻尾的欢乐英雄。但王动却不能做这样的英雄,他的欢乐源自于他对生活内涵的完全理解,事实上这样也才更贴近现实。虽然在经历诸多变故后,可能演变成的是一老成世故,从不“动心”的人,美其名曰——成熟。但实际上这时候他们都是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枷锁,那副枷锁名曰——生活,但王动不同,尽管他同样经历了生活,但他却选择了蜕变,而不是出世后的“假入世”,而是彻底的“入世”,他已没有了对生活的负担,他已抛开了这副枷锁。对,他是很穷,但他穷得开心,对,他是很脏,但他的内心是干净的,对,他甚至是很懒,但在该动的时候他从不犹豫。就这样,“入世”的欢乐英雄——郭大路和“再入世”的欢乐英雄——王动走到了一起,故事的序幕已被拉开了,就不会有结束的时候。
  应该说,现实中是很难做到像郭大路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能只有荷花,但无疑,我们还是可以学学王动,在我们已被世俗同化的差不多时,在我们“出世”之后,不妨还是做一次蜕变,褪去我们的外壳,褪去我们的枷锁,做一做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欢乐英雄。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