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我们首先会注意它的书名。小说的书名是否精采,作家和读者都不会等闲视之。
中外名著的不少书名,往往渗透了作家的良苦用心。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在《司法公报》上看到一宗家庭教师杀害女主人公的刑事案件,激发了他的灵感,创作了一部名叫《于连》的长篇小说。但在校印期间,他改用《红与黑》作书名。“红”与“黑”,具有象征意义。“红”象征拿破仑时代,“黑”
象征封建黑暗统治。这是一种解释。其二,从于连选择的生活道路来看,“红”
代表军队的红色军装,“黑”代表教士的黑色道袍。第三,这两种颜色在小说的场面中也有一定意义。德·瑞那夫人是死在用深红色窗帘遮盖下的礼拜堂,而玛特儿小姐是穿了一身黑衣服出场的。正因如此,《红与黑》的封面设计者就用这两种颜色来预示一场冲突与悲剧的开始。再如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也颇具匠心。子夜,是指夜十一时到凌晨一时,这是夜已深沉而黎明未临的时刻,是整个夜中最黑暗的阶段。茅盾用“子夜”来暗示旧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终于敌不过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而失败,不是他本人的无能,是缘于那个时代背景。而“子夜”又点出夜虽然黑暗,但已是子夜,黎明在即。同样,曹禺的《日出》通过全剧尾声来表现人们对光明的追求,老舍以《月牙儿》来写妓女的生活暗淡与残缺,都显示了书名特有的重要意义。
相比之下,中国武侠小说的书名则比较简单而平直。清代与近代的侠义小说,书名大抵取忠义与刀光剑影为主。如《儿女英雄传》、《施公案》、《三侠五义》、《荒江女侠》、《十二金钱镖》。这类小说的书名沿袭很久,已成公式。
直到新派武侠小说的崛起,才有所改观。
金庸在起书名上十分讲究。如《飞狐外传》就别开生面。“飞狐”一词,即书中主角胡斐姓名之谐音对调,又是胡斐的性格与武艺的精辟概括。《天龙八部》取自佛经,显示了作者对佛学有所研究。《笑傲江湖》这个书名也取得巧妙,整部书是一部悲剧,但作者偏偏要说“笑傲江湖”,这自然有注脚,因为这部书从头到尾都是写令狐冲放荡不羁,不肯遵从世俗规范行事。步金庸后尘的港台武侠小说家在书名的创新上,从总体而言未能有新的突破,陈青云的《残肢令》、《金蛇枝》;秦红的《霹雳琴》、《武林第二街》;柳残阳的《落日屠龙》、《傲爷刀》、《血烟劫》、《千手剑》;东方玉的《一吻江湖》、《武林状元》;诸葛青云的《梅花血》、《英雄长剑美人情》;秋梦痕的《八变狼狐》、《九剑群花》;萧逸的《红灯盗》、《风雷谷》;云中岳的《剑海情涛》、《血汉妖狐》;上官鼎的《八极神童》、《月落大地》;忆文的《杀人殿》、《惊虹漂光剑》;卧龙生的《小邪神》、《飞花剑影》;曹若冰的《神眼劫》、《双龙江》,这些书名几乎大同小异,无不在兵器、侠义上做文章,有的带点恐怖惊险色彩,恐怕这也与出版商选择这样有刺激性的书名来吸引读者有关。
例外的是古龙,尤其是他后期的作品。较有特色的题目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追求诗情画意,如《流星·蝴蝶·剑》,《剑·花·烟雨江南》、《天涯·明月·刀》。
第二类是带有寓意的,如《九月鹰飞》、《午夜兰花》、《七种武器》。第三类是带有矛盾的书名,如《陆小凤》这个书名,人们很可能联想到书中主人公是个女孩子,其实却是一个“长了四条眉毛”的男子汉。《多情剑客无情剑》,“多情”与“无情”看似矛盾,其实却揭示了一个侠士内心的冲突。《英雄无泪》、《大人物》也各具匠心。古龙小说的题目,有的很雅,如《欢乐英雄》、《绝代双骄》、《名剑风流》、《彩环曲》。有的书名充满了动感,如《那一剑的风情》、《火并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七杀手》、《凤舞九天》。这类题目都较含蓄,也有美感。这无疑是古龙在作武侠小说上的又一个变革创新。
当然,在古龙留下的六十七部武侠小说中,也有的书名未尽其美,如《拳头》、《血鹦鹉》之类;还有的书名较雷同,他以刀与剑作书名就有好几十部,如《风云第一刀》、《圆月弯刀》、《碧玉刀》、《飞刀,又见飞刀》、《风铃中的刀声》和《湘妃剑》、《剑客行》、《剑玄录》、《怒剑狂花》、《长生剑》、《三少爷的剑》、《那一剑的风情》,等等由此想到,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古典小说演变出来的品种,要使武侠小说不断在艺术上创新,很有必要从书名到题材,从构思到写法上都进行突破求新。古龙在小说书名上的探索,正是他武侠小说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方面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