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 《文明之迷》



  序章 自然
  有人问我,为何要住进大屿山去。
  想,一个十多年前的经验倒流回我的脑海里,那是午后一个安详的时刻,我往大屿山的大澳度周末,放下轻便的行李后,在附近的田野随意漫步。
  最后在溪旁一块大石上坐了下来。
  望进水里,水清见底,却看不到什么东西,连小鱼也没有一条。
  我还不为意,以为溪中情景应属如是。
  但当我坐了一段时间后,奇妙的事发生了。
  小鱼开始从石隙间游出来,原本石头般停在溪底的贝类小生物,开始它们缓慢却肯定的移动,小虾小蟹也闪闪躲躲、步步为营地从隐藏处出来露面。
  水里充满了生机和动态,与先前溪内的情景便象两个世界。
  我猛然醒悟到,水里的活动,正是因为我的“入侵”而停止,但当我坐下来,变成了它们那世界的一部分后,它们接受了我,于是恢复了先前的一切。
  于是,我看到了自然“真”的一面。假设我不给自己一点时间,住进自然里,走马看花,又焉能感受到自然的真貌。
  生命也属如是,假设你不给自己一点时间,像个纯真孩童在神秘的事实前坐下来,又怎能以赤子之心去感受生命奇异的存在。
  我看黄易
  黄易的书只看了三部,他那多变的风格和惊人的想象力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厌绻了通俗小说后又再一次地在广州街头疯子般地钻书店。:)
  为什么内地的作家写不出这样的好作品呢?
  我们不需要看不懂的“高雅文学”,也不要令人看得想睡觉的“通俗小说”,象这样的作品正是调剂紧张生活的良药。
  他的小说虽然并不是十全十美,如果给西方那些狂热的“女权”分子看到了,保证会对他“文攻武斗”的。:D虽然在人物刻画上比不上金庸,在人性冲突描写上没有古龙那么给人以震撼,但出色的想象力应该不逊色于二人。
  不拘泥于前人,不拘泥于题材,不拘泥于写法,也许他根本不以前人为榜样,不理世人对他的看法--这正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在对生命的热爱和探索中。
  也许只是出于商业目的而执笔,也许出于......不管怎样,我还是认为他的作品是值得一看的作品--通俗作品,任何人都看得懂的作品--至于有什么地位,这就不需要我来说了,也不到我来说--金、古的地位现在还在争论,管他那么多呢,只要有好书看就成了!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