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楼随笔”专栏 金 庸
百剑堂主曾在一篇随笔中谈到民歌的爱情题材。的确,从民歌集子中所看到的,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谈情说爱的作品。抗战时我曾在湘西住过两年,那地方就是沈从文《边城》这部小说中翠翠的故乡,当地汉人苗人没一个不会唱歌,几乎没一个不是出口成歌的歌手,对于他们,唱歌就是言语的一部分。冬天的晚上,我和他们一齐围着从地下挖起来的大树根烤火,一面从火堆里捡起烤热了的红薯吃,一面听他们你歌我和的唱着,我就用铅笔一首首的记录下来,一共记了厚厚的三大册,总数有一千余首。这些歌中谈情的数量固然最多,但也颇有相当数量的歌曲是诅咒当时政治的,然而在一般印行的民歌集子中,却很难看到这些东西,那当然是因为怕触犯当政者之所忌的关系,现在,我们只能在各种史书和笔记中零零碎碎地看到一些这一类的歌谣,但数量仍还不少。
《史记·外戚世家》中记载了一首民谣:“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她一门亲戚个个声势显赫,人们瞧了很不顺眼,就做了这个歌。后来唐代白居易在《长恨歌》中“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说的是杨贵妃一家的威风,想来当时人民也有类似的冷嘲的说法。
史书上记载的讥刺官吏无能的歌谣,每一代都有,下面举几个例子:
“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这是汉武帝时的民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审举篇》)这首歌说的是汉末选举的情形,当时被举为秀才的人,连字也不大识;所谓孝廉的人,却不能好好奉养父母;出身寒素号称清白的人,其实十分污秽,而出身高门大族的良将,竟是胆怯之至。
“古人欲达,勤诵经。今世图官,勉治生。”这也是汉末的歌,含意颇为幽默,只要先发财,就可升官了。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这是《明史》中所载,描写成化年间中央政府的民歌。
到了明嘉靖年间,政治更加腐败,北京城里到处传唱“十可笑”歌。所谓“十可笑”是这十种:“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妓院里的妓女很可笑倒还没什么关系,兵工总署的刀枪、教育部办的学堂都很可笑,那就大有问题了。当时朝廷听到这歌后大发脾气,下令东厂(明代著名的特务机关,东厂的遗址现在已改为科学院)严查,结果抓到传唱的席瑶等十余人。当政的张桂要将这十余人处斩,后来刑部尚书胡世宁认为处罚太重,改为打一顿屁股而充军(见《坚匏集》)。
大家知道严嵩是明代的大奸臣,当时也有一首民歌讥刺他道:“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说他随意杀人)。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直到今天,我们提到螃蟹时,还常常会想到“看你横行到几时”这一句话。
其他如“知县是扫帚,太守是畚箕(斗),布政是叉袋口,都将去京里抖(见《濯缨京笔记》,比喻大小官吏拼命搜刮,拿到京里贿赂上司)!”又如“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见《辍耕录》,讥刺元代奉使的为害民间)!”等等,数量极多。近代类似的民歌也很多,我想每位读者都能随口念出几首。
这些讥刺政治的民歌一般都很沉痛,但其中总也带着几分幽默,这是一个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