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志:老实模样有几分道学气



  排名第九
  武功:★ ★ ★ ★
  智商:★ ★ ★ ★
  情商:★ ★ ★
  英雄指数:★ ★ ★
  攻击力:★ ★ ★ ★
  《碧血剑》故事的一开始便是袁承志的苦儿历险记。
  袁承志找不到崔秋山和哑巴的踪影后,便茫然无主地放声大哭。他还是个孩子,就太早品尝到了人生中生离死别的痛苦,太早就彷徨无依。这是他命运和人生的悲剧,这造成他日后并没有做出大的成绩来的原因。
  袁承志的情况有一点像张无忌,少年失持,长大后反而消失了许多锋芒。郭靖还有母亲和江南七怪的看护,杨过自己干脆自生自灭,在社会上讨生活,反练出一种狠劲,这与袁承志和张无忌不相同。
  苦难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过早地表现出成人坚强的一面,但那并不是他真的提前成熟,那更多的是一种速成的缺乏根基的假象,更能表现出孩子的惊怯和困惑。
  倪匡先生说袁承志童年义勇精明,十分可爱,长大了反而变得乏味。如果仔细分析,即是以上的道理。
  袁承志拼着命发蛮发狠与胡老三缠斗一段,为的是要救安小慧,安大娘心里称赞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侠义心肠”。这正是少年英雄袁承志的传神写照,不过在他少年的侠义中,我们不要忘了其背后的辛酸血泪。
  少年的袁承志确是资质不错,聪明伶俐,他一见到穆人清便知道恭恭敬敬地磕头叫师父,让这个安大娘所言的“脾气很古怪,你不听话,他固然不喜欢,太听话了,他又嫌你太笨,没骨气”的捉摸不透的老头,对他一见即喜,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收了袁承志为徒。
  袁承志到处讨人欢喜,安大娘喜欢他不说,崔秋山夸他聪明,连那个哑巴也极喜欢他。看哑巴知道穆人清同意收袁承志为徒,喜得把他抛在空中再接住,接连四五次,其内心的真挚情感流露无遗。
  在华山学艺,袁承志所到之处尽是一片掌声和欢笑声。这个聪明活泼的孩童,给大家都带来了欢乐,而他自己也终于有了归宿,也找到了人生的幸福。袁承志学得聪明,又用功勤奋,武功进境极快。接下来他又遇上木桑道长,又是一个造化良机,他得到了许多的收益。
  袁承志如何讨人欢喜,仅从木桑道长一见面便送了他极为贵重的护体宝衣一件事便可知,而木桑道长也没有看错人,此后袁承志陪木桑道长学棋下棋,让木桑道长过足了棋瘾。
  《碧血剑》是《书剑恩仇录》到《射雕英雄传》中的过渡,袁承志这个人物也是陈家洛到郭靖中间的一个过渡。袁承志制伏两头猩猩,为之取名“大威”、“小乖”,已有了《射雕英雄传》中一对白雕妙用的影子。
  金蛇郎君行事处处透着三分邪气,死后还想着算计人,若发现他藏身洞穴之人稍有贪心,未能依照他留简的指示先葬其骸骨再开启宝盒,即难逃大难。袁承志的性格和郭靖张无忌一路,都是至诚君子,厚道老实,所以能遵金蛇郎君留简的指示所嘱而行动,避过了危险。
  少年聪明伶俐的袁承志在成熟,但这种成熟中却有了一种青涩的不太协调的意味。武功只是外在的,他幸运地在学到穆人清、木桑道人的高妙武功之后,又通贯了金蛇秘笈的奇异武学,他甚至在三种不同的武功之中,更有领悟和超越。但他内在的转变却没有相应的提高。
  这种由蚕蛹到化蝶的过程,最是艰难和不易,看袁承志与李岩红娘子相识之后,倾慕李岩的书生谋士的儒雅风度,自己也买了一套书生衣巾,学作书生打扮,此处最能剖明袁承志变化的心路历程。如果说袁承志是陈家洛到郭靖之间的过渡,此时的他更与陈家洛相近。
  袁承志和温青青认识之初彼此之间是一种轻喜剧的误会。当温青青的女儿身份未揭露之前,两人之间的关系让人看着尴尬,袁承志对温青青处处容让,写得有些生硬和牵强,甚至有一点同性恋的暧昧气氛。长大后的袁承志,似乎确是迟钝迂腐得多了,缺乏了少年时的灵气。
  温青青终于恢复了俏丽女儿的本色,袁承志是大跌眼镜,书中说他“以前许多疑虑之处,豁然顿解”,其实也未必,女儿家忽嗔忽喜一悲一笑的心事,他还需有些日子慢慢去琢磨呢。
  袁承志大破温家五老五行阵,表现了袁承志的艺高人胆大。袁承志仅用了安小慧头发上戴的一枚普普通通的玉簪,便不费多少力气,破解温家五老的五行阵外加一个铺佐的八卦阵。此一战有惊有险,极具戏剧效果和幻想发挥的是,五行阵八卦阵虽厉害无比,袁承志却优哉游哉,躺在阵中闷睡大觉。表面上是袁承志托大,全不把众人放在眼里,实际上却是袁承志看出了阵势的关键和弱点所在。以不变应万变,金大侠写出高明的武学境界。
  与小时候的聪明机灵相反,正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袁承志对于温青青反复多次、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示爱,还是不可思议地木讷和无动于衷,不无呆气地愕然不解。郭靖虽也是老实愚鲁,但对黄蓉的反应却是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执着而热烈。袁承志相比之下确是逊色不少,他的老实模样多了几分道学气,总觉不够本色。正如温青青心中对袁承志的不满:“他确是个至诚君子,只是也未免太古板了些。”
  所以温青青带着袁承志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虚凰假凤地吟风弄月一番,袁承志最是尴尬,在这一场游戏一场梦中,温青青反倒成了袁承志情欲的启蒙教师,扮演诱惑者的身份,袁承志终于在朦胧中体味到了男女之情中的缠绵,悄然心动。
  温青青怒杀马公子,是其“妖女”的任性和不受世俗礼法所拘之处,她的行事只听从内心的良心原则,这在袁承志是难以接受的,此一段,让人想起《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和张翠山的故事。这两对性情相仿的恋人,都是女方更为尖锐和个性鲜明奇异,都对生命和社会有一种更深刻的奇异把握,而温文儒雅的男方,都显出迂腐的一面,被动地提升境界。
  袁承志本领高人一筹,行棋先人一着,打抱不平,排扰解难,扮演着救苦救难,打抱不平的角色,出道不久,已能独当一面,有所为而来。但袁承志的光彩,却总是被从未正面出场的金蛇郎君的独特神秘魅力所遮过,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依然不是袁承志的高妙武功,而是金蛇郎君的传奇的人生。
  因为金蛇郎君的出色,袁承志的性格总是内抑和收敛,不能有充分的发挥,他似乎没有找到自己准确的安身立命的切入点,表现的行为举止缺乏震撼人心的深度。看已是少年老成的袁承志,竭力在模仿前辈高人的潇洒风范,他甚至学起大师兄黄真的滑稽行止来,表面化地想挥洒自如,一手举酒杯,一手拿筷子夹鸡腿,模样实在有些不伦不类,怪模怪样。从内在的气质上看,他实在与金蛇郎君或是黄真有本质的差别,他不能像郭靖那样朴素。
  袁承志虽然拜穆人清为师,师出名门正派,但他武功中正派的一路却远不如从金蛇郎君那里偷学的邪派的一路好看、实用和有效。
  袁承志和归辛树夫妇的较量,用师门的武功往往捉襟见肘,实在看不出华山派的名门正派武功的风光之处。而袁承志一旦用起金蛇郎君奇妙诡异的武功来,情况就立即能够改观,将劣势变为优势。如此看来,金蛇郎君确实是一个让人叹服不已的绝异天才。金大侠暗地里对金蛇郎君的推崇实在是青眼有加。
  袁承志和温青青,按照金蛇郎君留下的藏宝秘图找到了宝藏,由此引出一段群盗拦路截宝的闹剧。袁承志与群盗斗智斗勇,意气风发,风光十足,其实并没有衬托出袁承志的真本事来,因为袁承志与群盗力量的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甚至可以说是胜之不武,不足为奇。
  袁承志的造反,以及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联盟,其最内在的基础,更多的在于家恨,而不是在于国仇。这就决定了袁承志在政治上缺乏远大志向,对政治问题不够敏感。
  袁承志是个英雄,但更多的是个个人主义的英雄,在那个风云聚会的大变迁大动乱的时代,他的作为不可能太大,他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袁承志被众人推举为盟主,是被动的,这一点上他更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没有野心,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他身不由己地被历史的潮流挟裹着向前随波逐流,他建功立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即兴的,时事造就的。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相比,袁承志缺乏更为深入的道德和正义的力量。
  在这一点上,袁承志也有自知之明,他感叹自己是除了武功之处,什么都不如自己的父亲。袁承志缺乏的实际上也就是他父亲那种文化底蕴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袁承志和张无忌一样,虽然被推举为群豪的领袖,但他们的才情和见识,并不足以在复杂的江湖关系和权力斗争中左右逢源。但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好的运气,种种机缘凑巧,使袁承志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轻易地接二连三地收服了人心,他的局面也越来越大。
  仅仅是仗着自己的武功高明,出手化解了铁罗汉和圣手神偷胡桂南两人的拼斗,袁承志便得到了有神奇药效的“朱睛冰蟾”,而且正是有此“朱睛冰蟾”,后面袁承志又进一步有机会大作好人,救死扶伤。
  袁承志的身世决定了他的情感取向,决定了在乱世危邦中,他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站到了同一阵线上。明朝崇祯皇帝这一方,是与袁承志有杀父之恨,而满清皇太极那一方,则是袁承志之父袁崇焕的死敌。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一方面要推翻昏庸腐朽的明朝,另一方面又要抗虎视中原的满州鞑虏,袁承志很自然地要成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同道,很自然地对其抱以极高的期望值。
  此书最后,袁承志打败武功高强的玉真子,为木桑道长的铁剑门清理门户,虽然胜利并不容易,但也没有多少值得夸耀和让人兴奋的,江湖中善恶难明,正邪难辨,看得只是让人灰心丧气,就算是穆人清所主持的名门正派的华山派,也良莠不齐,不明道理,不分轻重缓急,不识大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凭袁承志一己之独善,也难有作为。
  伤心之地,难以久留,袁承志最后带着温青青及门下众人离开大陆,到海外去做化外之民,寻找自己理想的乐园。“万里霜烟回绿鬓,十年兵甲误苍生”,一个误字,为全书的主题划出了一个休止音。
  十大英雄上榜人物中,袁承志排名第九。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