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林语堂 > 吾国与吾民 > | 上一页 下一页 |
第八章 艺术家生活 三、绘画(1) | |
|
|
绘画殆为中国文化之花。它完全具有独立的精神与气韵,纯然与西洋画不同。中国画之异于西洋画,犹如中国诗之不同于西洋诗。这种差异是难以了解亦难以言宣的。绘画有某种情调与气韵,西洋画中亦可见之,但根本上两方是不同的,而且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中国画显出其材料的经济,可注意其许多空白的地位,一种调和组织的意象,用它自己的和谐来构成,而显著有某种神韵的灵活特征,更有一种笔触上的豪迈与活泼的情态。这使观者留下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陈设在吾们面前的绘画,它是曾经作者性灵的内在转化的。作者削除题材不对题、不恰当、不和谐的成分,只给予我们一个完善的整体,这样真实的表现生命却又这样不同于生命。意匠更为显明,材料之整理更为严峻,相对点与集中点较易于案索,吾们可以坚决地觉察,艺术作家一定曾经干涉过材料本身的现实,而仅呈现给我们现实所表显于他意匠中的形象,而不失其基本的逼真,亦不致丧失别人的可能理解性。它是主观的,但没有西洋画家强烈的“自我”主张,也没有西洋画之非普通人所能了解之弊。它所构成的主观的物体外观,不致有所歪曲。它并不将一切意匠绘之于画面,却剩下一部分须待观者的拟想,但也不把现实的形体改成令人迷茫的几何形体。有时对于某一直觉对象之专注意味那样浓厚,致整幅画面只画一条梅枝的梢头,就算工作圆满。可是虽将材料的现实加以主观的处理,其效果不是作家自我困扰的固执,却是与自然完全的融合。这样的效果何由得之?此特殊的传统法式如何生长起来? 这种艺术的传统法式非出于幸致,亦非出于偶尔无意的发现。它的特性,我想最好用“抒情性”一词来统括起来。而此抒情性乃来自人类精神及文化的某种典型。吾们必须记得,中国画在精神上与技巧上都与中国书法和中国诗密切相关联。书法赋予它技巧,起头第一画即决定它后来的发展;而中国诗则假之以神韵。因为诗书画在中国为关系密切的艺术。欲期懂得中国绘画艺术的最好途径,为研究此构成特殊传统法式的各种势力。 简言之,此特殊传统法式,吾人所称为抒情性者,为两种改革的成果,这种变革,现代西洋画正在经历其过程,而中国则在第八世纪时已经出现于绘画史上了。这种改革便是反对画家的线条受绘画的物象支配,反对将题材现实做照相式的重现。中国书法帮助它解决第一难题,中国的诗帮助它解决第二个难题。将此等改革及此传统法式之起源一加研究,使吾人得以明了中国绘画何由演成今日之特性。 中国画的第一个问题亦即一切绘画的问题,即不论在帆布上绘油画抑在绢本上绘水墨画,第一须问作家将何以善用其线条或笔画。此问题纯粹为技术问题即“笔触问题”。没有一个画家可以避免笔触的应用,而笔触将决定他作品的全般风格。倘此线条机械地摹拟所绘对象物体的线条,不够获得具个性的豪放精神,吾人不久终将厌弃之。 这种反叛与吾人今日见之于现代艺术者相同,这个反叛在中国系由吴道子(约700-760)发起,吴道子运用其神妙之笔为手段,笔触豪放自由为其特色。画家非但不隐藏线条,而且还加以发扬光大(吾人在中国建筑中将见此同样原理)。顾恺之(346-407)僵硬卑驯的线条,宛如用钢笔所画者,乃由吴道子的所谓“莼菜条”取而代之,此种线条曲折粗细变化无穷,笔意所至,无不暗合自然韵律。他的门人张旭实脱胎于吴氏的笔触,而始创惊雷激电、雄视千古的狂草。王维(摩诘,699-759)更纵其天才,益精炼其笔致以从事绘画,时而改进前人模拟轮廓的方法,结果创造了南派画宗。他所远被的影响,吾人在下面即将见之。 第二个问题为:作家的个性将怎样投入作品中,而使此一作品值得称为艺术,超越无意义的写真,但不牺牲物体的真性及和谐?反对单纯的物理上的正确性,亦为现代艺术倾向的骨子,此种倾向可视为逃遁物质的现实,而寻求灌注作家自我意识于作品中的方法。这样的革新在中国艺术史上发生于第八世纪,当时有新作风的树立。人们感觉到不满于照相型的物质现实的重映。 另一同样悠久的问题为:作家怎样始能将其自我的情愫或反应输入作品中,而不致流为怪诞的游戏画?这个问题在中国诗中早经解决。其改革为反对无意义的正确与琐细匠人式的手艺。新作风与旧作风的对峙,有一有趣的故事,李思训(651-716)与吴道子同为盛唐名画家,玄宗时奉命图绘四川嘉陵江风景于大同殿壁上,李思训为北派大师,设色敷彩,金碧辉煌,一月而赍事;吴道子泼水墨图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竟。玄宗因说:“李思训一月而竣,吴道子一日而成,各尽其妙。” 当此反对琐细手艺之革新发生的时代,产生了一位天才大作家王维,他是一位第一流山水画家,他将中国诗的精神与技巧灌注入画法中,他用诗的印象主义、抒情性、气韵的崇拜,与山川万物皆为灵秀所钟的观念来作画。如是,此具有艺术真价值而享盛名的“南派画宗”的开山大师,乃为一中国诗的精神所养成的人物。 就年代顺序言,其发展情形可概述如下。大概中国人的艺术天才之初次自觉的注意,约当第四、第五、第六世纪,彼时艺术批评与文学批评相当发达。王羲之以望族世家而擅长书法,有“书圣”之目。继乎六世纪之后,佛教势力颇形发达,遗传给我们以著名之大同石刻与龙门碑志,其书体发展而盛行于北魏者,至今有碑搨存留,为人所珍视,立下很高的书法艺术法则。据著者所见,魏碑实为书法艺术史中最光辉的作品。魏碑之风格至为伟大,它不独为美,而为美、力、工一致融合的结晶。在这个时期,谢赫第一个表彰六法论,树立了“气韵生动”的原则。千四百年来,凡绘画的创作与批评,未尝越过他的范围。 其后继之以伟大的第八世纪,这一个时期为中国历史上创造最丰富的时代,在绘画、在诗、在散文上,都有新的伟大的创造。其原由至少一部分是因为前一世纪战乱时代新血胤之混入。李白和王维都出生于西北,那里种族的混合最为活跃,不过吾们对此仍缺乏更适宜的系统论据耳。无论怎样,人类性灵在这个时期变成活泼而富创造力。这个时代传给吾们以李白、杜甫及其他第一流诗家,李思训、吴道子、王维的绘画,张旭的草书,颜鲁公的正楷,韩愈的古文。王维生于六九九年,吴道子之出生,约当七〇〇年,李白七〇一年,颜鲁公七〇八年,杜甫七一二年,韩愈七六八年,白居易七七二年,柳宗元七七三年,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人物。又适当这个时期,出了个绝代美人杨贵妃以伴天子,而奇才李白以增辉朝廷。惜乎好景不长,这个时代终究也不获久享太平。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