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 上一页 下一页 |
柔石、胡也频、殷夫等的创作(2) | |
|
|
一九二八年春,胡也频到了上海,他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并明确地以文学为革命服务。在《到莫斯科去》的序文中,他强调创作应“抓住这斗争底时代的现实”,强调新文学的作者应跨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圈子,“深入于无产阶级的社会而经历他们的生活和体验他们的意识”,这些认识和主张显然有助于他的创作,《到莫斯科去》正是“这种主张的实践”。 作品描写一个“新女性”素裳,厌恶金马玉堂的资产阶级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但对当时各种不同的思潮感到惶惑。共产党员施洵白的出现,使她在迷途中找到了指南,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两人产生感情,并决定一同到莫斯科去。这时她的丈夫官僚徐大齐却捕杀了施洵白,新的仇恨加深了素掌对旧的生活的憎厌,她终于毅然独自出发。作品倾向鲜明,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新的起点。但政治热情尚未能同具体的艺术描绘紧密结合。素裳转变的最初过程较多在言谈和思索中越过,党员施洵白的形象也没有得到鲜明有力的刻划,这些反映了作者这时尚缺乏生活实感,有时还不自觉地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了明显的弱点。 在写《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前后,作者参加了实际革命斗争。他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无产阶级文学,参加“左联”工作,任热行委员和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职务。作品是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中挤出时间写成的。《光明在我们的前面》通过一对青年的爱情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应该走怎样的革命道路的问题。刘希坚坚信共产主义,他的爱人白华则为无政府主义所吸引着。他们经常讨论,争辩,都未能缩短他们思想意识上的距离。“五卅”惨案发生,一切行动、思想都在事实面前受到考验。 共产主义者洞见历史发展的动向,踏实工作,受到群众的拥护,而只凭空想和狂热行事的无政府主义者却不为群众斗争所需要;白华终于在实际生活的教育下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作品描写了惨案在北京的热烈反响,最后写出青年们满腔热情地走向工厂农村。“五四”以后,一些决心反抗旧秩序的知识青年曾急迫地吸取一切从国外来的新知识,一时分不清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界线,尼采、克鲁泡特金和马克思在当时几乎同样吸引他们;到后来,他们才认识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解放人类的唯一真理和武器。 这部小说所反映的,正是中国现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这样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和这样一个重要的政治抉择,具有宽广的社会内容和尖锐的思想意义。和《到莫斯科去》一样,它歌颂了共产主义思想的胜利,较为丰满地描写了实际斗争,努力在斗争发展中写出人物的思想转变;这些都写得热情有力。《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是作者最好的一部作品,发表后受到批评界的注意和重视。作者最后写的《同居》(注:《前哨》第1卷第1期),力图反映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由于没有亲身经历,描写尚嫌简单,但作品洋溢着对于新事物的喜悦之情。 殷夫(徐白,白莽,1909—1931)从一九二四年左右起就开始写诗。一九二八年创作较多。殷夫早期的作品,内容多为对爱情和故乡的歌唱,也有对光明未来的呼唤。诗中大多带着他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自己内心的悒郁。这正反映了在沉闷而激荡的时代中一个有抱负的敏感青年的憧憬。他喟叹着“希望如一颗细小的星儿,在灰色的远处闪烁着”(《放脚时代的足印》);他赞颂“沙中最先的野花,孤立摇曳放着清香”(《祝——》);他“笑那倾天黑云,预期着狂风和暴雨”(《给某君》);他又感到自己是“枕着将爆的火山,火山的口将喷射鲜火深红”(《地心》)。他守候在“寂寞的窗头,热望未来的东方朝阳”(《独立窗头》)。在这些诗句里,交织着殷夫的孤寂和热烈的感情。也正是其中不断向上、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得他在参加革命以后,在党的教育下,迅速地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诗人。 殷夫与革命发生关系较早,一九二七年四月在上海第一次被捕。一九二九年,他离开学校,专门从事青年工人运动,创作趋向高潮,以殷夫、白莽、莎菲等笔名发表了不少诗歌、散记、论文。这时的抒情诗如《赠朝鲜女郎》、《梦中的龙华》等篇,表现出他坚决的斗争意志。他还写了不少政治鼓动诗(也被称为红色鼓动诗),大多发表在作者自己编辑、秘密发行的刊物《列宁青年》和“左联”刊物《萌芽月刊》、《拓荒者》、《巴尔底山》等上面。 这些诗格调新颖,境界开阔,个人感情的抒唱与革命斗争的赞颂交响成气概雄浑、声调激昂的战歌。作者宣称要为时代“唱一支新歌”(《Romantic的时代》),宣称“我们把旗擎高,号儿吹震天穹”(《Pionier》)。已经汇入群众洪流的诗人,再不为孤寂所烦恼。他充满着自豪感,充满着自我改造和改造时代的信心。正当“四一二”两周年纪念这一天,殷夫写了《别了,哥哥》这首诗,他这时完全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与他哥哥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作了彻底的决裂。他“不要荣誉,不要功建”,要的是“永久的真理”。在这首诗的最后,他以异常坚决的口吻写道: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殷夫将全身心投入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他的诗中出现了许多正面歌颂工人斗争的诗篇。这些诗充满了革命的阶级感情,它痛击着反动统治者及其党徒,对被压迫人们的英勇斗争不遣余力地给以赞扬。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