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一页    下一页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其他中、长篇小说(1)


  紧接着短篇小说的繁荣,解放区的中、长篇小说创作也获得了巨大成就。由于作家比较长期地深入工农兵生活,进行了认真的创作准备,更由于他们通过生活实践加深了对于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理解,因此,解放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反映工农兵生活的中、长篇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仍然是写农村生活斗争的,其中主要写农民和地主阶级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即便是写革命战争题材,基本上也是写解放区农民的群众武装如何抗击日本侵略者,显示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

  在解放战争进行当中,也出现了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作品,不过它们出现较晚,为数基少。随着城市、矿山的逐步解放,写工业题材的作品,还只是个开始。从这一时期解放区中、长篇小说的思想内容看,大都是反映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同反动势力和民族敌人进行激烈的搏斗,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生活发展的趋势。从这些作品可以清楚看到新的一代群众正在成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时代正在迈着大步向人们走来。

  土地改革,作为解放区农村正在进行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成了当时一些中、长篇小说共同的题材。这类作品中,除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外,要以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最为突出。《暴风骤雨》的写作时间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大体相同,也同时获得一九五一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阳人。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活动:参加了“左联”,写过一些散文和文艺评论,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捷克作家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就是由周立波翻译的,在传播报告文学这种富有战斗性的新型的文学体裁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抗战爆发后,周立波到晋察冀根据地,写过一些通讯报告;后在“鲁艺”任教。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思想发生较大变化,认真深入生活。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参加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这为他创作《暴风骤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暴风骤雨》的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单纯,但反映土改斗争的规模比较大,过程比较完整。作品从工作组进村掀起土改斗争写起,除了写斗争恶霸地主外,还写了土改复查,分土地,挖浮财,起枪枝,打土匪,一直到最后掀起参军热潮。作品分上下两部,第一部反映的时间是一九四六年党中央《五四指示》下达后土改斗争的第一阶段,第二部则是写一九四七年十月末《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的情况。作品以东北地区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展示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画面,使人们清楚看到被封建生产关系束缚了千百年的中国农村是怎样在政治、经济、思想以至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经历着伟大的变革,歌颂了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冲决封建罗网,朝着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

  《暴风骤雨》成功地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等贫苦农民形象。赵玉林在日本帝国主义和恶霸地主韩老六的双重压迫下,老母饿死,妻子讨饭,全家三口都“光着腚”(因此他外号赵光腚),蹲过监狱,受过残酷的私刑。郭全海的父亲在旧社会被韩老六害死,自己十三岁就当了韩家的马倌,跟韩家是两代血海深仇。他们在工作队进村前还无可奈何地过着被压迫被奴役的生活。一旦受到工作队的启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革命火种就熊熊地燃烧起来,任什么力量也不能扑灭。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土改运动的群众基础,强调了这一伟大革命的必然性。尽管作者也写了他们的弱点(如赵玉林的缺乏斗争经验,郭全海在坏分子掌权后斗争意志一度消沉),但更主要的是突出表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积极勇敢、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至于其他一些人物如白玉山、小马倌呈家富,妇女如赵大嫂,白大嫂,刘桂兰,也大多斗争积极,个性鲜明。

  从艺术形象的塑造看,赶车把式老孙头是全书中写得最丰满的一个人物。这是个暂时还残存着落后自私的缺点然而又热切盼望翻身解放的老一代农民。他有些胆小自私,爱吹牛,好面子,但当看到地主势力开始真正崩溃时,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积极地投入了斗争。赶车的生活经历,使他沾染了旧社会的一些坏习气;然而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开朗的性格,也使他很有风趣。作者是怀着满腔热忱和热爱的心情来写这一人物的,艺术上也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既概括又具体地写出了这一类农民的特点,因此人物形象刻划得颇为成功。除此之外,老一代农民形象老田头的性格也写得相当鲜明。

  《暴风骤雨》对于党在整个土改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十分重视。作品通过工作队长肖祥的活动,具体表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从全书的故事发展看,肖祥实际上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如果说元茂屯的广大农民是火种,肖祥就是点火人。因为他的第一次到来,元茂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因为他的第二次到来,元茂屯被坏分子篡夺政权、土改回生的现象得以扭转,复查深入的斗争得以展开。作者强调肖祥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少有些过份,因为他离开村子地主就实行“翻把”,显得经过土改斗争考验并组织起来了的广大农民有些过于软弱。

  然而作为一个比较正确、比较理想的人物,肖祥的形象表现得相当感人。他是一个久经磨练的、思想和作风都比较成熟、具有党员领导者风度的人。由于作者更熟悉这一类人,所以写得比较具体亲切。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为高踞于群众之上的“救世主”,而是把他作为党的政策的体现者和群众的领路人来塑造。他了解群众,启发群众,在斗争的重要关头替群众撑腰。他的特点是:阶级立场鲜明,认识问题尖锐清醒,既实事求是,善于走群众路线,又具有远见卓识。作者有意写了另一个工作队成员刘胜,以他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看问题主观,衬托肖祥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

  《暴风骤雨》反映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是相当鲜明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妄图争夺和固守东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壮大革命力量,“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因此,东北的土地改革运动十分必要和重要,和同时期一般老区相比,显得更为尖锐而紧迫。东北的土改运动实际上和清匪反霸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和解放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前线战争形势影响土改斗争的进行,而土改斗争的发展也对前方打仗有着重大影响。作品中韩老六的淫威,韩老七的反扑,以及逮捕韩老五等情节,都充满当时东北特有的气氛;作品结尾郭全海等青年参军更是揭示了解放战争推动了土改,而土改斗争又支持了解放战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