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现代文学 > 小兵张嘎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九 | |
|
|
【十二】 养伤本不是很痛快的事情,可是,小嘎子却由此跑到一层福地洞天中来了。 这荷花湾,村子虽小,抗日工作可是第一。每逢日头一歪,抗战的歌声便飘了起来。党政工作人员,几乎是明来明往,喜气洋洋。鬼子的据点虽然近在三里之内,从街里便望得见那圆筒筒的岗楼,可它有什么办法呢!这荷花湾紧靠白洋淀,淀边上五里以内,一码都是苇塘。苇子又高又密,深比群山,广比大海,真是火烧不着,枪打不透。苇塘里面又有数不尽的河汉港湾,一条条恰似深街小巷,稍稍有点风声,几十条小船排开,荡一荡,人影儿都不见了。“白脖”们也知道这村子最“红”,但他们都是给八路军拿服了的,只要鬼子面前交代得过,巴不得睁一眼闭一眼,乐个太平。更有那聪明的,暗中早为自己留下后路,鬼子动一动,他们倒先忙忙地送出信来。于是这村子更成了“双保险”。许多抗日机关和伤员休养所都设在这里,从不曾出过差错。因此人们送它一个浑号,叫它“小延安”,意思说:一进这村,就算到了家了。 小嘎子给安置在杨大伯家。这杨大伯家只有三口人:老两口,一个闺女。 闺女也十三岁了,名叫玉英,是个温柔、俊秀而又淳朴的小姑娘。老两口儿都已五十开外了,就这一个孩子,自然当作夜明珠似的,两颗老心一并儿都扑在她身上。可是,由于人口过于单静,玉英又一向少言寡语,三口人过日子,总嫌有些冷清。在两位老人心眼里,常希望有个八路军或工作人员来住一住,一来便于为抗日尽心,二来也好借他们的革命热情当春风,变一变家里的气候儿。 盼着好,好就到,小嘎子突然来了。这个爱说爱动,整天不拾闲儿的小家伙,一来就象给静水里添了条活灵灵的鲤鱼拐子,马上使这个家庭热闹起来了。 第一使他们喜欢的,是他的洒脱乐和性子。一进门,见了老头是“大伯”,见了老婆是“大妈”,见饭就吃,端水就喝,两个老人叫他睡,他就躺在炕上乎乎睡了。成天价大伯长,大妈短,声声不住。乐得两个老人眉欢眼笑,无可不可的。杨大妈待人本就知疼着热,没挑没拣,象他这样一个男孩儿,又是跟日本鬼子厮杀格斗而流血带伤的,更疼得儿子似的,恨不能揣在怀里,喂他一顿奶水才好。她每天拿东拿西,喂汤喂饭,没一样失过仔细。有两次,小嘎子因为害羞,不让她端屎端尿,她还撅嘴生气呢。就连医生来换药,她也在旁监视着,生怕下手太重,苦了这个孩子。 杨大伯有两条小船,一有闲空,便撑下淀去,顿顿逮几尾鲜鱼来给小嘎子下饭。有时还带回几枝半开的荷花给他开心。 可是,跟小嘎子最要好的,还得算玉英。这玉英往常一个人虽也过惯了,到底有些孤闷,如今忽然添了个伴儿,又是个说说笑笑挺会逗趣儿的小八路,当然格外高兴。先前,小嘎子躺在炕上不能动,他就在一旁做着活儿陪他说话,两个人说笑话,破谜猜,说绕口令,笑个没完。可最多的,还是小嘎子给她讲战斗故事,把从老钟叔那几听来以及自己参加过的,全数倒给了她。 这使得玉英不仅把他看得英雄伟大,也羡慕起他那神奇有趣的生活来了。后来,小嘎子躺腻了,她便扶他坐起来,故意找点活儿请他帮忙:她扎花儿,便让他盘丝线;她描花儿、画画儿,便让他研墨裁纸;她纺线,便让他搓“布节”。果然,小嘎子有活儿占住手,觉得日子好打发多了。有几回,他甚至动了高兴,跟她学起描花画画儿来。居然照描了好几张“和合二仙”和“大破天门阵”,贴得满墙都是花样子。 当然,他两个也闹一点小磨擦,比方,小嘎子总想着他那一对“张嘴灯”,特别是新得的那把真的,哪怕让他摸一摸,一颗心便象在蜜罐里偎着似的发甜。可是,自进家那天起,杨大妈便收了去,放进文书匣子,藏到顶棚上去了。小嘎子几次央告玉英给他取下来,可玉英害怕鬼子一来,闯下大祸,老也不答应。两个人为此吵了两次嘴,气得玉英还哭过一场。可是,不上一袋烟工夫,两个人又凑到一块唧唧嘎嘎地和好了。 他两个亲亲密密,一片天真,本是无心的,不想却触动了两个有心人。 杨大妈自打小嘎子一来,看人品,看心计儿,便有过一点意思。古语说得好: 闺女千好万好,到头来终是人家的人。眼见得闰女一天天长大,总躲不过那个“出门”问题,一股身后冷落的滋味,老在暗暗袭扰着她的心境。近来瞧他们成天价形影不离,说说笑笑,可不就是一对小夫妻吗?再把小嘎子的家底儿一盘,原来是个无家无业的孤儿,就更加碰对了心思。暗中跟杨大伯一商量,彼此想得恰恰相同。左右掂量,再没比这更合适的,于是他们径直跳过选女婿的本意,竟想把小嘎子“倒装门儿”①了。 ①即入赘,男的到女方去就亲。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