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2005年中国主要区域经济盘点

作者:王海坤




  西部地区——增速下滑,西部谋求2006经济新策略
  
  纵观2005年西部地区经济走势,虽然经济增长速度不及中部地区高,但增速仍然位于东部地区之上,只是与过去一段时间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于是,在2006年即将开启之际,整个西部都在思索症结所在以及打破“瓶颈”的方法。
  相对于其他西部省份而言,西部的重头省份四川,2005年的情形显得较为乐观,在民间投资、电力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有力拉动下,四川省的经济在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着。从全年看投资增速仍比2004年高,数据显示,2005年1—11月四川全社会投资完成3002.66亿元,增长27.6%。高新技术工业完成投资95.95亿元,同比增长71.9%,比整个工业投资增速快29.5个百分点;而相反的,高耗能工业投资218.17亿元,增长13%,比整个工业投资增速慢29.4个百分点。在高新技术和装备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下,四川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为以后升级到高新技术工业做好了准备。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专业人士仍然担心2006年四川投资增长过程中仍然会遭遇诸多不利因素。诸如在土地和贷款仍将受到严格控制下,土地、信贷供需矛盾仍会突出,这必然成为投资增长的瓶颈之一;2006年年投资缺乏新开工大项目的支撑,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缩小必然会造成投资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四川省正在寻思对策:注重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控制国家重点调控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焦炭及电石等的投资,同时加强发展社会经济薄弱环节以及全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投资;加强工业投资,特别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提高工业对经济的有效支撑力度等。
  而西北省份甘肃的情形就没法与四川相比,2005年1—11月,甘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6%,比2004年同期提高2.54个百分点。就是这样,甘肃的情况在整个西北省份中也算平稳乐观的。
  甘肃方面分析该省工业投资增长趋缓的原因认为,自2005年5月份以后,工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价格处于高位的能源、原材料行业,如煤炭、有色、冶金、电力等行业。2005年1-11月,工业投资中采矿业增长30.86%、制造业增长13.6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11%。同时,项目投资规模相对偏小,施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平均投资规模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另外,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制约作用明显。
  对于2006年,甘肃有关部门预测,国家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而以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增长。这一增长方式,是以消费带动产业升级,在消费的带动下,促进企业发展细分市场和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促进企业进行营销和研发投资。这样的需求带动,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盈利和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从而使企业自主投资的愿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以国内需求带动企业进行产品结构升级,也是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由粗放转向高附加值和可持续型出口增长的有效方式。
  而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正是投资拉动型,由于与其他地区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偏低,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较难带动甘肃省经济增长,而以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产业带动的投资增长在近年内将逐渐减速,所以甘肃省投资的结构性调整问题将更加严峻。但受一些因素影响,2006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有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的余地的,国家支持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基础投资的政策不会改变;国家启动消费扩大内需,以增加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因此会有相应有益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出台等。
  
  东部地区——受新动力源支撑,2005经济持续增长
  
  □ 王海坤
  
  随着2006年的到来,2005年东部各省的经济数据逐渐浮出,从江苏到上海,再到广东,几乎都显示出共同的特点,经济增长略有加快,东部在以全新的姿态继续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先让我们来看东部经济最早腾飞的广东省,2005年1-11月,广东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34.90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工业投资强劲地拉动着整体投资,数据表明,2005年1-11月,广东省的工业投资为2260.60亿元,增长32.7%,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1.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达到38.7%,比2004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1690.31亿元,增长34.0%。专业人士发现,广东省的东西两翼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传统的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珠三角。
  在投资的拉动下,2005年1-11月,广东九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79.86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显现出一个与投资相类似的特征——广东山区工业发展在快步跟进。有数据显示,广东山区在配合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大量吸纳从珠三角转出的工业项目,2005年1-10月山区地市工业完成增加值42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幅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省水平高8.8个百分点;其中,清远、河源两市工业增幅高达50.5%和44.6%。
  再来看上海,仅2005年前三季度,上海郊区经济增加值就突破2000亿元,达到2096.05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9.4%。受郊区经济积极稳健快行的推动,上海经济显现出十分乐观的趋势。根据分析,上海郊区经济的快行来源于郊区工业集聚发展的功效。其中,九大市级工业园区呈逐季增长加快态势。同时,外资工业企业生产增势强劲。2005年前三季度,郊区已经投产的外资工业企业超过7500家,投产企业个数比2004年同期增长15%。2005年前三季度,郊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62.06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5.5%。
  200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增幅在东部沿海各省份中列第一位的江苏,数据显示,2005年前三季度其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位,东部沿海各省份第一位。
  
  中部地区——工业化稳步推进,区域合作渐入佳境
  
  □ 王 或
  
  2005年,中部地区在“中部崛起”的大旗下,各省不遗余力,经济发展狠抓工业,力促农业,服务业也不甘落后,经济增长快速、稳健。
  从目前的数据看,六省今年GDP的增长都将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河南,预计今年GDP将突破万亿元,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后全国第五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省份。
  支撑河南GDP突破万亿大关的是工业的发展。2005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翻一番,总量占中部六省的近三分之一,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河南已完成了由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转变。
  与河南相似,中部地区其他省的工业也表现强劲,比如200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江西为23.3%、湖南为20.6%、山西为19.6%,湖北为19.3%,居全国前列,甚至超过东部一些省份。伴随工业的较快增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也大幅提升,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局面。
  在经济增长中,有些省自主性动力已渐成主导力量,比如湖北,在投资中,地方投资项目增长比中央投资项目的增幅高出近20个百分点,完全改变了过去过于依赖国家投资和国家政策的局面。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在大企业发挥主要支柱作用的同时,中小企业的景气状况不断改善,意味着经济环境向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也有的省因宏观调控,控制土地、项目和投资,使投资不足,发展态势受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