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在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刘云山

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阻力和困难,他经过调查后,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明确表示应该允许和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坚决拥护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以《茗边老话》为总题目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党内生活的进步。
  陆定一同志晚年仍关心党和国家大事,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耿耿忠心。他结合自己长期的革命实践,认真总结党在革命历程中的经验教训。1991年他85岁高龄时,主持编辑了他从1926年到1990年的文稿,并撰写文集自序,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深刻论述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陆定一同志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道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们纪念陆定一同志,要学习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理想信念。陆定一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革命,他的前妻唐义贞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他与一双儿女失散四五十年,但他始终无怨无悔。他一生跌宕起伏,但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丝毫动摇。他说:“长征时经过雪山草地,‘文化大革命’时坐牢十三年,那时我是怎样想的?我(还有许许多多同志)想,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任何其他政治势力能够这样做。个人的生死荣辱是次要的,主要是共产党这个集体,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天崩地裂,只要共产党在,就有希望。”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我们纪念陆定一同志,要学习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陆定一同志学识广博、思维敏捷,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他一生自觉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他认为: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此,“懂不懂、会不会、坚持不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在革命时期是党成熟不成熟的界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党成熟不成熟的界线”。他强调党的宣传工作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决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办法,不能搞形式主义。他提出要“在新闻界里创造出一种新的作风,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力求真实的作风”。他的文章、谈话和书信,思想敏锐,观点鲜明,有许多真知灼见,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
  我们纪念陆定一同志,要学习他顾全大局、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陆定一同志认真执行党章,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他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廉洁奉公、艰苦朴素,爱护干部、维护团结,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对知识分子热情关怀,对党外民主人士坦诚相待,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他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表现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朋友们,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纪念陆定一同志,一定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6月10日《人民日报》)
  
  6月9日,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座谈会上,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岳,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先后发言。
  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壹元出席了座谈会。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江苏省的负责同志,陆定一同志的亲属、生前友好和原身边工作人员等。
  ——本刊编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