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华益慰:大医有魂

作者:张严平 陈 辉 白瑞雪




  
  他深深地陷在洁白的病榻里,身上插满了管子,说话吃力,不能侧身,甚至连一口唾沫都不能吞咽,唯有一双眼睛凝视着天花板,目光深沉而坚毅。
  他就是那位一年要做上百台手术、一生救治了数以千计病人的外科专家吗?他就是那位让病人一见面就愿意将生命相托的良医吗?他就是那位留下遗嘱,死后做遗体解剖以为后人积累经验的晚期胃癌患者吗?
  望着他,眼里蓦然有泪。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一个高尚的灵魂将超越有限的生命而永生。
  人们将记住这个名字──华益慰。
  
  1.半个世纪的军医生涯,医术医德享誉军内外
  
  52年前,21岁的华益慰在一封家信中兴奋地向父母报告:“我已经被批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新中国成立后协和医学院第一批8年制的医学学生,奉命“集体入伍”,他成为穿军装的“白衣战士”。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半个世纪的军医生涯中,他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享誉军内外。
  1993年,42岁的克拉玛依油田工人刘树河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胃癌,靠朋友辗转介绍,他奔着华益慰来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 胃镜检查,必须马上手术。当听说华益慰正在休假,刘树河的心悬了起来:那么有名的大专家,能为咱这个从新疆来的普通工人放弃休假吗?没想到,华益慰得知情况后赶到病房,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别着急,马上给你做手术!”刘树河几乎愣住了。
  手术非常成功。这位曾经当过兵的性情汉子萌生了与华主任终生交友的愿望,他想让更多的油田人获得同样的幸运。从此,华益慰的名字传遍了大油田,他成了克拉玛依人的好朋友。
  
  2.将军与士兵,干部与农民,他一视同仁
  
  华益慰对待病人,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干部还是农民,在他眼里一律平等。
  1991年,河北省一位82岁的农民在肠梗阻手术后发生严重感染,跑了多家医院,都因风险太大不肯收治,当他被家人送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时,已经奄奄一息。华益慰说:“风险的确大,但我们不能眼看着病人憋死啊!”那是一台异常艰难的手术,病人的肠子粘连得就像“坨了的面条”一样,每剥离一分都不容易。整整7个小时后,老人得救了。
  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拉住华益慰的手:“大夫,是你救了我的命啊!不知怎么报答你,就让俺给你磕个头吧!”华益慰急忙扶住他:“您能健康地回家,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对于家住唐山的农村姑娘王文亚来说,同样是华益慰给了她第二次生命。从6岁起,王文亚就患有小儿门脉高压症,多次因胃部大出血生命垂危,在当地医院先后做过两次手术、切除了脾脏,花费上万元,也未见起色。她20岁那年,再次犯病,鲜血吐了整整一脸盆,县城医院的医生摇摇头说:“准备后事吧。”悲伤欲绝的母亲横下心,要带女儿上北京大医院。乡亲们说:“去北京瞧病,还不得背上一书包的钱!”她想,那就去找解放军的医院,解放军最爱老百姓,兴许能少花点。
  这个以玉米作为口粮的家庭东拼西凑了5000元钱,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找到了华益慰。经检查,王文亚的血色素只剩下3克,不具备手术条件。但华益慰望着病入膏肓的女孩,没有犹豫,立刻安排她住下来进行调养。
  14年前的那台手术从早晨7点半一直进行到下午4点半。整整9个小时,华益慰滴水未进。在制订手术方案时,华益慰想到女孩已做过两次手术,为了避免给她增加新的刀痕,他选择从原有的刀口切进去。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因为陈旧的刀痕处组织已经粘连,要一层一层地分离开。手术中,为了给这个农村家庭省些钱,他没有用省时省力但花费却要一两万元的吻合器,而是用手一针一线密密缝好。王文亚终于得救了。出院时结账全部费用不到3000元。两年后,姑娘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日子。
  
  3.他做一台手术拯救一个患者,收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
  
  华益慰一生曾把多少病人从“死神”的手里夺回,已无法一一数清,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是,他做一台手术拯救一个患者,收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
  翻开华益慰的手术记录可以看到,95%是患者点名找他的,其中有的病人一家两代、三代都是华益慰做的手术,他们保持着几十年的友谊。对这位从医56年、手术几千例、从没出过一次事故的医生,病人们口口相传:“得了病,能让华主任治,那是福气!”
  1998年,华益慰退休返聘为医院专家组成员,依然给病人看病,每年仍要做100多例手术。当他看到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错过了他的门诊时间,他就利用早晚休息的时间在家里接待病人。
  在医院里存放的关于华益慰的一份材料里,我们读到了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做医生,没有一个到什么时候就不能做了,除非你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这个事,这就是医生的天职。”
  这段朴素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阳光。一个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人,他的爱是发自灵魂的。正是这种发自灵魂的爱,让他炽热而灿烂地燃烧了一生。
  
  4.良好的职业习惯: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坚持了一辈子
  
  作为一个医生,华益慰有着良好的职业习惯:
  ──每天早晨上班,他总是提前半小时赶到,查看病房,准备医嘱;
  ──每次查房,他都稳稳地站在病床前,微笑着与病人交谈;
  ──冬天为病人查体,他总要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
  ──手术前,他会提前到手术室等候病人,帮助摆体位,让病人在麻醉前看到医生;
  ──手术中,他都要亲自开腹关腹,直到缝好最后一针;
  ──手术后,他总是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送回病房,交代注意事项;
  ──无论从哪里出差回来,他第一个要去的地方不是家,而是病房……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他坚持了一辈子。他常对医护人员说:“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医生应该用‘心’为病人治病,处处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
  
  5.一位75岁的瘫痪失语病人手术后学会发的音,是从“华”字开始的
  
  华益慰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使得每一个病人第一眼见到他,都会感觉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医生,是一个可以把生命托付的人。
  75岁的张虎宝老人,2004年因为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失语,同时伴有严重的吞咽障碍。老伴带着他走了几家医院,最后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华益慰决定为他做肠造瘘术。手术前,华益慰一天三次到他的病床前看望,反复向他讲解这个手术大致的步骤方法,直到病人终于明白点头同意;手术后,华益慰仍然是一天三次到他的病床前,与他说话,交代注意事项。
  一直陪伴在旁的老伴感动得落泪了:“走了这么多地儿,都是例行公事的查体,从没人跟他打招呼,只有华主任把老张当成有血有肉的人!”
  最终,华益慰成为张虎宝除家人以外唯一能认识的人。手术后身体恢复中,张虎宝学会发的音是从“华”字开始的,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华主任好”。
  
  6.王宏敏第一次认识华益慰就被震撼──他是“金身”,不沾铜钱
  
  华益慰的高尚尽在本色之中。
  我们在华益慰的病房前遇到一位叫王宏敏的人,她是和老伴一起来看望华主任的。她说:“我第一次认识华主任就被他震撼了。为什么?他是‘金身’,不沾铜钱。”
  1992年9月,王宏敏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被确诊为胃癌,住进普外科。焦虑中的她想,一定要找一位技术好的大夫为自己开刀。她从病友那里知道了华益慰。
  按照社会上流行的凡动刀子的病是要送“红包”的惯例,王宏敏开始悄悄地向病友打听,像华主任这样的大专家应该送多少为好?谁知一路问过去,所有的人都说,华主任是从来不收礼的,他们许多人都有送礼被退回的遭遇。其中有一个患者把钱夹在公园的门票里,术前术后两次送去,两次被退回;有的患者“红包”送不出,思想顾虑大,华主任便在手术前收下,让病人安心,但这边病人一进手术室,那边护士长就找到病人家属,开始为华主任退“红包”了。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