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洪学智同志生平

作者:佚名




  
  1977年8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洪学智同志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9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他带领军工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恢复生产秩序。他严抓武器生产质量关,保证了部队自卫反击作战的武器装备供应。他在狠抓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研制的同时,大力推进民用产品开发生产,使军工企业走上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正确发展道路,为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0年1月,洪学智同志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清除“文化大革命”对后勤工作造成的严重破坏,迅速消除了总后系统的派性,妥善解决了“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使全军后勤工作很快步入正常建设轨道。他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后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后勤工作必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适应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求”的指导思想。他要求全军后勤人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战备观念、群众观念、政策纪律观念和勤俭节约观念”,成为全军后勤指战员做好新时期后勤工作的行动准则。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和裁军百万的战略决策,提出“钱少要把事情办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科学合理地确定军费投向投量,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的困难情况下,保证了军队建设各项工作的需要。他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改革,实行统供与专供相结合的保障体制,建立健全战略、战役、战术供应管理体系。他倡导“勤俭建军、艰苦奋斗”的方针,大搞农副业生产,弥补军费不足,并在全军实施“斤半加四两”的副食标准,明显提高了部队的生活水准。他积极推进各项后勤基本建设,亲自组织领导进行边海防、仓库、营房、医院、财务大调查、大整顿、大建设,很快改变了全军后勤面貌,受到中央军委多次赞扬,在全军指战员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后勤工作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军后勤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87年再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为军队全面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退出军队领导职务后,洪学智同志出任“四野战史”编写领导小组组长。他团结带领编写人员,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高质量地完成了编写任务,受到了军委和“四野”老同志的一致好评。1990年,他被增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9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他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交朋友,为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洪学智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洪学智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在长达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坚持真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洪学智同志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政治、后勤领导才能,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教育工作、装备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他身经百战,多谋善断,具有很高的军事指挥艺术,指挥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他军政兼备,文武双全,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在政治工作中有许多新的创造。他具有很强的创新和统筹能力,善于科学调配后勤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保障效益。他不仅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后勤保障的宝贵经验,而且对新时期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洪学智同志具有高度的党性修养和民主作风。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他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宽厚待人,善于团结同志特别是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楷模。
  洪学智同志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和人民公仆的阶级本色。他一生热爱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视作自己的行动准则,从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他关心同志,爱护部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情谊。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授作用的同时,关心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深受全军广大知识分子的爱戴。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以人民公仆的模范行动,赢得了全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洪学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人民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洪学智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北京讯,200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