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中共中央印发《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作者:佚名




  ——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科学文化素养培训。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头脑,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教育,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帮助广大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三、以党政干部为重点,按照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抓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一)党政干部队伍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等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党政干部队伍。
  1.领导干部。按照《干部教育条例》的要求,认真抓好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累计参加3个月以上的脱产培训。进一步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大力促进在职自学。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省部级干部500人左右、厅局级干部8800人左右、县处级干部10万人左右。突出抓好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保证完成规定的脱产进修任务,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宏观决策、驾驭全局、综合协调的能力。
  中央根据需要适时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就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每年安排500名左右省部级在职干部、3000名左右厅局级干部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脱产培训。加大县(市)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培训力度。2006年至2007年,开展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在此基础上,每年安排1100名左右县(市)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参加上述5所干部院校的脱产培训。继续做好军地领导干部交叉培训工作,每年选派40名省部级领导干部、80名厅局级领导干部到军事院校参加培训。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军队中、高级领导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参加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脱产进修计划,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认真抓好教育培训。
  2.后备干部。继续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突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党性修养等环节,通过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参加中长期脱产进修、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国情教育基地进行党性锻炼、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等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健康成长。制定后备干部培训计划,每3年至少安排他们参加一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体班次的培训。每年安排300名左右省部级后备干部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脱产培训。对培训后备干部的有关班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派人跟班学习,加强日常管理和跟踪考察。
  3.基层干部。充分利用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和远程教育等渠道,加大以乡镇干部为主体的农村基层干部、以街道干部为主体的城市基层干部和以中小企事业单位干部为主体的企事业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解决自身问题等方面的培训。围绕促进社区事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加强城市基层干部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事业等方面的培训。围绕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加强企事业基层干部培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4.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根据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的同时,对女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教育,引导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提高他们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本领;对党外干部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培训,提高他们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和合作共事的本领。注意加强对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中的优秀年轻干部的培训。中央有关部门要继续举办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训班。中央党校要继续办好新疆班、西藏班等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社会主义学院要认真开展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各地区各部门在选调学员和举办有关班次时,要注意安排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参加培训。
  5.其他公务员。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开展机关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和其他培训,进一步提高机关公务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学习创新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依据法官法、检察官法和人民警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规划政法系统公务员培训,落实法官、检察官、警官任职前的资格培训制度,大力加强专门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抓好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对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干部的培训,由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增强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自主创新等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适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政策法规培训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能力的培训。重点抓好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金融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及其后备人员的教育培训,抓紧培训企业所急需的战略规划、自主创新、资本运作、企业党建等方面的人才,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作出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地组织实施培训任务。继续抓好适应性短期培训。进一步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中央组织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领导班子成员400名左右、后备人员400名左右,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的脱产培训。
  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培训的作用。引导各级各类企业把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确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保证必要的投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大力开展促进企业发展的自主培训,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投入、自主实施、自主管理的培训机制。
  
  (三)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尊重特点、鼓励创新,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于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遵循专业技术人员成长规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教育,抓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适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组织(人事)部门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作出统一安排,业务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学术组织、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进一步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继续教育工作。中央组织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400名左右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脱产培训;继续实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每年为西部地区培养300名左右专业技术骨干。人事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安排300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级研修班。中央宣传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选派一定数量新闻宣传系统的骨干、70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到中央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研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抓好本地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培养,确保5年内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轮训一遍。
  

[1] [3] [4]